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娟
摘 要:新課改下教師與學生都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都會有新的方法來應對,這對教師與學生來說都是一次大的沖擊,不管是教學還是學習,都要及時改變,適應新的潮流,這樣才能在教育的大潮中乘風破浪,取得勝利。
關鍵詞:課堂情境;學習興趣;開放課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和深入,語文教學也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語文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僅僅只是在課堂上學習語文知識,還要在課余生活中學習語文。作為新時代下的語文教師,要積極努力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改變自己陳舊的教學觀念,對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一些方法要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新課改要求教師及時轉變角色,教師要引導學生,服務學生,讓學生變?yōu)檎n堂的主體。在實踐中,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巧妙創(chuàng)設活躍的課堂情境
教師在語文課堂中要改變內(nèi)容單一、形式單調(diào)的做法,使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欲望,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設氣氛活躍的課堂情境,就應該笑容可掬,話語親切,富有激情。對于學生的錯誤,教師要采取正確的方法來指出,要有耐心,不能著急地斥責他們。對于學生取得的進步,哪怕是一小點,也要及時給予表揚。這樣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他們慢慢就能把老師當成自己的好朋友,消除懼怕感,沒有隔閡,敢于和老師說心里話,從而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二、教師要盡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達到“我要學”的境界
興趣是驅(qū)使人們做事情的動力,學生要是有了極大的學習興趣,肯定能夠自覺地去學習,不用家長發(fā)愁,老師焦慮了。教師要想辦法給學生提供一個讓他們自主學習的情境,要研究一下學法的指導。語文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很多知識不只是得于課內(nèi),課外閱讀也是積累語文知識的一個大天地,閱讀得多了,學生自然而然就能“筆下有真功夫”了。教師要帶領學生自己思考,驅(qū)動學生開動自己的腦筋,平時仔細觀察生活,為寫作積累素材。教師也要隨時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覺到總有新意在里面,從而有更大的興趣去聽,去學習語文知識。
三、教師要及時改變自己陳舊的觀念,為學生構建開放的課堂
新課改下學生的發(fā)展是最主要的,要讓學生徹底解放,不能因循守舊。在課堂上,學生不再是被灌輸知識的儲存機器,而是充滿活力、自由張揚的生命個體。教師要努力發(fā)掘?qū)W生的潛力,發(fā)現(xiàn)他們的特長,使其都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教師在教學中要遵循學科的規(guī)律進行有效教學,先把基本的教學任務完成,然后要盡量凸顯語文學科的獨特魅力,使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素養(yǎng),從而使語文課充滿活力。學生對充滿活力的課堂都是極其感興趣的。所以,我們就要在自己的課堂上下功夫。
四、教師在語文課上要強化朗讀,使學生仔細體會語言的魅力
語文的魅力在語言,學習語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會朗讀。無論多難的文章,讀的次數(shù)多了,就能似懂非懂了,再讀,似乎懂了,再反復讀,慢慢就明白其中的深意了。目前的語文課堂上,老師為了抓緊時間完成教學任務,很少給學生專門留出時間來朗讀,而只是一些抽象的分析,這樣的枯燥教學,學生怎么能體會到文章的深意呢?對他們來說,只是記住一些他們不懂的語言罷了。朗讀習慣是要培養(yǎng)的,朗讀多了,自然就能讀出感覺,讀出道理。學生慢慢就學會思考了,就能感受到其中語言的親切,從而愛上語文,愛上寫作。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朗讀,或者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分組朗讀,這都可以。學生在朗讀中漸漸感受到文之美、意之美、情之美。
五、教師要采取適合自己班情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注意力集中
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運用有針對性的方法,讓學生覺得新穎有趣,老師講課,學生聽課,就會變成一件愉快的事情。教師要經(jīng)常和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明確學生的意愿,清楚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師生之間的關系就會很和諧,距離也拉近了。教師做到了這些,就能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思路,使教學具有針對性,教學效率也可以得到很大提高。這樣,學生覺得對老師的課感興趣了,覺得老師上的語文課越來越有樂趣了,注意力怎能不集中呢?就不會有走神、睡覺、說話等現(xiàn)象了。學生表現(xiàn)都好了,又會促使老師更好、更用心地講下去,也許還可能即興發(fā)揮得更好,講課水平也能不斷得到提高。
總之,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不能墨守成規(guī),要有創(chuàng)意,要迎合新課改的發(fā)展需要,教師的教學才能跟上新時代的節(jié)奏,學生的學習也會有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的出路需要我們一起去尋找,要思變,只有變才能改變陳舊的樣子,才能前進。不管是教學還是學習,都要開動腦筋,不能一味循著別人的腳步往前走,這樣永遠沒有進步。我們要開辟新的路子,找到新的方法,才能推陳出新,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張春興.教育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0.
[2]張奇.學習理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02.
[3]朱自清.朱自清語文教學經(jīng)驗[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0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