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開貴
【摘要】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積極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使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地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nèi)沖突。讓學生在寬松、和諧、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中主動學習,相互交流、合作競爭、想象創(chuàng)造,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培養(yǎng)了主動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小組學習;合作學習;數(shù)學教學
一、科學組建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要組織好小組合作交流,最重要的一環(huán)是組建好的學習小組。我們常見到的合作學習形式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前后桌的4人為一組展開討論,而現(xiàn)行學校課堂中往往座位的編排是按照學生高矮次序、男女搭配而成的,顯然是不合適的。如何組建好的學習小組呢?我以為:可將班上的學生按照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組3~6人為宜,再給每個小組成員分好工:一名組長,負責組織討論與合作;一名操作員,負責具體的操作;一名記錄員,負責整理本組討論或合作的成果。每個學生都各盡其責,每次合作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充實而有效的。教師每次組織小組合作時,也輕松了,不用擔心誰在小組里無事可做或“唯我獨行”了。各小組成員的分工不是一直不變的,在一定周期后,調(diào)換小組成員的角色,這次擔任小組長的下次去擔任匯報員,這次擔任操作員的下次去搞記錄,讓每個學生對小組中的幾個角色都了解,都能勝任,并明白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二、教師進行必要的輔助
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教師必須提前輔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要求,讓各小組都明確自己的小組學習任務,通過齊力合作共同完成小組任務。小組學習的成果關乎每個成員是否都發(fā)表自己的建議,小組最終得到的學習成果是否是群策群力的結果。另外,小組之間難免有想法的沖突,這時就需要善于傾聽,但是由于小學生尚且年幼,天性頑皮好動,自制力比較弱,這就需要教師仔細觀察,及時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調(diào)整學生思維,既要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建議,又要學會尊重他人,認真傾聽其他學生的建議。
三、給學生足夠的合作探究時間,提高合作質(zhì)量
既然對學生進行了分組,就應該給他們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探討學習。要保證小組合作的質(zhì)量,就必須讓每個成員都在小組討論中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按照每節(jié)課的內(nèi)容、目標、要求進行教學步驟的整合,根據(jù)小組的實際情況,引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讓學生先對已學的知識進行回憶,從而指導新知識的學習。注重交流評價。教師的評價對于小組合作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數(shù)數(shù)學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后只是簡短地對學生合作得出的答案進行評價,忽視了激勵性評語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影響。從一般意義來說,評價是合作學習的引導棒。因此,在學生通過小組學習得出學習成果后,教師應該秉著“堅持目的性、科學性、全面性”的原則,制定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的評價體系,在語言評價過程中,考慮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問卷調(diào)查法是一種可以有效結合學生感受,對合作學習進行充分評價的方法,今后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借鑒這種評價方法,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
四、適當?shù)乇頁P和批評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蓖瑯樱献鲗W習的成功與否,同教師的引導與參與是分不開的。一方面,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合作學習材料既要“新、活、趣”使學生感到新奇,有探究的價值。另一方面,此時的教師必須對各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xiàn)場的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
要運用教育評價鼓勵合作。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討論結束時,不僅注重學習結果的匯報,更要注意對合作過程的評價。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強化“小組”的集體榮譽,即對小組之間進行評價。如開展比“哪個小組得紅旗多”,評“最團結小組”,“紅星小組”等活動。由此使小組內(nèi)出現(xiàn)互動、互助、互勵的場面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如教學“認識鐘表”時,我給每組提供一張圓紙片,兩根大紙條,剪刀、圖釘?shù)龋寣W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鐘面模型,并要求:“小組合作做鐘面時要保持安靜、團結友愛、分工合作聽音樂開始,音樂停就結束停止,最后比一比哪組做的最快最好?!痹诿抗?jié)探究活動結束時,針對紀律、組織探究活動等情況,教師表揚最好的小組,同時也可對一些小組存在的問題給予批評,從而可以在下一次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們不再出現(xiàn)或少出現(xiàn)這類問題,可使數(shù)學探究活動日趨好轉。如有些組的學生組織得較好,很快就可以把探究的問題研究完了;而有些組則由于組內(nèi)分工不合理,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都沒有完成探究問題,教師指出來后,可以促進各小組在下一次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引起注意,從而使得這類表揚和批評成為促進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催化劑。
總之,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運用分組合作方法進行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意識,還能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分工,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進行不斷的探索,進行合作模式的優(yōu)化,使合作模式更加科學合理有效,更能帶動學生成績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今后的課程教學,要更加注重發(fā)揮學生和教師的角色作用,相信在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這種學習模式可以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有效性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小平.淺談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