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往
【摘要】日語復合格助詞“に対して”“にとって”“について”是中上級日語教育的必學語法,但對其習得進行的系統(tǒng)性研究還較少。本文首先分析了“に対して”“にとって”“について”的意義,接著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分析調查數(shù)據(jù)集中考察習得狀況。最后得出結論:日語水平與日語復合格助詞習得有關聯(lián)性,且日語水平越高掌握情況越好。
【關鍵詞】復合格助詞;二語習得;問卷調查;中國日語學習者;教育統(tǒng)計
【中圖分類號】G624 【文獻標識碼】A
日語復合格助詞“に対して”“にとって”“について”作為中上級日語教育的必學語法,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漢語意思相近,所以中國日語學習者經常造成混淆。本文以復合格助詞“に対して”“にとって”“について”為研究對象,使用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利用SPSS(22.0)分析問卷調查所得數(shù)據(jù)。在把握中國日語學習者復合格助詞的習得現(xiàn)狀和誤用類型的基礎上,進行習得研究。
一、前人研究
在以往的研究中,森田·松木(1989)考察了“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的意義及替換情況。鈴木(2007)從教育的視角對包含“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的句子進行了分類,同時也討論了教學過程中需注意之處。但前人研究并未進行系統(tǒng)性的整理;幾乎沒有針對不同日語水平的中國日語學習者習得情況進行的研究。
二、“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的意義分析
森田(1989)曾分別對“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進行了如下分析。(1)に対して:表示“向著/根據(jù)某事物”等意思,后續(xù)對所面向的行為以及態(tài)度產生某種作用。例1:私の発言に対して、彼は猛烈に攻撃を加えてきた。(2)にとって:多接表示人或組織的名詞后,表示“從其立場來看”的意思。偶爾接表示事情的名詞之后,表示“從這一點來看”的意思。后續(xù)表示可能·不可能的詞句或表示評價的詞句。不能用于表明態(tài)度有關的詞。例2:彼にとってこんな修理は何でもないことです。例3:度重なる自然災害が國家の再建にとって大きな痛手となった。(3)について:表示“關于”的意思。表示對某種動作·狀態(tài)或具有某種關系的對象產生某種作用。例4:農村の生活様式について調べている。
三、“に対して”“にとって”“について”的使用情況及誤用分析
(一)問卷調查概要
為了掌握日語專業(yè)大學生對日語復合格助詞的習得情況,本研究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驗證日語水平與日語復合格助詞習得的關聯(lián)性。在預備調查實施之后,開展了正式調查。本問卷考察的“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3個詞的用法有:
“に対して”:后接表示對抗2題、推動1題、態(tài)度感情1題、效果1題;“について”:后接表示認識1題、思考1題、調查研究2題、言語活動1題;“にとって”:后接表示評價2題、表示判斷2題、表示可能性1題。在選項設置方面,除了三個詞外,每題還設置了一個與其語義不相關的選項。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的學生來自大連外國語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全國15所院校的大二至大四的學生共244人,經篩選共204份有效問卷。其中大二60人(29.41%)、大三83人(40.69%)、大四61人(29.90%)。其中通過日本語能力測試1級的有89人(43.63%)、2級的有46人(22.55%)、未參加考級或考級未通過的69人(33.82%)。在參與本次問卷的204人中有39人有過赴日本留學或生活的經歷。
(二)結果與考察
1.復合格助詞“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的習得情況。(1)平均正確率及標準差:根據(jù)問卷數(shù)據(jù),利用SPSS(22.0)軟件,計算出“に対して”“について” “にとって”使用的平均正確率。三個年級“について”使用的正確率最高為69.12%,其次是“にとって”為66.47%,最后是“に対して”為53.43%。此外經計算“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這三個詞,各年級使用的正確率分別為大二:47.67,66.00,59.67;大三:54.94,69.40,66.02;大四:57.05,71.80,74.75。由此可見正確率隨著年級的增加而提高。而從標準差的角度來看,大二的標準差最小為7.09,其次是大四9.10,大三的標準差最高為11.44,說明大二的水平較均衡,大三離散程度較高。
