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杏煒
【摘要】整本書閱讀有著重大的意義,然而,“整本書閱讀”同傳統(tǒng)語文學習的篇章閱讀或片斷式閱讀相比,無論從閱讀量還是閱讀的難度上都極具挑戰(zhàn)。特別是那些年代久遠,作品文字過于隱晦、難以把握其主題內(nèi)涵的經(jīng)典名著,對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產(chǎn)生障礙。所以,要想有效地實施“整本書閱讀”,必須制訂有效的閱讀策略和閱讀計劃。教師的“善導”和學生的“悅讀”應該始終貫穿其中。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歷史背景;閱讀策略;閱讀計劃,閱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讀整本書的歷史背景
整本書閱讀有悠久的歷史,早在20世紀40年代,葉圣陶先生就提出了“讀整本書”的說法,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實施。隨著時間推移,《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越來越重視整本書的閱讀,尤其是近來,更傳出了2018年秋季高中語文教材四部經(jīng)典需整本閱讀的消息??磥恚緯喿x教學勢在必行了!
二、如何進行整本書的閱讀
既然新課標如此重視整本書閱讀,那么,如何進行整本書閱讀?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教師為何讀書
整本書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非常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形式,教師立足于整本書閱讀這門課程,并非一般意義上的讀書。它不僅是一門課程的開發(fā),還應該是一種閱讀方式的示范,同時又是一種教學形式的發(fā)現(xiàn)。要開設好整本書閱讀這項課程,要完成整本書教學任務,教師必須先讀書。老師先把書讀好了,才能教學生讀好整本書。
(二)教師如何讀書
要教會學生讀整本書,老師必須先自己會讀整本書。教師不僅要在閱讀方式和方法上給學生示范,而且要在閱讀的思維方法上起引領作用,這樣才能教會學生更深入地思考,才能獲益更多。
整本書閱讀最大的意義和價值,就在于引領學生在讀書中思考。也就是說,既能夠讀進去,又能夠讀出來。以路遙《平凡的世界》來說說“讀書思考”的含義吧!《平凡的世界》全書共3部,110多萬字,我花了十來天的閑暇時光讀完。掩卷之余,一種強大的震撼力久久地在心中回蕩著!我“讀進去”了,繼而我激情滿懷地寫下了自己讀此著作的深切體會——洋洋灑灑近2000言的《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形成了我自己獨有的思想。
(三)教師如何“擺渡”
1.引導學生做好閱讀計劃,防止放羊式的自由閱讀
整本書閱讀要順利進行,必須給學生充裕的閱讀時間,這就決定了開展整本書閱讀必須以學生在課余時間以自主閱讀為主。需要留出時間開設閱讀課。我利用每周的閱讀課把學生帶進圖書館開展讀書活動。但是,這種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讀書選書隨意,二來是所看的書沒有連貫性,一周一節(jié)的閱讀課,學生往往只讀完了一本書的一部分,剩下來的內(nèi)容只能等到下一周的閱讀課了,沒有連貫性勢必影響閱讀效果。于是,我作了一些調(diào)整:給定學生閱讀書目,明確閱讀任務并督促落實。我給一部分對“大部頭”感興趣的學生布置了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布置了如下任務:(1)了解作者路遙,了解寫作背景;(2)了解小說梗概,概括主要內(nèi)容,認識社會的變革;(3)梳理人物關系,分析人物形象;(4)探究作品主題;(5)在半個月內(nèi)看完,并展開討論。另一部分閱讀他們感興趣的其他書目。有計劃,有任務了,學生的閱讀方向就明確了。
2.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教會學生閱讀整本書
(1)誘讀——誘出學生的閱讀興趣
比如要吸引學生讀《平凡的世界》全書,可以利用這部著作被拍成了電影的契機,選出“孫少安獨自赴三年之約”這一精彩的片段吸引學生的眼球,以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誘導他們讀整本書。
(2)概讀——理清學生的閱讀線索
這種閱讀可以通過寫梗概和列大事記的方式進行,如《平凡的世界》《三國演義》《紅樓夢》《白鹿原》這些作品,章節(jié)多,可為章節(jié)寫概要。人物眾多,關系復雜,學生容易張冠李戴,列出人物大事記就不容易混淆了。
(3)比較讀——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像《平凡的世界》《三國演義》《紅樓夢》《白鹿原》這些經(jīng)典名著,都被搬到了屏幕上,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讀原著,賞影視,辨不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4)交流讀——暢談各自的閱讀體會
學生完成了布置的閱讀任務后,可以在班里舉辦讀書交流會,讓學生暢談各自的閱讀心得體會,評價人物形象,讓學生通過交流加深對整本書的閱讀的認識。
(四)學生如何“靠岸”
有了老師這個擺渡者后,學生要“靠岸”的方向就明朗多了,當然,有一千種“我要讀書”的想法,比不上一個拿起書來讀的行動。因此,學生要穩(wěn)穩(wěn)當當?shù)亍翱堪丁?,應該具備以下幾種“品質(zhì)”:(1)養(yǎng)成習慣,勤于閱讀;潛心書冊,樂于閱讀,這些是一個閱讀者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品質(zhì);(2)善于閱讀,學會表達交流,則是更為重要的品質(zhì);(3)學會思考反思,學會寫讀書札記,升華閱讀境界,享受閱讀,則是一種更顯珍貴的品質(zhì)了。
整本書閱讀,更應重視閱讀過程,只有真正用心讀進去并反復揣摩,學生才會有自己的閱讀體悟,才會更深入地思考。如果能把這些體悟以讀書札記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則已經(jīng)上升到另一種境界,可以說,學生已具備了另一種修為。這樣的閱讀,才能真正讓學生得到思想熏陶,升華他們的閱讀境界,讓他們沉浸在書冊的墨香中成功“靠岸”。
一言蔽之,要想有效地實施“整本書閱讀”,必須制訂有效的閱讀計劃,提供有效的閱讀策略。教師的“善導”和學生的“悅讀”還應該始終貫穿其中。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