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遵照
摘 要: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教師要時刻關注他們的思想品德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接班人;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也要注意滲透德育。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幫助教師實現(xiàn)音樂教學中的德育培養(yǎng)。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音樂;滲透;德育
音樂具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它是一種精神寄托的方式,好的音樂富有內涵,可以成為激發(fā)人們斗志的催化劑,比如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雖然我們沒有經(jīng)過那個炮火連天的黑暗時代,但是每次熟悉的旋律響起,都能喚醒我們心中對黑惡勢力永不低頭的聲音;又如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總能激起戰(zhàn)士奮勇殺敵的那份豪情!再如優(yōu)秀的經(jīng)典佛教音樂能夠放空我們、凈化心靈。由此可見好的音樂具有永不過時、催人奮進、凈化心靈、催人向善的特質。小學生就像一張干凈的白紙一塵不染,他們對接觸到的事物尚不能清楚地分辨好壞,之于音樂更是如此,當今社會崇尚自由,音樂環(huán)境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純粹,因此教師應該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在音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還給孩子一片純凈的音樂王國;筆者通過教學實踐總結出運用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套方法,希望可以對廣大小學音樂教師提供一種思路,以完善教學。
一、用好的音樂“洗腦”
當前社會上流行音樂大行其道,很多貼著傷感、愛情、搞笑的標簽來吸引和娛樂大眾,但這對小學生來說難免會超出他們的理解范疇,而且過多流行音樂的攝入會影響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筆者不止一次地見到在一些針對小孩子開發(fā)的玩具和程序配樂上,出現(xiàn)流行音樂;反而一些歌唱祖國、呼吁環(huán)保等公益性質強烈但商業(yè)價值不高的音樂卻無人問津,因此筆者與班主任和班干部溝通后決定在每次課前和課間的時間播放一首公益性質的歌曲,讓這些音樂深深植入小學生的心中。好的音樂同樣具有“洗腦”的能力,積跬步以至千里,讓小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到社會責任和美好的世界。
二、運用配圖和視頻解讀音樂內涵
對于小學生而言,單純的音樂“洗腦”還遠遠不夠,因為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對音樂內涵的認知還需要一些可視性的內容來輔助。除了在樂理性教學中筆者尚未加入配圖和視頻輔助外,在課堂音樂欣賞時,筆者都會運用多媒體把音樂所表達的內容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筆者認為每一個MV都有一段背后的故事,因此在深耕音樂教學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礎上,筆者多會尋找一些與音樂內容相關的圖片、文字或者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解讀音樂內涵。例如筆者在教授《義勇軍進行曲》時就曾將中央臺播放的背景視頻作為素材播放,并通過講解讓學生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和當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操,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樣一來愛國情懷在幼小的心靈上扎根生長。再比如通過筆者教授經(jīng)典兒歌“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時將歌曲中的場景搬到了投影儀上,讓學生感受到做好事之后的那份喜悅感和成就感,并引導他們學習歌曲中的小朋友要拾金不昧,從教學結果來看,筆者所教授班級的小朋友都能很好地理解歌曲所要表達的內容,并做到了見賢思齊。
三、借助視頻軟件幫助學生演繹音樂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在最近二十年內飛速發(fā)展,尤其是一些視頻軟件的興起,把很多音樂通過拍攝者自身的演繹變得傳播力度更大。但筆者對當前比較火的一些自媒體音樂視頻拍攝者持保留態(tài)度。例如“火山小視頻”和“抖音”中一些小朋友也學著大人的模樣拍攝一些音樂作品,他們的辨識能力并不是那么強,一味地模仿成年人除了給他們帶來短暫的娛樂效果外,并不能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帶來幫助,反而一些扭捏的作派會侵蝕他們幼小的心靈。當然這些軟件中還是有很多正能量的作品,比如用“西海情歌”副歌部分表述畢業(yè)時分師生情誼的作品還是值得學習的。因此我們要變不利因素為有利條件,筆者具體如下操作姑且算是一種解決辦法:筆者通過“抖音”軟件上傳了一些正能量的音樂,并讓學生根據(jù)預設好的劇本進行演繹,讓學生在演繹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解讀音樂。視頻上傳后得到了很多網(wǎng)友的點贊和評論,讓學生有了成就感也認識到了正能量才是音樂的主流,當然這期間也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這種方法也是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一種方法。
四、組織觀看經(jīng)典電影進行音樂賞析
筆者有一種“紅色情節(jié)”,在教學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傳染給學生。筆者經(jīng)常會組織所教班級的學生觀看紅色主題的經(jīng)典電影,并把電影中的優(yōu)秀歌曲作為課外延伸的教學內容。比如筆者曾經(jīng)組織學生觀看經(jīng)典革命電影“鐵道游擊隊”,并把主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作為課外延展歌曲來教學。這首歌與影片內容契合度極高,同時又自始至終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讓小學生在觀影和欣賞音樂的同時增進愛國主義情懷。
以上是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的運用信息技術對小學音樂教學的一些改革,有些已經(jīng)突破了現(xiàn)有教材,但在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情懷的建設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歡迎探討。
參考文獻:
[1]孫彥飛.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
[2]包永興.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J].吉林教育,201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