(2)獨立樣本T檢驗:將所得數(shù)據(jù)分為兩組,一組為通過日語能力測試組,第二組為未通過日語能力測試組。對問卷調查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利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從而明確兩組掌握“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的情況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經檢驗兩組的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且通過組的平均成績?yōu)?9.3分,明顯高于未通過組的成績50.6分,可知通過日語能力測試組的學生要比未通過日語能力測試組的學生掌握得好。
(3)方差分析:將本次問卷調查結果分為三組:N1組、N2組、和未通過考級組。利用SPSS(22.0)軟件進行了方差分析。經分析三組的正確率存在顯著差異,且N1組的正確率最高為72.8%,其次為N2組63.4%,未通過考級組的正確率最低為50.6%。因此日語水平越高,“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的習得情況越好。
由以上3點可以得出結論:日語水平越高的學生對日語復合格助詞“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的掌握情況越好。
2.“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的誤用情況和誤用類型。
(1)“に対して”與“について”的誤用。盡管在修飾某些語言活動和心理傾向時“に対して”和“について”可以替換,但是在其他情況下兩者是不能互換的,或者互換后意思會發(fā)生變化。本問卷錯誤率較高的第11題:彼女は警察( )抵抗する。此處應為“に対して”修飾抵抗、反抗,然而正確率僅為52%。有30%的調查對象選擇了“について”。這就可以說明在學習過程中對“に対して”的這一用法并不是很明確。本問卷第9題:地震の被害( )調査をする,正確率為60.3%。此處應為“について”表示調查、研究,有23.5%的調查者選擇了“に対して”??梢娫趯嶋H使用的過程中,學習者因兩詞的用法不明確而產生誤用。
(2)“に対して”與“にとって”的誤用?!挨藢潳筏啤迸c“にとって”在表示某種動作或是一種移動的趨勢時可以互換,但其他情況下是不可以互換的。本問卷第10題:あの先生は學生( )大変厳しい,正確率為61.3%。此處應選“に対して”表示態(tài)度、感情,但有30.3%的調查對象選擇了“にとって”表示評價。然而若使用“にとって”,則主體是學生,學生(下級)對老師(上級)進行了某種評價,這是不符合日語的表達習慣的。
(3)受漢語影響產生的誤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的漢語意思都是“對……”,且“に対して”中包含了“對”這個漢字所以易產生誤用。問卷第1題,あの人( )私は何も知りません(對那個人我一無所知)。本題應選“について”表示認識、知道。但由于漢語中有“對”,所以有17%的調查對象選擇了日語中含有“對”的“に対して”,將“について”誤用為“に対して”。問卷第13題,彼女は自分自身( )何も語ろうとしない(她對她自己的事情什么都不說)。此處應為“について”表示言語活動,正確率僅為50.5%。有16.7%的學生選擇了包含 “對”的“に対して”和19.1%的受訪者選擇了表示“對于”的“にとって”。
四、結語
本文以復合格助詞“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為研究對象,首先考察了三者的語義,并運用問卷調查的研究手法,考察了不同日語水平的中國日語學習者對日語復合格助詞“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的掌握情況及誤用類型。最終得出的結論如下:
(1)中國日語學習者在習得動詞型復合格助詞“に対して” “について”“にとって”三者時,“について”較容易掌握,其次是“にとって”,“に対して”較難掌握。(2)日語水平與動詞型復合格助詞的習得間是存在一定關聯(lián)性的,且日語水平越高的學生對日語復合格助詞“に対して”“について”“にとって”的掌握情況越好。(3)誤用類型主要有“に対して”與“について”的誤用,“に対して”與“にとって”的誤用以及受母語影響產生的誤用。在使用過程中,因“に対して”中包含了“對”這個漢字,所以將漢語的“對……”直接翻譯為“に対して”而造成無用。將表示言語活動的“ について”誤用為漢語意思同樣是“對于”的“にとって”和“に対して”。
注 釋
①I-JAS語料庫全稱為“多言語母語の日本語學習者橫斷コーパス”,是以包括日本在內的20個國家地區(qū),12種語言為母語的日語學習者1000人為對象,收集的口語語料和書面語語料。
參考文獻
[1]森田良行,松本正恵.日本語表現(xiàn)文型:用例中心·複合辭の意味と用法[M].アルク,1989.
[2] 鈴木智美.複合助詞がこれでわかる[M].ひつじ書房,2007.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