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
【摘要】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使人們的生活觀念發(fā)生了巨大轉變,教育理念也在同步發(fā)展。當前教育的重點不僅僅圍繞文化知識展開,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已經成為教育教學關注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音樂教育對于提升學生文化內涵、積淀音樂知識、熏陶審美與情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小學音樂教學實際對率性教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展開研究,探尋音樂教育與學生發(fā)展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率性教育;小學音樂;學生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622 【文獻標識碼】A
一、率性教育理念簡析
每一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天性,長期以來中國教育都習慣于要求學生向相同方向發(fā)展,教師們習慣于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個性成長,很多學生因此而產生性格變化,學生培養(yǎng)陷入困境。率性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教育核心的教學理念,它要求教育者充分考慮學生們的個性化需求,以學生天性為教學依據,采取有效的引導措施發(fā)揮學生們的天性,確保教育能夠獲得學生們的認可,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師教學活動中,既能夠幫助學生發(fā)展,又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二、率性教育與小學音樂教學的聯(lián)系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藝術語言,它承載人類的文化與情感,音樂能夠帶給人們良好的審美體驗,在小學階段開展音樂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們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形成系統(tǒng)的審美觀念與高尚的道德品質。音樂作為個性化較強的藝術形式,不同學習者能夠在音樂中獲得不同的感受。小學音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們的個性,確保學生們能夠在音樂學習中獲得個性化成長。率性教育能夠很好地滿足音樂教育的客觀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加寬松的發(fā)展空間。
三、率性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一)明確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計劃
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前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當前小學音樂教材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構建了不同的主題單元,從多個方面為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教師既要掌握音樂教學基礎目標,同時也要在此基礎上展開深入研究,探索不同教學目標與學生發(fā)展之間的聯(lián)系。例如,《愉快的創(chuàng)造》主題單元“為古詩譜曲”第一課時,其主要教學目標是復習音階,從而讓學生加深對五聲音階的認識;通過分析古詩作品的旋律走向,從而發(fā)現(xiàn)、歸納及總結出三種不同形式的旋律進行方法;能夠分別創(chuàng)編三種形式的2小節(jié)旋律。同時在這個課時中,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詩詞的韻味,有效把握古詩詞學習,更加準確地掌握音樂韻律。但教師明確了教學目標后,需要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細化,根據學生們情況選取教學工具,積極做好教學準備工作。
(二)剖析教學要點,引導學生活動
率性教學要求教師更加深入衡量學生們的個性化需求,圍繞學生需求展開教學活動,學生們的參與是保障音樂教學能夠真正引導學生參與其中的最重要途徑。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計劃分配教學時間,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融入其中,使學生們能夠感受到音樂學習的快樂。例如“為古詩譜曲”,筆者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分別為復習五聲音階、分析作品、梳理歸納、創(chuàng)編旋律,進而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明確指導要點,并制定了學生們學習活動的具體內容,最終對完成情況展開評價。這一系列的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小學學生的學習情況,筆者選取了學生們已經學習過的古詩詞,并且給予學生們充分的發(fā)揮空間,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為詩詞譜曲,同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確保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積極落實率性教學理念。
(三)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學評價方式既是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判斷教師教學效果的最有效途徑。很多音樂教師依然保持著較為傳統(tǒng)的評價理念,習慣于用分數(shù)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就使教師們會非常在意分數(shù),要求學生們必須得到較為統(tǒng)一和一致的答案,這并不利于學生們的健康成長,特別是不利于學生們的個性發(fā)展。率性教學不再為學生設置標準答案,學生只要能夠在合理范圍內得到認為正確的答案即可。在“為古詩詞譜曲”教學中,設計了學生完成學習卡片,對自己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展開自我評價,同時鼓勵學生們展開互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成長構建良好基礎。
四、總結
率性教育是基于當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及“以生為本”教學理念而提出的教學理論,它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與健康成長,為學生成長營造了充分空間。
參考文獻
[1]于偉.“率性教育”:建構與探索[J].教育研究,2017,38 (05):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