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德琨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進步,微課這一先進的教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不足,有利于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提升教育教學的有效性?;瘜W是初中生需要學習的重點科目之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化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微課,將化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內容進行直觀具體的展示,便于將復雜的化學知識簡單化,將抽象的化學知識具體化,從而提升化學教學的效率,加強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本文就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論述。
【關鍵詞】微課 初中 化學教學 應用探究
由于初中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時期,其叛逆心理比較強,學習習慣比較差,所以教師一昧地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化學知識的教學,不僅不利于學生掌握和應用化學知識,還會影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從而嚴重影響化學教學效率,而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對化學知識進行講述,能夠讓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和課后復習,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強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識,提升學生的化學成績,所以教師需要合理利用微課進行化學教學。
一、利用微課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微課教學與傳統(tǒng)化學教學相比,其優(yōu)勢在于能夠有效地節(jié)約課堂時間,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化學教學時,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方法,改變單一的對學生進行化學知識講述,學生被動的進行化學筆記的記錄的現(xiàn)狀,有效地活躍化學課堂的氛圍。微課教學是課堂教學的精彩和精華所在,同時,輔以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能夠更加符合時下學生需求,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通過微課教學豐富了課堂教學活動,教師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進行交流,課堂互動增加了,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進而最大化提高了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分子和原子這一知識的時候,學生對于分子和原子概念和形態(tài)都很模糊,表現(xiàn)出一臉的茫然。這時候,教師運用微課演示,多媒體輔助將知識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這樣讓學生認識到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學生能夠看到物質化學性質中最小的粒子分子,以及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在感知化學知識的奇妙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進而最大化地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二、合理利用微課創(chuàng)建化學教學情境
采用微課進行化學知識的教學,教師需要根據(jù)化學教材的內容,將化學知識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展示,利用具體的化學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在情境中強化對化學內容的分析能力,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活躍化學課堂的教學氛圍,有利于促進學生化學成績的提高。如,在學習“自然界中的水”這個章節(jié)的內容時,關于水分子的化學反應,老師在教授中,僅僅依靠口語的表達,是很難幫助學生對微粒的概念進行形象的了解的,這就阻礙了學生從微觀角度掌握化學反應。所以老師不妨根據(jù)教學內容,引入微課的教學手段,可以先通過多媒體視頻的觀看,幫助學生認清化學反應的本質,就是由分子破裂為原子,然后再由這些原子重新組合為新的分子。同時,還可以在微課教學中插入動畫演示的內容,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在電流下,一個水分子是怎樣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又是怎樣相互組合,形成氧氣和氫氣的。
三、利用微課進行化學課程的導入
微課能夠有效地集中學生的聽課注意力,構建高效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師通過10分鐘左右的化學微課視頻,不僅能夠高度概括出課堂學習的化學內容,還能對重點難點化學知識進行詳細講解,所以教師在化學課堂開始時利用微課進行化學課程的導入,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對生活中常見的鹽的化學知識進行教學時,在本節(jié)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選擇了“微課”導入,借助微課將一些生活中的“鹽”,如:食鹽(NaCl)、工業(yè)用鹽(NaNO2)、大理石(CaCO3)、小蘇打(NaHCO3)、硫酸銅(CuSO4)、氯化鎂(MgCl2)等等,直觀的微課展示不僅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
四、巧妙利用微課進行習題訓練
課后練習和試題測驗,是學生實現(xiàn)知識鞏固的重要方法和途徑,而練習和測驗的講評又是這個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選擇那些出錯率高、難度大的試題或者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講解,而剩余的題目則要求學生進行課下討論或單獨找老師進行詢問。例如,在講“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時,這部分知識包括內容較多且知識難度不高,教師在講課時不可能面面俱到,講解部分重點內容后,讓學生利用微課對下列內容進行自主學習:人每天攝入的食物中所含的營養(yǎng)物質的量、嬰兒奶粉中的蛋白質含量、了解有關誤用化學物質危害人體健康的事件、觀察吸煙者的肺部病理照片或錄像、被污染或變質的食物對人體的危害,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在練習和試題評講中,教師可以將重難點和錯誤集中之外的題目以微課的形式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能解決學生無法理解試題的問題,還能使學生借助微課的學習和觀看明確自己在學習化學過程中的不足,進而準確掌握自己需要深入學習的方向,從而對于學生的知識鞏固、錯誤糾正以及學習計劃的科學有效制定都有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微課,首先教師需要利用微課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改變傳統(tǒng)的死板的化學教學方式,其次,教師需要利用微課合理為學生創(chuàng)建具體的化學教學情境,讓學生透過具體的情境,對化學知識進行分析理解,再次,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導入,以便在課堂開始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在課后利用微課進行習題訓練和講解,以強化學生對化學內容的記憶,促進學生化學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鐘紹春,張琢,唐燁偉.微課設計和應用的關鍵問題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4(12).
[2]孟祥增,劉瑞梅,王廣新.微課設計與制作的理論與實踐[J].遠程教育雜志,2014(6).
[3]張軍.初中化學微課現(xiàn)狀、問題與思考[J].化學教學,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