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祥俊
【摘? 要】學生的生活經驗在閱讀教學中嚴重缺失。本文結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從喚醒生活經驗,激發(fā)閱讀興趣;聯系生活經驗,拓展閱讀深度;感悟生活經驗,升華閱讀感受三個方面論述了如何讓學生的生活經驗回歸到閱讀教學中來。
【關鍵詞】閱讀教學;生活經驗;回歸
一、閱讀教學中學生生活經驗的缺失:從一節(jié)教研課說起
最近筆者聽了一節(jié)小學六年級語文教研課,研究的主題是:讀寫結合,及時語用。教學內容是蘇教版六年下冊的《理想的風箏》。課前,教師利用早讀課讓學生將課文讀了幾遍。下面是該節(jié)課的一個片段:
師(指著板書):同學們,作者用故事寫人,一共寫了……
生(齊讀):談腿疾、寫板書、放風箏、追風箏。
師(指著板書):同學們看,談腿疾、寫板書這是……
生(部分):課內的故事
師:對,放風箏、追風箏這是……
生(齊):課外的故事。
師:是的,同學們想一想,四個故事,兩個課內的,兩個課外的,這是巧合,還是作者有意安排呢?
生:有意安排的。
師:是有意安排的,這就叫構思。同學們再數一數,四個故事分別寫了幾行?有插圖,不滿一行的按半行計算。
生埋頭數每個故事的行數。
……
師:兩個故事寫得長一點,兩個故事寫得短一點,這是巧合,還是有意安排呢?
生(齊):有意安排。
師:是的,這就是構思,就是有詳有略。
……
拋開“讀寫結合”的課應該怎么教這個話題不說,實際上這節(jié)課反映的主要問題是閱讀教學中學生生活經驗的缺失,過分強調學科知識的教學。
在閱讀教學中,作為獨特生命個體存在的學生既是解讀者,也是經驗者,是在經驗中解讀文本,在解讀中獲得經驗。他們在解讀文本時會融入自身的生活經驗,并運用各自的生活經驗、生活感受與文本及其他閱讀者進行對話、交流、融通,使得他們在解讀文本的同時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獲得自我生命意義的價值。然而在實際閱讀教學中,學生的生活經驗沒有被重視,未能彰顯它在閱讀中的重要作用,也就無法實現閱讀與自身發(fā)展的有意識對接。
二、閱讀教學呼喚生活經驗回歸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注重課堂與社會、生活、自然的緊密聯系,強調把生活中的知識運用到課堂中來,建構一種新型的教學生活,把教學過程還原為生活過程,把教學情景還原為生活情景,把教學活動還原為兒童的生命活動。
從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中,我們可以發(fā)現學生的生活經驗在閱讀教學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的生活經驗重回閱讀教學中來。
1.喚醒生活經驗,激發(fā)閱讀興趣
學生的生活經驗是閱讀教學的基礎,是閱讀教學的起點,離開了學生生活經驗是不能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原始的閱讀興趣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學習《軍神》時,班上正好有個學生胳膊上摔破了一點皮,流了血。上課時,我就問他:“疼不疼啊?”我剛一問,他就哭了起來,說:“疼!”其他學生也跟著議論起來,說起了自己的痛苦經歷??粗麄冞呎f邊咧著嘴的樣子,我說:“孩子們,如果老師告訴你們,有一個人在做手術時不肯用麻藥,還在心里數著刀數,最后準確地說出了手術的刀數,你會相信嗎?”孩子們聽了紛紛搖頭,說:“不相信?!边@樣的教學導入,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起點,喚醒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文本內容形成認知上的沖突,學生就會急于了解課文內容,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2.聯系生活經驗,拓展閱讀深度
我覺得閱讀教學是需要學生的生活經驗參與的,只有學生生活經驗的參與,閱讀才能有感悟,才能達到一定的深度,才能為學生的生命奠基。我在教學《船長》時,有個學生說:“我覺得哈爾威船長是個傻子,因為他完全沒有必要死。”我就讓學生們就這一問題進行了一場小辯論,有的用學到逃生方法幫哈爾威重新設計逃生方案,有的聯系電視中看到的先進人物事跡反對逃生。一時間,唇槍舌戰(zhàn),很是激烈,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也漸漸明白了哈爾威的偉大和作者的意圖。我想,學生的這一問題,就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的。作者雨果的生活經驗與現在的學生的生活經驗有很大的差異,各自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分析學生對生活對社會的認識程度,將學生的閱讀引向深入,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內涵,構建對生活對社會的認識。
3.感悟生活經驗,升華閱讀感受
陶行知認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與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以生活為前提,不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學《第一次抱母親》時,在引導學生理解“沒想到母親竟然這么輕”,指導朗讀后,我問學生:“孩子們,平時生活中,你的母親為你、為你們的家庭做了哪些事?”學生聽后很是興奮,爭著搶著將自己母親為自己為家庭做的事說給大家聽。學生們說得很真實、很感人,有好幾個學生說著說著就流下了眼淚。接著我又問:“從你們母親做的這些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因為有剛才的鋪墊,有學生對自己生活經驗的感悟,這一問題學生說得很好、很透、很感人??粗鴮W生因感動而發(fā)紅的臉龐、聽著學生稚嫩而真摯的話語,我覺得學生長大了,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fā)生作用”,閱讀教學只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并加以感悟,才能升華學生的閱讀感受,充實學生的生命意義。
閱讀教學與生活經驗密不可分,生活就是教育。閱讀教學呼喚學生的生活經驗重回課堂,讓教學走近學生的生活,這樣可以優(yōu)化閱讀教學過程,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拓展學生閱讀的深度,升華學生閱讀的感受,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曉風等主編.陶行知教育文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