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曉紅
摘 要:學習興趣在任何學科的學習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漢語的難度逐漸增加,這也符合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然而,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們仍然經常感到疲倦和厭倦,并失去興趣。沒有興趣,學生會感到厭倦和厭倦學習,這將嚴重影響他們的情緒狀態(tài)。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和靈魂人物,小學語文教師掌握恰當?shù)难孕屑记?,可以對學生產生著積極而深刻的影響。教師要認識到個人角色的重要性,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語文,增強責任感,運用智慧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一、教師要發(fā)自內心地信任、鼓勵和贊賞學生
在年齡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仍然存在分歧,獨立評價能力也不完善。因此,從自我認知的角度來看,他們對自己的認知更依賴于外部權威評價。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除父母之外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權威形象。許多家長嘲笑他們的孩子上小學后,他們把老師的話視為圣旨,這足以表明老師在學生心中的重要地位。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并為學生發(fā)揮指導作用。小學生是培養(yǎng)自信心的重要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就要在評價學生時,不光看分數(shù),而是全面、綜合地考慮各方面因素。例如,如果從成績上評判的話,總會有學生考得靠前,也總會有學生排名最后,這樣,成績靠后的學生就容易喪失信心。教師最好不要在課堂上公布學生的成績排名,只要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分數(shù)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認識到:自己為什么會丟分?自己的優(yōu)勢在哪里?劣勢又在什么地方?然后引導學生查缺補漏,把成績提高上去。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教師的評價之下樹立信心,實現(xiàn)真正的成長。這樣的做法需要教師擁有一個愛孩子的心,平等對待所有的學生,鼓勵他們,相信他們。老師對學生有美好的期待,學生也會有越來越優(yōu)秀的表現(xiàn)。
二、巧用課堂評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學生總是害怕回答問題,害怕老師,害怕因為沒有回答問題而被嘲笑,這導致了中國課堂上相對沉悶的氣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給他們發(fā)展和玩耍的空間,熟練地運用課堂評價來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認識到學生思維的寶貴,給每一個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在上課過程中多運用鼓勵、贊美的評價語,讓學生體會到被認可的成就感。在學生回答對問題之后,教師可以說“我覺得你回答得非常棒”來表揚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進一步激發(fā)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欲望。
三、多元活動,提供愉快的學習體驗
小學生性格活潑、活躍,他們總是要求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這使得學生很容易在語文學習中形成乏味的刻板印象。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為學生組織多種學習活動,為他們提供愉快的學習體驗。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再使用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而是轉移教學重點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首先,在課堂上只是簡單地介紹文本,為學生奠定必要的知識基礎,而在課后要求學生完整的閱讀文本,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接著,教師能夠用閱讀分享會的活動來深化學生的閱讀體驗,讓學生談一談從閱讀中理解了什么,收獲了什么。也讓學生在溝通交流中深化學習體驗,從不同角度欣賞文本。而最后,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選擇文本中的經典情節(jié)來排練課本劇,用一種輕松有趣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表達與表演能力,也轉變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刻板印象,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組織多元的語文學習活動,不但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也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
四、溝通交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教師應該注意師生之間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解放自己的本性,不再抗拒語文學習。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使用教學語言,不是要樹立教師的嚴肅形象,而是要與學生成為朋友。例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不同意正確的答案。教師首先不應該糾正學生的答案,而應該使用鼓勵性語言來激勵學生,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其次,在課后學習中,教師能夠與學生溝通學習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克服困難。既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也能夠讓學生重拾學習語文的信心。比如,在進行綜合測試之后,教師要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分析學生的問題所在,并且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真正讓教師成為良師益友,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最終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注重溝通交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重要條件。
五、不斷提高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
(一)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課堂上的教學形象
第一,教師要時時注重自己在學生面前的形象,因為良好的形象能夠帶給學生喜悅感,給學生留下了良好印象,使學生對語文的喜愛之情增加。第二,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帶頭作用,即在課堂教學中要保持良好的形象,因為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能夠模仿教師的一舉一動,良好形象能夠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及生活習慣。第三,教師要嚴格控制自己在課堂中的情緒,因為不良情緒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要時時保持良好的心情上課,在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二)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
教師的文化素質直接影響教師的專業(yè)教學水平,良好的文化素質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和重要問題,激發(fā)他們對語文知識的渴望。因此,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具體措施如下:第一,不斷學習關于語文學科的相關知識;第二,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專業(yè)知識技能培訓活動;第三,不斷到實際生活中去探索新的文化知識。
(三)教師要在教學中用愛去感染學生
第一,教師要以熱情的態(tài)度去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中的溫暖,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喜愛程度;第二,教師應該端正態(tài)度,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學生,主動關心和愛護他們,積極耐心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最終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第三,教師要主動與學生進行生活及學習上溝通,以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動向,幫助學生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方案,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喜愛之情
六、創(chuàng)設生動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培養(yǎng)學生主體,踐行合作探究。
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意識,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只有當學生有主人翁意識時,他們才能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期間培養(yǎng)他們集體合作,讓每個學生參與學習,提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共同進步。為了更好地合作,我們應該培訓小組中的一些小老師,讓他們擔任組長并指導他們。讓小組合作綻放光彩,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樂趣,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真正讓學生“不亦說乎”。
(二)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全面發(fā)展,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尊重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作為教師,我們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想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必須相信學生,對學生的探索活動要充滿信心,循循善誘。為了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老師和學生像朋友一樣相互信任。例如,在課堂上,學生應該受到說服性語言的啟發(fā)。用期待的眼神看著學生們。當學生回答問題時,他們會得到鼓勵,并微笑著及時發(fā)表評論,這樣學生就能意識到老師的尊重和關心,激發(fā)他們學習漢語的興趣,增強他們學習漢語的信心。當學生課堂上精力分散時,有經驗的語文教師會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站起來做做手指操,齊誦一首古詩,分組朗讀一組對話等。在教授《三打白骨精》一課時,我發(fā)現(xiàn)坐在最前面一個學生有些走神,就急中生智地請他上臺表演了孫悟空是怎樣三打白骨精的,學生表演得很精彩,三次打的動作不同都細致地表演出來了,贏得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一次隨意的安排,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愉悅了課堂。
(三)運用多媒體,調動興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教育一定要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保護孩子的求知欲,把求知的快樂帶給孩子”。電教手段具有鮮明的表現(xiàn)力和直觀的形象性,最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喚起其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在其中。
七、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有許多方法和手段來激發(fā)興趣。探索和研究不同的方法也是小學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回歸學生自身,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興趣,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王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7):77.
[2]周愛香.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17(A5):80.
[3]劉文娜.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華少年,2017(2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