楊昌榮
【摘要】在教學中,教師要適當采用激趣的方式,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將課堂效果發(fā)揮到最大化。問題情境教學是目前比較流行但尚不成熟的教學方法,本文筆者主要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實踐,談談問題情境教學在小學課堂的有效展開。
【關鍵詞】小學數學 問題情境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130-02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一個人能學會的東西,幾乎所有人都能學會——只要給他提供適當的前提和學習條件。也就是說,適當的問題情境和目標學習動力是學生形成知識的關鍵。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比較貼近,其中的多數知識是源于生活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數學的這一特點,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中了解數學、在數學中更懂生活。隨著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情境教學法已經被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課堂效率最大化。但該方法尚處于起步階段,教師在運用這種方法中該主抓哪些方面呢?
1.聯系生活,激發(fā)學生好奇心
好奇心是獲取知識的不竭動力。小學生活潑好動、愛探究竟的心理是他們獲取新知的主要“激發(fā)點”。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以往“一家言”“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思想有一種被調動的興奮感。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認識時間》教學中,我拿一個鐘到課堂上,學生們紛紛覺得好奇:老師為什么帶一個鐘到課堂上呢?我沒有告訴學生拿鐘的意圖,而是先讓學生們做個數數的游戲,從第一個同學開始,5個5個地數,數到60停下來,然后從別的同學開始進行下一輪。同學們個個表現很積極。然后我問他們,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5個5個地數數的情況,學生們開動腦筋思考了,有的想到了鐘表。這就導入了這節(jié)課的內容。
師:你們看看,這個鐘上有幾個大的格?
生:12個
師:然后再看看每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
生:5個
師:你們回答得很好。然后大家再看看從12到1里面有幾個小格子?
生:5個
師:那么,從12到2里面有幾個小格子?
生:10個
師:從12到3里面有幾個小格子?
生:15個
師:回答得非常正確。那么我們好好看看,鐘面上一共有幾個小格呢?
生:60個
師:好。我們剛才看到的每個小格子就是一分鐘,那么,鐘面上的60個小格子就是60分鐘。
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們在游戲中活躍了大腦,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同時好奇心也得到了滿足。這節(jié)課幫助學生們了解了鐘表的知識,有效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2.立足已有知識,增加課堂趣味性
在激發(fā)學生好奇心的同時,教師還要在立足課本知識的基礎上研究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與生活切近的教學情境,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如對年齡偏低的學生,可以采用童話故事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數學興趣。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1~5的認識和加減法》時,我知道很多學生對簡單的數字都已經了如指掌,如果再進行灌輸已經不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紤]到小學生對故事的喜愛,我用了故事導入的形式拉開了這節(jié)課的“序幕”:有一天天氣不錯,鵝媽媽決定帶著自己的5個鵝寶寶出去游泳,外面的世界好美?。※Z寶寶們開心極了,有2個鵝寶寶趁媽媽不注意,悄悄溜到了湖邊的大樹下乘涼去了。等到夕陽西下,鵝媽媽決定帶著自己的寶寶們回家,結果發(fā)現少了2只鵝寶寶。那么請問,鵝媽媽現在還剩下幾只鵝寶寶?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下,學生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有的學生畫了5個圈,然后用筆劃掉2個,說剩下3個。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充分尊重了學生的發(fā)展天性、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還讓他們在開動腦筋中學得了新知識。
3.不忘思考,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
在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才是真正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現有資源,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思考探索中得出鞏固舊知、學得新知。但在創(chuàng)設問題時,要注意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要讓他們在思考中能解決這個問題,從而產生勝利的自信感,為以后的學習帶來更好的動力。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學中,我先讓同學們觀察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區(qū)別,同學們都知道“長方形的兩條邊比另外的兩條邊長”“正方形是四條邊同樣長”。然后我給大家出了一個問題:長方形能變成正方形嗎?怎么變?正方形能變成長方形嗎?怎么變?同學們紛紛對長方形與正方形進行剪貼。通過動手操作,他們知道長方形與正方形是可以變化的,長方形按照短邊的長度進行剪貼就成為正方形了,正方形任意剪貼一條邊就成了長方形。通過老師的問題情境導入,加上學生的動手操作,這節(jié)課在活潑的氣氛中進行了,學生們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原理也掌握了。
總之,小學生是形象思維的形成關鍵期,教師采用適合小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法是受師生歡迎的教學方法,但在使用中對老師也提出了相對的要求。所以,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中,教師設置的情境問題要簡單、有趣、貼近生活,讓他們在動手、動腦中學習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形成數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