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娣
【摘要】高職院校的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引路人,教育理論的實踐者,兩年多和學生的朝夕相處,真實且深刻的體會到了“言傳身教、仁愛為師”的真諦。謹以此文,回顧這兩年多的收獲!
【關(guān)鍵詞】高職院校 班主任 言傳身教 仁愛為師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185-02
2015年暑假,我被任命為普專班主任,隨后的兩年多,在教育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言傳身教,仁愛為師“的真諦。
受命之前,我已經(jīng)拜訪了幾位資深班主任,并且陸續(xù)下載了一些優(yōu)秀班主任的管理視頻,開始了每天系統(tǒng)的學習,邊學邊做筆記,從報到須知到接待流程,一一梳理。學生報到前夕,布置教室,排放桌椅,打掃宿舍,每一把鑰匙貼上標簽,注好姓名和宿舍號,打印并張貼相關(guān)表格,準備好給新生和新生家長的一封信,在報道的前兩天,致電學生告知我校的具體校址,交通路線,竭盡所能做好新生答疑工作。
正是由于大量而充分的準備工作,當天的迎接井然有序,很多家長對我和我校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至今,我仍然深刻地記得家長和孩子告別時那種牽掛的眼神,不光是對自己孩子的殷切期望,也對教師和學校對他孩子的培養(yǎng)寄予了厚望。
學生們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涯。此時,一幕幕的景象仿若電影膠片一般從眼前閃過:開學第一課,軍訓(xùn),班委會的選舉,學習規(guī)劃的制定,班會班團課的開展,考試誠信書的簽訂,每個節(jié)日,班級都會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guān)活動,一方面為了紀念節(jié)日的由來,一方面增強班級凝聚力。開始的活動是我?guī)е辔瘯M織策劃,從構(gòu)思到排版、敲定,落實,每一個細節(jié)精心打磨,晚自習的教室總是記錄著我們的集思廣益,漸漸地,班委會的組織能力提高了,慢慢的放手,我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綻放!
每學期,學校都會安排系部班級早自習值周,我們被分配打掃操場兩周,諾大的操場,人數(shù)卻極其微渺,一些同學不樂意了,不是來上大學的嘛?怎么來掃地了!我不發(fā)一言,擼起袖子,徒手撿起了垃圾,雖然沒有說話,但學生們都被這舉動怔住了,慢慢地也都埋下頭干了起來。一個早自習可以堅持,但十個早自習堅持和他們一起打掃,并承擔最重最臟的活,我看到檢查的領(lǐng)導(dǎo)都在為我點贊了!雖然每天晚上回家的我腰都無法挺直了,但我很欣喜,我看到了從開始嘀嘀咕咕不愿意打掃的那些學生,現(xiàn)在勞動時呈現(xiàn)出的那份坦然和淡定!值周完畢,我們開了一堂班會課,通過兩周的勞動告訴大家:作為建筑工程技術(shù)專業(yè)的學生,將來出去都是從小事,臟事,累事做起,而這些就如同建筑物的基礎(chǔ)一樣,只有做細了,做好了,才有可能贏得做大事的機會!而通過值周的活動,我們也能深刻的明白環(huán)衛(wèi)工作者的艱辛,職業(yè)無貴賤,用心工作,憑自己勞動吃飯的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
這兩年來,我總是給他們灌輸:不辱歲月,不負自己的思想,凡事要盡全力,我們不在乎結(jié)果,但要看重過程,每一件事過后,要以不后悔為宗旨!去年十月,在校演講比賽中,班級一舉拿下兩個一等獎,精彩表現(xiàn)讓全校師生津津樂道,作為班主任的我,怎會不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遍遍的練習、糾正,盡善盡美的背后是無盡的付出,在運動會中,看到為班級,為系部努力拼搏的學生們,我非常的自豪和驕傲。
言傳身教、立德樹人!砥礪前行,不忘初心!那這份初心是什么?便是“仁愛為師”。
在這兩年里,其實我無數(shù)次被后進生氣惱過,但深思過后,還是忍不住去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通過成立幫扶小組旁敲側(cè)擊的去關(guān)心他,雖然,成效是微小而緩慢的,但絕對不拋棄不放棄班級的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后往往有一段艱辛的成長史,教師的仁愛對他而言就是一份溫暖,也是一份寬容,長此以往,一定會對他產(chǎn)生影響。高職院校——學生進入社會前的最后一站,作為班主任的我們肩負重任,責無旁貸。
有些時候,當你真正想要去做好一件事,往往會呈現(xiàn)出一種極致的狀態(tài),這份極致甚至會讓很多周邊的人不理解,但做好一件事從來不是容易的。人生的相遇如同宴席,有聚有散,有緣成為師生,有這個機會成為別人的引路人,為什么不做的再細,再好一些呢?哪怕你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別人只是進步那么一點點,但日積月累,他會受用。教育,從來不是一錘子的買賣,它會經(jīng)歷長期的反復(fù)的過程,就像海一樣,有多番景象,過去,無法一一道來,但留給我們師生的回憶卻是無比豐富的。
有人說:成功總是偏愛那些執(zhí)著于夢想的人。我和我的學生依然在追夢的路上,言傳身教,仁愛為師!生命不止,奮斗不息。
參考文獻:
[1]王紅秀.仁愛,乃為師之本[J].學理論.2009(16)
[2]焦洪昌.我的為師之道[J].北京教育(德育).2011(01)
[3]謝永貴.努力學習、為人師表[J].才智.2016(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