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偉 趙建紅
【摘 要】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校本教研的基本改變與意義,以物理教學為對象,多方面探討校本教研在提升物理教學質量方面的具體策略,望能為此學科教學研究有所借鑒。
【關鍵詞】校本教研;物理教學;策略
“校本”思想最早出現(xiàn)于上個世紀的70年代,其最初目的是為了推動教師教育體系的改革,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質量。而發(fā)展至今,校本理論與思想已經被融合到教育的多個方面。針對英美等“校本”思想的積極提出者,他們將“校本培訓”當作提升其教師隊伍的重要改革措施,將校本課程改革當作重要的實施路徑,這對于我國教育體系的良性、高效發(fā)展,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與價值。本文以物理教學為例,基于校本教研探討提升教學質量的具體對策。
一、校本教研概述
所謂校本教研,從本質上來講,就是為了推動學校教育教學的良性發(fā)展,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以學校實況為基本出發(fā)點,以學校自身特色與優(yōu)勢資源為依托,所開展的全面性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另外,校本教研還是一種以校級教研活動為基礎所制定的制度化規(guī)范,以校為本為其基礎特點,其能夠把教學研究的重心轉移至學校,注重以學校自身所遇問題為中心來開展研究。在校本教研的整體架構中,學校為其研究的重要基地,教師為其研究主體,而推動師生之間的共同、高效化發(fā)展,乃是此研究的目的所在。
在開展校本研究時,需著眼于學校與教師實際,所以,在確定研究方向與內容之前,需要先對課堂教學實際情況以及在教學中所遇到的突出問題,開展全面、系統(tǒng)化調查與分析,在已深入了解教師、學生的基本需求,以及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的前提下,制定最終、完善的、人性化的研究課題,并采取切實可行的多樣化措施,提升校本教研的作用與功效。
二、基于校本教研的物理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一)組織理論學習,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在整個校本教研體系中,教師為其主體,其不僅是教學活動的積極組織者,而且還是積極的研究者,乃是整個教育創(chuàng)新的根本所在與活力源泉。至此,要想強化校本教研,需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師教學研究的能力與意識。近年,伴隨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這給教師教學研究帶來了諸多機遇,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少挑戰(zhàn)。許多新理念的接收、實施與發(fā)展,勢必會遇到大量的阻力與困難,因為其能夠讓許多教師否定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改變已有幾十年經歷的傳統(tǒng)方法與習慣。特別是一些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勢必會給那些年齡偏長者帶來更大的挑戰(zhàn)。對此,本校教研組根據學校教學實況,定期組織他們開展先進理論與技能方面的學習。抓住所有機會,大膽走出去,去外面發(fā)現(xiàn)新知、開拓視野,接受外界新理念、新信息、新方法,并將所獲得的內容帶回來在全校分享;針對外出的教師來講,其經過不斷學習,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知識與經驗,他們將這些寫成體會與反思,供全校師生學習與參考。本校物理教研組教師由于年齡普遍偏大,在接受新信息技術方面比較吃力。針對此情況,教研組經深入討論,明確要求教研組全體教師均參與“國培計劃”,以此來提升他們的各方面能力,推動學校物理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大力開展高效課堂活動,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
課堂作為整個課堂活動的主陣地,怎樣才能合理運用每節(jié)課,讓每個45分鐘均更加有意義與價值,乃是我們所思考的主要內容。本校物理教研組與學校相配合,大力推廣與落實了多種新型教學模式,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反饋檢測模式等。積極組織學校骨干教師,在全校范圍內上示范,對于外出聽課學習的教師,則讓他們匯報所學內容;對于那些比較年輕的新進教師,則讓其上達標課。以優(yōu)秀教師教學為指引,最大程度提升物理組的教學質量。另外,通過開展聽評課活動,使物理教師了解并掌握了課堂導入的方法與技巧,以及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與策略;另外,還掌握了課堂有效提問與設問的方法,探究與演示實驗的組織、展示,反饋檢測的設計策略等,有力推動了互相促進、相互學習及共同發(fā)展的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強化與學生溝通,積極為其營造民主、和諧的高品質課堂氛圍
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及學生學到知識的量與深度,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好比一個紐帶,將教師與學生緊密連接在一起,使他們更好的發(fā)揮自身職責與職能。如果師生之間有好的關系,那么學生會“親其師,信其道”,這樣不僅能將學習搞好,而且還有利于其健康成長;另外,教師還能以一種愉悅姿態(tài)投身于教學工作中。要想達此目的,教師需積極轉變觀念,放下教師的架子,以主動、積極姿態(tài)接近學生,在師生間構建一種合作、平等、民主、和諧的關系。教師可嘗試著去走入學生學習與生活,多與其溝通與交流,拉近彼此關系,消除彼此陌生、恐懼感,逐漸接近你與信任你,構建一種真摯的有益。在良好師生關系的指引下,便可更好的開展物理教學,學生也能從教學中更好、更多的接受知識。
三、結語
綜上,在物理教學中,要想讓學生更好的學到知識,需善于運用各種新方法、新理念。對于物理教師而言,需始終遵行校本教研的指導意義與作用,不斷強化自身本領,消除師生陌生與隔閡,最大程度推動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智良.“新課程背景下城鄉(xiāng)一體化物理教育網絡教研研究”初步報告[J].物理教學探討,2015,33(6):1-3.
[2]居智勇,秦學忠.校本教研的物理學科定位和具體形式[J].天津教育,2012(5):51-52.
[3]徐賽月,任偉.三實踐二反思——校本教研下的“電阻定律電阻率”教學研究案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6(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