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洋
摘 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diào)“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本C合實踐課程打破了單一學科的界限,面向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差異教學提供了合適的平臺。闡釋了差異教學的含義,論述了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開展差異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從不同角度分析設計如何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差異教學。
關鍵詞:差異教學;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多元化
希臘神話里有一則普洛克路斯忒斯之鐵床的故事。偉大的雅典英雄忒修斯經(jīng)歷了種種艱險,最后見到一個最可怕的惡魔——普洛克路斯忒斯。他住在埃萊夫西斯附近,終日守在路邊強迫將每個被捉到的過路人都按住躺在一張?zhí)刂频蔫F床上去量一量,凡身體超過床長者均要被他用斧子砍去腳截短,而不及床長者則要被他硬拉成與床一樣的長度,以便使他們的身體與他的鐵床的長短相等從而符合自己的標準。結果可想而知,被他丈量過的過路人沒有一個不是一命嗚呼。
由此聯(lián)想到我們當代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若是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按照普洛克路斯忒斯之鐵床的教育模式,則必然成為鉗制學生個性率性發(fā)展的機制。所謂差異教學,就是指立足于學生個性差異的事實,滿足于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是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多樣化充分發(fā)展的教學。
那么,如何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體現(xiàn)差異性教學原則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從不同角度提出幾點策略。
一、提供多種課程資源,滿足不同學習需求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與學生自身生活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發(fā)展的實踐性課程。它沒有硬性規(guī)定的課本和參考書,給教師設計課程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也對課程資源的選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學生對學習資源的種類和呈現(xiàn)形式有不同的偏好。差異教學就是要滿足學生對多種資源的需求。為此,教師應盡可能多地挖掘符合學生興趣和認知的課程資源,例如:(1)將學生平日所學科目進行整合,恰當拓展,體現(xiàn)綜合性學科的交叉特征,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2)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讓信息技術成為課程資源的載體,獲取更大容量的信息,延伸感官體驗;(3)從學生身邊的人、事中發(fā)現(xiàn)可以利用的資源,激發(fā)學生研究興趣,解決實際問題;(4)因地制宜,激活地方資源,完善校本課程。
二、設定分層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探究熱情
如果說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那么差異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促進所有學生個體的發(fā)展。這就需要我們在設置綜合實踐活動目標時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布魯姆在他的目標分類學中就提出了六個不同水平的思維:知識、理解、應用、分析、評價、綜合。不同層次的思維水平是教師進行差異教學的基礎。同樣,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根據(jù)分層理念所設計出來的目標能給學生不同難度的挑戰(zhàn),可以促進所有學生以較高水平的思維方式進行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能力,重點發(fā)展學生的優(yōu)勢智能。此外,設定分層學習目標也是之后進行多元化評價的基礎。
三、彈性分組細化任務,責任分擔成功共享
小組合作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常見的一種學習方式。傳統(tǒng)分組方式傾向于按照學生的座位排列方式,抑或是學生的能力資質(zhì)進行分組。這樣的分組相對固定,缺乏靈活性。差異教學理念鼓勵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差異進行彈性分組,即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要、優(yōu)勢以及偏好組建教學小組,小組經(jīng)常重新組合以適應學生當前的學習需要。每個小組還可設定幾名流動性成員,靈活扮演不同角色。彈性分組不會讓學生產(chǎn)生孤立感,所有成員會更樂意參與到學習中來,也在活動中表現(xiàn)得更為自信。
在團隊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引以為傲的長處,每個人都發(fā)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教師在分配任務時要引導學生細化任務,避免責任分散意識造成“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窘境。
四、評價方式更加多元,側重激勵評價機制
綜合實踐課程的發(fā)展是持續(xù)動態(tài)的過程,構建科學完善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體系是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健康完善發(fā)展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評價目的側重于甄別和選拔,這樣“一刀切”的評價方法容易打消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評價方式過于單調(diào),難以反映學生參與的真實細節(jié)情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應著眼于全面真實反映學生的潛能,重視學生個體動機、興趣、愛好、情緒、情感等變化,側重于縱向發(fā)展,而非橫向排名,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參與和進步帶來的成就感。
除了傳統(tǒng)的“師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評價還可采用“互評”“自評”等多種方式。學生在自己和他人的評價中更好地認識自己,相互激勵和提高。
總之,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靈活運用差異教學,我們要承認并利用學生個體的差異,給全體學生提供適宜的土壤和適宜的發(fā)展空間,松開對他們的捆綁,讓其自由吮吸陽光雨露,開出姹紫嫣紅、爭奇斗艷的春天!
參考文獻:
[1]戴麗麗.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fā)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12):185-188.
[2]倪以軍.在綜合實踐課中培養(yǎng)學生高階能力[J].教育參考,2015(1):75-77.
[3]孫加翠.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差異教學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