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章雨
【摘要】當學生的某種需求得不到滿足或不被認可時,很可能就會出現(xiàn)潛意識的逆反心理。筆者從有豐富廣博的知識、能換位思考尊重學生、舍得為學生付出等幾個方面論述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學生溝通;換位思考;班級管理
“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眼下,你總能聽到不少老師發(fā)出類似的感嘆和抱怨。其實,社會在突飛猛進的發(fā)展,而學生是一個充滿好奇,勇于探索的鮮活個體,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更能尋找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當他們的這種需求方式得不到滿足或不被認可時,很可能就會出現(xiàn)潛意識的逆反心理。課堂、課外可能就會出現(xiàn)“頂撞”“故意為難”“逃避學習”等外在表象。這時,我們如果還在抱怨學生不聽話,那么你就會逐步陷入尷尬的工作局面,各種各樣的壓力會累得你喘不過氣來,這時也難免會發(fā)出“學生難教”的抱怨。但是,我們如果從自我的角度去思考,學生正在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發(fā)展,認識、了解新生事物,我們作為學生的指導者是不是應該更先一步了解和認識新生事物?陳舊的知識和觀念是否還適合學生的胃口?你是否在尋求新的知識和方法來關注你的教學對象?我感覺到當你與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產生共鳴時,預示著你的教育教學理念是成功的,至少是有成效的。做一名學生需要的老師,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完善自己。
一、有豐富、廣博的知識
現(xiàn)在的家長普遍反映,學生在家里不聽家長的,但到了學校里對老師的話唯命是從。這其實正是老師的典范作用和偶像效應。我們每一位老師要充分把握這種時機,在學生心目中樹立知識豐富的權威性高大形象。如果我們徒有虛名,時間一長就會被學生看不起,所以我們每一位教師應該不斷地學習,學會學習,使自己的知識結構由“T”形結構向“I”形結構轉變。這就需要每位老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和精湛的專業(yè)理論知識,還要具有豐富的邊緣學科知識和社會學科知識。要做到這一點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老師不斷去學習新的社會知識,把自己的“一桶水”變成新鮮的、高質量的,而不是陳舊的、腐爛變質的。當學生遇到一些學習或生活中的問題,主動拿來向你請教,而你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知所措或隨便應付,那不但是對學生的傷害,而且還破壞了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可能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進而導致教學活動中一系列的問題。如果你對學生的問題不能明確給予答案或結果時,你起碼要給學生指導在什么地方或哪本資料上可以找到他想要了解的東西。
現(xiàn)在的學生對電腦很好奇,幾歲的孩子一學就會,網(wǎng)絡中的一些習慣用語和表達方式可以說是無師自通。如果我們老師還停留在以往僅有舊知識的水平上,就很難適應學生的需求了,這樣就更需要老師主動去學習電腦,了解網(wǎng)絡。在我們學校里,中、高年級的學生對沒有代課的老師幾乎不認識,甚至見了其他科目的老師也不問候,可是和上信息技術課的老師卻相處得非常好,見面就問候??赡芩麄冇X得信息技術老師可以滿足他們心中的那份好奇和渴望吧!
二、能換位思考,尊重學生
記得有一名膽小的學生鼓起好大的勇氣給老師送了一張明信片,可是老師背后卻隨意丟進了垃圾桶,第二天讓這位學生又發(fā)現(xiàn)了,結果致使這名學生更加自卑,甚至對老師產生了憎恨。有時候,老師一個漫不經心的動作舉止,可能都會讓學生終生難忘。有一位學生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可是對他的語文老師卻記憶非常深刻。因為他在一次課堂上大膽地提出了一個問題,這位老師鼓勵性地摸了摸他的頭,給他樹立了信心。學生是一個鮮活的個體,他們是有情感的,他們都能以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去判別他們認為的好壞和對錯。如果一位老師能經常替學生著想,時刻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那么學生一定會覺得你是他們心目中的知心朋友,不再設立心理防線,把一切心里話都會拿來跟你說,甚至是從不跟任何人透露的小秘密。這時候,老師不僅僅是老師,而是要扮演多種角色,給學生鼓勵,讓學生樹立信心?!坝萌水斢闷溟L,教人當教其短?!边@時的老師就可以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給每一位學生找到合適的角色位置。
三、舍得為學生付出
“愛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愛能夠真正地100%的給予孩子們,那么你就一定會有收獲。一名學生可能是老師1%的希望,可是在家庭里卻是父母100%的希望。你如果在學習和生活中能把所有的學生都看成是你的孩子,那你肯定會舍得付出。對學生,我們要給予長者的關愛,朋友的鼓勵和幫助,那你就是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好朋友,你也就不愁他們的學習跟不上了?!皭畚菁盀酢爆F(xiàn)象對小學生來說更明顯,我班上就有個叫黃莉莉的學生在作文中寫道:老師,我不覺得你是我們的老師,而是我們的好朋友,因為你喜歡聽我們每一個同學說話,對我們提出的問題總是細心解答??吹竭@句話,我當時就非常驚訝,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和課外活動時間里,我只是多聽學生說,多和學生相處,對學生的疑問有求必應,沒想到競有這樣的效果。班上的大部分學生也對語文課比較感興趣,這又何嘗不是回報呢?
現(xiàn)在的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活動方式,我們的老師不應該是一個“驚嚇鳥兒的稻草人?!倍鴳撟叩綄W生中去多聽、多活動、多解疑,舍得為學生付出,能從學生的角度去體驗學生的感受,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合理的展示平臺,實現(xiàn)自己的在班上的價值,那你就是一名成功的老師,也將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