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翔
摘 要:在有限的教學課時范圍內,教師的主要任務仍聚焦于對相關知識體系的傳遞。為此,應建立起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內外同步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內外;同步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上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考察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后發(fā)現(xiàn),單純依靠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仍難以滿足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有效掌握要求。所謂“有效掌握”可以理解為,能將信息技術課堂知識轉換為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難知曉,在有限的教學課時范圍內,教師的主要任務仍聚焦于對相關知識體系的傳遞。針對這一現(xiàn)狀,筆者提出應建立起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內外同步教學模式。那么又如何理解“同步”二字呢?顯然,“同步”不能從時空維度上來理解,而只能從課堂知識的邏輯連貫轉換上來理解。因此,這就構成了本文立論的出發(fā)點。在筆者的教學實踐探索中也遭遇到了諸多困境,而在克服了這些困境后可以感知到,這種“穿越空間”的課程教學設計能夠較好地適應當前課堂教學的要求。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所存在的不足
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可以將不足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教學目的模糊
教學目的不僅包含教學目標,還含有教師教學的價值取向。這里所存在的教學目的模糊問題,便出在教學價值取向上。在與同行交流時感知到,他們仍簡單地將信息技術教學看做是一門課程教學,而不是從該課程與信息化時代下的能力要求相適應來理解。這樣就無法使他們跳出課堂教學的固有思想。
(二)教學手段固化
以課堂教學和上機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手段,似乎成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常態(tài)。就這一教學形式而言,并不存在什么問題。但局限在教材體例下的知識傳遞和應用能力訓練,實則無視信息化時代對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方式的要求。而且,以教學任務來替代學生的實際應用需求,則勢必會抑制他們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的形成。
(三)教學評價單一
不難發(fā)現(xiàn),教學評價機制對于教師的教學將起到導向作用,而當前較為單一的教學評價模式則束縛了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新意圖。何為教學評價單一?即以學生知識應用掌握程度為考核對象,便產生出了以上以考核為特征的單一評價方式。
二、對課內外同步教學模式的解析
引入課內外同步教學模式,這里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對該模式進行解析:
(一)對教學目的的解析
無論是從信息技術教學的內在規(guī)律性出發(fā),還是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入手,都需要打破現(xiàn)階段教與學之間的狹隘關系。具體反映在,信息技術教學應將重心落腳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上,并使他們能夠根據(jù)自身興趣和各種任務來自主拓展自己的應用能力。對于后者而言,則需要將教學延伸至課堂以外。
(二)對教學手段的解析
既然已經提出了需要將教學延伸至課外,那么必然也需要打破現(xiàn)有教學手段的束縛。信息技術教學毫無疑問需要與信息化平臺相聯(lián)系,而正是基于這種聯(lián)系便能支撐起課堂內外的教學需要。特別對于課外教學而言,依托即時信息交互平臺,教師便能在其中起到教學引導、組織、管理的職責。
(三)對教學評價的解析
不難知曉,課內外同步教學屬于開放式教學范疇,那么同時結合信息技術教學的內在規(guī)律性,在教學評價機制的設計上,則應以“成果”而不是“分數(shù)”來作為最終評價結論。
三、實施策略
根據(jù)以上所述,這里以“網(wǎng)上資源搜索”教學為例,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實施策略:
(一)理清知識到應用的轉換思路
前面已經指出,課堂內外應反映在知識向實際應用能力的轉換上,且需要將與學生生活相關的任務作為具體的能力構建載體。因此,教師在講授“網(wǎng)上資源搜索”知識時,應結合具體的教學知識點有目的地探尋,且又具有趣味性的應用途徑。為此,筆者偏愛將一些影視作品作為搜索的對象。
(二)建立QQ群支撐課外教學平臺
建立QQ群不僅能夠方便教師的課外教學組織與管理,也有助于建立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機制。上文提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這一概念,而通過QQ群的建立則能夠在該平臺上實現(xiàn)資源共享、相互協(xié)作的目標。而且,之所以建立QQ群而不是微信群,歸因于當前初中學生更習慣于使用QQ。
(三)課堂預設任務交由學生完成
暑期電影《戰(zhàn)狼2》十分火爆,許多學生也觀看了這部極具愛國主義色彩的電影。為此,教師便可以結合網(wǎng)絡資源搜索任務,設計出對電影男女主角個性信息搜索的任務。而且,搜索不等于下載或粘貼,還要求學生能用文檔編輯知識整合這些資料,并以報告的形式提交。不難發(fā)現(xiàn),這將增強學生課外學習的參與度。
(四)線上線下同時滿足教學需要
這里的線下指在校學習時間點,線上則指課外學習時間點。對于滿足線上教學需要而言,則在于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資源搜索的思路,當然只能是點到為止。而且,在校內也可以通過QQ群來解答學生所提出的疑問,并以啟發(fā)式教學方法來引導他們自主解決。
本文認為,在有限的教學課時范圍內,教師的主要任務仍聚焦于對相關知識體系的傳遞。為此,還應建立起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內外同步教學模式。具體的實施策略包括:理清知識到應用的轉換思路、建立QQ群支撐課外教學平臺、課堂預設任務交由學生完成、線上線下同時滿足教學需要。
參考文獻:
[1]樓利光.淺談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2015(2):64.
[2]華多.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內翻轉”教學方式中的應用[J].儷人(教師),2015(6):91.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