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雁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英語已經(jīng)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在不停地學習英語,也要在生活中熟練運用英語,這樣才能讓我們學到的知識有一定的用武之處。很多教師為了升學率,為了應(yīng)付考試,一味地“逼著”孩子們蒙頭做卷子、背單詞,將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扼殺在搖籃里。大家都知道,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學習導(dǎo)師,當孩子們覺得英語枯燥無味,厭煩學習英語的時候,英語教學就只能以失敗告一段落。為了讓祖國的下一代擁有傲嬌的“國際范”,我們就得讓英語“活”起來。
關(guān)鍵詞:積累;單詞發(fā)音;競賽;思維;自主學習
一、跳躍的單詞
由詞構(gòu)成句子,由句子構(gòu)成文章,只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日積月累,我們的英語學習才是有效的。所以說單詞對初中的英語學習者來說,絕對是一個重頭戲,那么我們究竟應(yīng)該怎樣去引導(dǎo)孩子正確背單詞,又該如何讓孩子們一直保持背單詞的積極性,不會對此產(chǎn)生厭倦呢?最佳的方式就是讓課本上的英語單詞跳起來,在背單詞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不知道這個單詞的讀音,僅僅只是將一些字母拼湊在一起去記憶的話,記憶過程是非常的“痛苦”,而且記憶效果往往也是差強人意。所以教師一定要讓孩子們開口讀英語,在記住單詞發(fā)音的基礎(chǔ)之上再去記憶,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語單詞成千上萬,但也不是毫無規(guī)律可循,只要記住一些固定的詞根,包括很多單詞的前綴與后綴,我們就能實現(xiàn)從記憶一個單詞到記憶一整個單詞“群”的跨越。這樣一來,孩子們只需要準確叫出英語單詞的“姓名”,并給它們戴上不同的“帽子”,穿上顏色不同的“襪子”,就一定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蛘呤墙處熆梢該Q一種教學方式,學生也可以換一種學習方式,比如學生可以通過經(jīng)典的英文電影去學習一些新的詞匯以此擴充詞匯量。例如在婦孺皆知的《瘋狂原始人》里面,knock敲,pile大量,mission任務(wù)、使命,stomach胃,skinny瘦小的,desperate不顧一切的、絕望的……這些英文單詞都可以讓孩子們在一個輕松的氛圍當中輕易地掌握,而且電影中的英文單詞都是出現(xiàn)在句子當中的,孩子們既學會了單詞,又可以將單詞熟練地套用到句子當中去,也間接地學習到了一些英語語法知識,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流動的課文
在初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很多老師都會要求學生背誦課文。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教學方式,背誦課文不僅能夠讓孩子們注意自己的發(fā)音,還能夠讓他們掌握課文中的語法及知識點。但凡事都有利弊,很多孩子在背誦課文的過程當中很容易會產(chǎn)生厭倦的情緒,我們應(yīng)該讓孩子們給課文中不同的人物角色進行配音,或者是將文章劃分為幾大段落,分別交給相應(yīng)的小組去完成背誦,最后讓小組之間相互角逐,為了集體榮譽,很多孩子都會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務(wù),教師就是要抓住孩子們的這種心理特征對癥下藥,經(jīng)常在班里面組織一些小的英文話劇,孩子們只要參與進來就一定會張口說話,或者是在教室里面進行情景模擬,一些學生扮演售貨員,另一些學生扮演購物者,讓他們利用學到的英文知識相互對話,假想自己就是在舊金山或是華盛頓的某個大型商場里面,讓孩子們“自娛自樂”,他們一定會發(fā)現(xiàn)英語課文中有著無窮無盡的樂趣。
三、活躍的英語思維
有一部分學生在做習題的時候會向教師反映英文的閱讀題自己的理解方式好像和作者有偏差,導(dǎo)致最后自己做的選項全部出現(xiàn)差錯,這其實就反映了我們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還是和外國人有一定的偏差。由于語言環(huán)境不同,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方式不同,我們的思維邏輯當然也是不同的。為了解決孩子們的這一困惑,我們應(yīng)該讓孩子們多在網(wǎng)上查找一些資料了解外國的文化,比如中國人見面打招呼通常是問對方“吃飯了么”,但英國人談?wù)摰木褪恰敖裉焯鞖庠趺礃印?,或是向孩子們多推薦幾部經(jīng)典的英文電影,讓他們從電影中找尋外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在下次做閱讀題的時候,孩子們就會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也不至于辛苦做的卷子全部都掛滿了“紅燈籠”。為了提升孩子們的英語思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教師可以自行開設(shè)一個以班級為單位的英語角,訂閱一些英文版本的報紙、書刊,即使有的英文書刊僅僅是娛樂八卦新聞,但這也正是孩子們這個年齡段所感興趣的東西,他們?yōu)榱肆私馍厦娴男侣?,也一定會費九牛二虎之力搞懂其中的意思。不僅如此,現(xiàn)在幾乎每個教室都會有多媒體設(shè)備,老師也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一些外國城市的圖片,用英文介紹那些城市的建筑特點以及人文環(huán)境,讓孩子們通過投影儀感受異國的風土人情,當他們心向往之的時候,就是他們英文水平突飛猛進的時刻。
著名哲學家約翰·杜威曾說“The aim of education should be to teach us rather how to think,than what to think — rather to improve our minds,so as to enable us to think for ourselves,than to load the memory with the thoughts of other men.”(教育的目的應(yīng)是教我們怎么思考,而不是該思考什么,應(yīng)是改善我們的心智,好讓我們能為自己思考,而不是將他人的想法裝在我們的記憶里。)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眼睛去尋找英文之美,用自己的耳朵去聆聽英文的旋律,讓字母奔跑起來,只有我們教授給孩子靈動的英語,他們才是富有靈感的優(yōu)秀的學習者。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