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弋的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精神文化有更多的追求,音樂藝術具有較強的感召力,能夠作用于人的內心,激發(fā)共鳴感,給予人們以心靈滌蕩。鋼琴藝術是音樂藝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演繹過程中具有較為豐富的藝術審美價值內涵,卻對演奏者的理論知識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水平有更高的要求。鋼琴即興伴奏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一門藝術,伴奏者根據音樂旋律及結構,利用鋼琴做即興彈奏,與音樂共同塑造更加鮮明的音樂形象。由此可見,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較大。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而闡述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
關鍵詞:鋼琴即興伴奏 藝術審美價值 藝術境界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01-0066-03
鋼琴即興伴奏是理論性與實踐性并重的一種技能,在高等學校的音樂教育中尤為重視。對于鋼琴即興伴奏而言,要求伴奏者必須具備較高的音樂專業(yè)素養(yǎng)水平,既要掌握樂理、作曲理論、鋼琴演奏技能、和聲學等諸多學科知識內容,又要掌握一定的技術手法,這樣才能提高鋼琴即興伴奏水平,增強演繹效果。根據相關研究實踐可知,鋼琴即興伴奏具有重要的藝術審美價值,而作者從該視角著手,分析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問題,有利于推動我國鋼琴教育的發(fā)展進程,同時也能促進鋼琴伴奏人員技能水平的提升。
一、鋼琴即興伴奏可創(chuàng)設心靈自由平臺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種重要的音樂活動形式,根據已有的音樂旋律進行即興彈奏,盡可能在創(chuàng)造伴奏旋律的基礎上,調動演唱者的情緒,以塑造更好的音樂形象??梢哉f,鋼琴即興伴奏是對音樂曲譜的二次創(chuàng)作,也是對音樂演繹的審美判斷,可為受眾帶來更具層次性的聽覺感受。從鋼琴即興伴奏的特殊性特點視角看,有利于實現自由思維平臺的構建。
首先,在編配鋼琴即興伴奏曲時,凸顯了創(chuàng)作自由的藝術審美價值。伴奏者在鋼琴即興伴奏過程中,能夠依據音樂結構、內容等,對歌詞的思想靈魂深入挖掘,以體現音樂內涵。對于不同音樂旋律、不同演唱者、不同演唱形式等具體情況,伴奏人員可以靈活的編配鋼琴曲,進而與聲樂演唱合二為一,突出藝術形象,給人以更為強烈的聽覺沖擊。在鋼琴伴奏中,和聲色彩豐富多樣,而伴奏者對伴奏音型的選擇也相對較多,能夠呈現千姿百態(tài)的音樂面貌,使音樂作品更具生命力。簡言之,鋼琴伴奏人員能夠對鋼琴技法隨意變換,自由的表現自我的思想情感,具有較大的自由創(chuàng)作空間[1]。
其次,在鋼琴即興伴奏的彈奏過程中,具有想象自由的藝術審美價值。彈奏鋼琴曲時,伴奏人員將自我內心體驗與音響結構相結合,這是對想象過程進行深加工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彰顯想象的自由。一方面,鋼琴即興伴奏人員是對音樂作品曲譜的二次創(chuàng)作者。對于任何一部音樂作品,歌詞、樂曲主旋律都僅僅是為演唱者或鋼琴伴奏者提供清晰的脈絡和情感基調,要真正意義上凸顯音樂內涵,需要鋼琴伴奏人員的再創(chuàng)作,進而在其中融入自身的內在體驗、外在體驗、藝術體驗等。另一方面,鋼琴即興伴奏者,也是音樂表演者,雖然想象空間受音樂歌詞內容的束縛,但其仍然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允許其自由想象[2]。
最后,鋼琴即興伴奏中,可激發(fā)受眾的聽覺審美情感,體現了音樂聯(lián)想的自由性價值。伴奏者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結合自身的情感體驗與音樂作品內容而創(chuàng)作,為受眾營造更為有利的環(huán)境氛圍,以促進空間表象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使受眾產生聯(lián)想,彰顯音樂聯(lián)想自由性的特征[3]。
二、鋼琴即興伴奏可塑造豐富情感空間
音樂藝術也稱之為情感藝術,在表現音樂作品時,演唱者必須融入自身的情感因素,進而對音樂作品的內容及音樂形象加以詮釋。所以,鋼琴即興伴奏人員并非是陪襯,而是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音樂美的主體之一。所謂的即興伴奏,是鋼琴演奏者未經縝密思考和準備,憑借對音樂旋律、內容等而瞬間產生的情感。由此可見,鋼琴即興伴奏過程中,為伴奏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情感空間。
首先,增強多聲音響效果而豐富情感空間。鋼琴屬于多聲樂器,能夠對交響樂團中全部音域,因而在鋼琴即興伴奏中,伴奏者可利用鋼琴多聲的特點,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音樂形象和塑造意境,渲染音樂氣氛。例如,運用復調的伴奏手法,將伴奏和主旋律之間形成多線的對比,其形式主要有三:一是對比復調形式;二是模仿復調形式;三是支聲復調肢體形式。通過利用鋼琴多聲特點,為音樂作品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感表達空間,可增強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表現力[4]。
