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
摘要: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指應用各種現(xiàn)代化設施和技術,結合教育理論,通過對教與學的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和評價,實現(xiàn)教育教學優(yōu)化的理論和實踐。其中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三大支柱。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不僅僅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技術,更是一種新的理念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現(xiàn)代教育;語文教學;素質教育
(一)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人們主要是依靠語言、文字以及數據來表示、傳遞和處理信息的,即學校的教學活動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人類進入新的知識領域,這種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二維教學模式很難適應飛速發(fā)展的社會需求,而多媒體技術將現(xiàn)代教育技術引入教學過程,使學生能夠真正進入視覺、聽覺與觸覺等器官等感官并用的境地,將抽象邏輯思維與具體形象思維融為一體,使之變?yōu)楣餐瑓⑴c學習進程的多維動態(tài)方式,突破了抽象思維的難點和局限,使教學活動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維習慣,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和更高的學習效率。
(二)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將豐富的畫面、美妙的音樂展示給學生,使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學生的直觀感受,成為豐富語文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的重要教學手段,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嘗到學習的樂趣,由‘厭學變?yōu)椤畼穼W”。興趣是語文教學最好的老師,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情感,這樣的語文教學才會有生命,這樣的語文教學才有效。信息技術發(fā)達的今天,網路上各種資源應有盡有,通過電腦、電子白板等現(xiàn)代教學設施,教師可以將網絡上豐富的資源加以整合利用,絢麗的圖片、驚心的視頻、靈動的音樂等等都淋漓盡致地展示給學生。在渲染氛圍,創(chuàng)設情景的時候起到了重要作用?!按颂幱谐缟骄X、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一山一水皆入眼簾,泉水叮咚不絕于耳,真可謂是有聲有色的饕餮盛宴。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可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完成各種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促使他們發(fā)揮學習主動性,極大地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課堂參與更是熱情高漲?,F(xiàn)代教育技術也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為打造“高效課堂”立下汗馬功勞。使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學生的直觀感覺本身就是在幫助學生理解,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另外,豐富的教學資源更將我們的課堂拓展開來,多方位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選擇學習材料和學習方式的機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建議》一節(jié)中提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相關配套閱讀材料、其他圖書、報刊、工具書、教學掛圖,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等等,自然風光、文化遺產、風俗民情、方言土語、國內外重要事件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闭Z文課程資源之多,范圍之廣,讓我們感受到語文的博大精深,但同時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這些年,課程資源的載體也有所變化,過去依托老式的教學手段,雖然也能有所用,但還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語文教學出現(xiàn)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狀態(tài)?,F(xiàn)如今依托網絡上海量的資料,都可為我們教師所用,豐富了課程資源,更好的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網絡資源涵蓋了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正傳野史等,教師和學生一齊徜徉在廣闊的資源海洋里,領略著壯美奇觀,也收獲著奇珍異寶。“課內和課外是語文教學的雙翼,只張開一翼,自然飛行無力,只有雙翼并舉,才能自由飛翔。”教師不應只停留在教材中有限的知識內容,而應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出校園去學習更多的知識。拓展學習和信息整理、匯總,真正授之以漁。使豐富的教育資源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充分利用。
(四)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普遍存在“一刀切”現(xiàn)象,致使學生有的“吃不飽”,有的“吃不了”,嚴重影響了學習效果,制約了人才培養(yǎng)?,F(xiàn)代教育技術克服了這個弊端。在網絡教學中,學習者可以根據個人的學習基礎、學習進度和學習中的疑難,選學相應的學習內容,及時尋求教師的指導和幫助,真正實現(xiàn)個別化學習。每個人都可以根據個人的天賦、愛好,選擇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學習時間及地點。
(五)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使用使每個老師在長期的教學中不知不覺就已積累了一定量的教學資源庫。教師可將自己在教學中積累的各類教學素材、各類題型輸入資源庫,建立個性化的教學資源庫。在課堂教學中可按需隨時提取出來,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靈活性、高效性。在教師相互學習和教研的時候,這些資料庫也將派上用場。
(六)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挑戰(zhàn),但不會取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我們必須反對片面強調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觀點,認為它們就是教學的全部,從而否定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這是不科學的。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而現(xiàn)代化設備是一種工具、一種手段,是課程資源的載體。并不具備表達方式的所有優(yōu)點、語言、手勢和表情的交互作用,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而言在目前還無法達到。海量的課外資源無疑使我們的課程資源由單一的課本知識擴展到方方面面的知識,但作為教師一定要處理好課本知識與課外知識的關系,以課本知識為主,以課外知識為輔助,在扎實教授課本知識的基礎上積極拓展課外知識,切勿本末倒置,得不償失。而且在資源選擇上,也要以課本知識為依托來選擇材料,圍繞課本知識進行拓展,才能有效的幫助孩子掌握課本知識并增長知識,否則教師煞費苦心搜集的“海量”資料只能讓學生頭暈目眩,
該讓學生思考、自主探究時,就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不要讓技術、多媒體代替了學生的思考和練習。教師與學生之間需要感情交流,既要有知識的傳授與反饋,又要有情感的交流,要做到合理地使用機器。如果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緣故而忽略了情感的交流,那么,這樣的課堂將是僵化而沒有活力的。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必須能應用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必須符合教學規(guī)律,能夠應用于一線教學,信息手段用的過多、過濫,就失去了其優(yōu)勢。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明白信息技術應促進而不是削弱常規(guī)訓練,應豐富課堂教學手段,而不是將課堂變成花里胡哨的游樂場?,F(xiàn)代教學技術所帶來的直觀感受,是以往任何現(xiàn)代化設備所無法媲美的,與此同時也讓教師們開始擔心,課堂上孩子們是真的用心在思考,還是僅僅將心思停留在好聽的音樂和絢麗的畫面上。現(xiàn)代教學手段給孩子們以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感受,但語文素養(yǎng)中的說、讀、寫的能力是否也得到了均衡的發(fā)展呢?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精心設計,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均衡的發(fā)展。
總之,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對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的有目共睹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上的出現(xiàn),是教育教學的又一個春天的來。我們一定要針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學中遇到的多種多樣的問題,摸索出新的解決問題的教育教學方法,開發(fā)出新的教學模式。為更好的、更深入的、更有效的實施素質教育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