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洋
【摘要】在高中教學體系中,物理教學是理科生的重點學習科目之一,學習物理知識不能靠死記硬背,需要融會貫通,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所以對于很多高中生來說,物理學科的學習難度是比較高的,而學生在教師強迫下學習,其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新課改中,明確提出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分析,并闡述了自己的見解,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 物理教學 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151-02
在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是一言堂的教學形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于被動地位,只能接受教師所講解的知識,沒有提問、討論等自由。在這樣嚴肅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逐漸下降,更多的時候是等待教師的“喂養(yǎng)”,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是不正確,不科學的。因此,在新教學形勢下,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只有讓學生學會自己“找食”,學生的物理知識掌握才能更加的牢固。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1.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要求
在我國不斷發(fā)展過程中,國家領導提出了科教興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將教育的地位再一次提高。在教育不斷受重視的情況下,傳統(tǒng)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引起了有關人員的關注,教育部門經(jīng)過研究后提出了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實行過程中,要求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綜合性的培養(yǎng),而其中對物理教學的要求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通過對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學生長遠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人的一生是十分漫長的,在幾十年的生命歷程中,在學校中學習的生涯是十分短暫的,學生在學校中所學習到知識,都是為其以后的工作、生活而服務的。所以說,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將眼光放長遠,注重學生的未來。在21世紀,社會競爭更加的激烈,對人才的需求也朝著多樣化地方向發(fā)展,在這樣的發(fā)展趨勢下,只會讀書的“書呆子”是很難適應社會的,學生只有懂得自己思考、自己探究,在社會競爭中才能處于上風。所以說,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之所以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因為這一學習能力是學生長遠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之一,對這一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發(fā)展中更加順暢。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構(gòu)建和諧課堂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想要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并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構(gòu)建和諧課堂。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氛圍較為壓抑,學生感覺不到學習的快樂,在學生愉悅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學生的心情日益壓抑,其自主學習知識的意識就更加的淡薄。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從享受教學,愉悅學習這一方面出發(fā),在課堂上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對話平臺,以此來促使學生能夠釋放自己的天性,在課堂學習中不斷地探究,摸索知識的真相。當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快樂的學習知識的時候,其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提高,自主學習意識就可以得到增強,久而久之,其自主學習能力就得到了有效的培養(yǎng)[1]。
2.教學內(nèi)容結(jié)合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應在潛移默化中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最好的動力,學生只有對知識感興趣,想要學習知識,才能不在外力的影響下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是一門較為嚴謹?shù)膶W科,有很多定律是不能改變的,所以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覺得枯燥乏味,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教學中應結(jié)合生活實際,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說,當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彈力有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際,以此來引起學生探究彈力知識的興趣。在生活中,撐桿跳高運動員使用撐桿,跳水運動員要借助跳板運動,這些都與彈力知識有關系。所以教師可以通過這些現(xiàn)象為切入點,引入彈力知識。當學生知道這些內(nèi)容與彈力有關的時候,就會十分地好奇,想要了解具體是什么樣的關聯(lián),在好奇心的催動下,學生就能夠產(chǎn)生知識探究興趣,進行自主探究。在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得到了強化,其自主學習能力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3.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傳授學生自主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不僅是學生學習意識的體現(xiàn),同時也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教師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僅要讓學生具有自主學習意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究,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樣學生就具有自主學習的資本。
比如說,當教師為學生講解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教師就應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究。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牛頓定律的起源,其次,教師應讓學生知道這一定律在落實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而牛頓又是如何克服困難的,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就這一定律進行深入的理解[2]。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牛頓定律的過程,就是傳授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過程,當學生通過探究掌握了學習方法后,學生才能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有跡可循,有章可依。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能將知識硬性的灌輸給學生,學生掌握了知識但不能靈活的應用,而且對知識的掌握也比較死板。這樣的教學雖然有助于學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但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有著不利的影響。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具備自己探究,自己學習的能力,如此一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才能是靈活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將所學知識的價值發(fā)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顧建新.淺談e學習時代高中生物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6,34(1):1-2.
[2]陸翠育.新課標下高中物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