其次,利用和聲的多元化色彩而豐富情感空間。在鋼琴即興伴奏中,要突出和聲的功能效果,需伴奏者對和聲色彩、力度加以有效把握,進而渲染音樂氛圍。和聲能夠突出的表達情感,因而伴奏者必須靈活運用和聲語匯,關注和聲色彩變化,為歌曲情感表達預留足夠的空間。對不同類型音樂作品的鋼琴即興伴奏中,應制造不同的和聲效果[5]。
最后,利用多樣化的音型、織體等組合而豐富情感空間。在鋼琴伴奏中,音型是和弦、和聲的具體表現形態(tài);織體是伴奏的綜合表現手段,包括旋律、和聲、低音三個層次,對其各種運動形態(tài)加以表現。所以,伴奏者在進行鋼琴即興伴奏時,應根據音樂內容而有效選擇具體的形式。同時,為滿足音樂形象及情感變化的需要,應穿插多種伴奏織體,這樣才能凸顯伴奏效果,因而利用多樣化的音型、織體等組合,可體現情感空間豐富這一藝術審美價值[6]。
三、鋼琴即興伴奏可創(chuàng)造藝術完美境界
鋼琴即興伴奏是聲樂藝術表演中的重要任務,在配合演唱者的基礎上,加深對音樂作品的詮釋與演繹。但是,演唱者的演唱技能是否得到充分發(fā)揮,與鋼琴即興伴奏成效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只有有效的鋼琴即興伴奏,才能賦予演唱者以更大的力量,促使其對音樂作品加以細膩化的處理,營造完美的藝術境界。
首先,利用模仿、象征、暗示等方法而創(chuàng)造完美的藝術境界。對于鋼琴即興伴奏而言,其創(chuàng)作手法相對較為多樣,如模仿自然界的各種聲音、注重渲染情緒氛圍、關注音響色彩及運動狀態(tài)等,通過有效的創(chuàng)作手法,可以給音樂作品增添畫面感,同時給予受眾以更為強烈的沖擊及思維想象。另外,在表現情緒時,鋼琴伴奏人員可以通過對大調和聲色彩及小調和聲色彩的調節(jié),將其作為背景,以表達不同情緒,前者可表現出歡快、明朗的情緒;后者可表現思念、惆悵的情緒。在伴奏織體多樣性的作用下,鋼琴即興伴奏中能夠豐富音樂形象,并彰顯完美的藝術境界背景[7]。endprint
其次,鋼琴即興伴奏是對音樂作品演繹的一種重要補充形式,在融合鋼琴伴奏的音樂表演,才能更具藝術形式美的特征。通常,鋼琴伴奏的前奏、間奏、尾奏、長音、休止音等,都是對音樂作品的補充形式,這與音樂作品本身之間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突顯藝術形象。在鋼琴即興伴奏實踐中,各個補充性藝術伴奏形式都具有其不同的作用。首先,前奏是在音樂演唱之前而彈奏的旋律,旨在突出音樂作品的主題內容和渲染氛圍,以引導演唱者調整自己的情緒,更快進入到音樂作品的意境空間中,為增強演唱效果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其次,間奏是在音樂作品中間而彈奏的旋律,是音樂作品的形象、情緒變化、調式等更具鮮明的對比,發(fā)揮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在鋼琴伴奏間奏的彈奏過程中,可以對不同情緒的音樂作品內容進行自然過渡,推動音樂演唱的發(fā)展。最后,尾奏是在音樂演唱終止后彈奏的旋律,是對音樂作品內容與情緒的補充,基于尾奏的音樂作品,可以帶給受眾以意猶未盡之感[8]。
四、結語
就鋼琴即興伴奏而言,是對伴奏人員理論知識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水平的雙重考驗,要求其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才能提高鋼琴即興伴奏效果。將鋼琴即興伴奏與音樂相融合,可突出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但伴奏者在伴奏過程中需保持較高的思想境界和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念,進而才能投入真實情感于鋼琴即興伴奏中,對音樂主旋律發(fā)揮強有力的烘托和渲染作用,使音樂形象和音樂意境更具創(chuàng)造性和突出旋律美。從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看,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創(chuàng)設心靈自由平臺,與音樂自由相適應;二是塑造豐富的情感空間,激發(fā)受眾共鳴感;三是創(chuàng)造藝術完美境界,將受眾置身于音樂世界中,流連忘返。
參考文獻:
[1]劉珈.論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J].黃河之聲,2017,(17):51.
[2]吳大為.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J].戲劇之家,2017,(03):72+74.
[3]劉軍.鋼琴即興伴奏在聲樂演唱中的藝術審美價值[J].黃河之聲,2016,(10):106.
[4]曹淼.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研究[J].黃河之聲,2016,(04):102.
[5]任曉琳.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研究[J].戲劇之家,2015,(23):64.
[6]李斌.試論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J].戲劇之家,2015,(15):84.
[7]牛麗君.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J].音樂時空,2015,(01):116.
[8]付渝濤,王曉霞,王平.淺談鋼琴即興伴奏在聲樂演唱中的藝術審美價值[J].音樂時空,2014,(14):1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