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平
摘 要:初中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已經(jīng)不再試用當代中學生,暴露出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手段單一等問題?;诖耍覀円鞔_“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班級管理;“以人為本”;中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7-016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103
班級是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地方,也是由學生之間組成的一個小群體。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學生是被管理的對象,所以班級管理要以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然而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存在很多不足,班主任要想更好地管理一個班級,就需要明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尤其是處于中學時期的學生,班主任更要對班級管理方面給予重視。
一、目前班級管理的現(xiàn)狀
(一)管理理念落后
班主任在管理學生過程中總是喜歡把學生的學習情況放在首位,以教學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就業(yè)為目標,對學生嚴格管理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成績?nèi)〉眠M步。班主任只是一味地注重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水平,而不會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加以重視。像這種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成績看成是主體,而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顯然是沒有實際意義的,而且管理學生應當因材施教,發(fā)揮學生的長處,如果一味地壓抑學生的個性反而會使得學生厭學。
(二)管理模式落后單一
目前,很多學校對于初中生的管理模式都比較傳統(tǒng),學校對于成績好的學生賦予了更多的特權和責任。班主任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多的是顧及學習好的學生,比如,學習好的學生可以優(yōu)先選擇好的座位;在競選班長的時候班主任總是把班長的位置留給班級里成績好的學生;在評選“三好學生”的時候,只看重成績不看重綜合素養(yǎng),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不管素質(zhì)再怎么好也沒有競選“三好學生”的權利。班主任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卻很少關心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這樣的管理過程使得學校只聽取到少數(shù)學生的想法,卻很少涉及學生普遍的想法,這種現(xiàn)象就會使得學生的想法與班主任的意見發(fā)生沖突。
(三)管理手段落后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可以為班主任的教學帶來極大的好處。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功能實現(xiàn)很多教學管理方面的任務,然而在很多學校對初中生管理的過程都采用很陳舊的手段,這種方式管理過程繁瑣同時也會浪費大量的時間,班主任沒有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所以管理過程效果不佳。
二、目前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多數(shù)學校的初中生班級管理中在管理的理念、模式、手段方面都比較落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弊端。比如,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夠多,班主任不能全面了解學生的狀況和想法,同時班主任和家長溝通得不夠多,家長也不能得知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情況,班主任也聽取不到家長對學校的建議。而對于中學生的培養(yǎng),學校與家庭起著核心作用,學校應該和家庭連為一體共同商量教育學生的策略。
三、“以人為本”理念在班主任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一)要將學生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而不是客體
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自主辦事和自主決策的能力,而且他們的個性比較活躍,處理事情積極性非常高,所以班主任應該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處理事情的能力,在班級事務里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到其中,而不是將學生放在旁觀者的角度。學生是班級管理的主體,班主任要讓他們親自處理班級事務,使學生能更了解班里的情況。班級管理的原則是服務于學生,所以班主任只有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才能提供更合理的管理班級策略,制定出一套更有效的服務模式。
(二)在班級管理中積極倡導“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組成一個班級的元素是班主任和學生,一個班級管理的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全面發(fā)展。班主任在對初中生的管理過程中要把“以人為本”作為管理方針,圍繞這個培養(yǎng)方針,展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這個管理模式首先應該以“以人為本”的理念來作為班主任管理的開端。班主任管理模式與班級的管理模式有很大聯(lián)系,班主任是管理班級的主要人物,首先應該學會在實踐中把“以人為本”的理念發(fā)揮出來,并且知道“以人為本”的實際意義和內(nèi)涵。此外,學校更應該針對“以人為本”的主題思想開展校園內(nèi)實踐活動,使得“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能夠滲透到每一位師生的心目中,讓師生對“以人為本”的理念更加清楚,并且提倡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班級管理的目的就是為學生服務的思想,為師生之間創(chuàng)造一個很好的教學互動情景。同時學校每隔一段時間可以為師生舉辦一次“師生交流會”,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意見,勇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三)建立一個民主的管理模式
在“以人為本”的管理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熱情以及民主意識不但能提高,還可以使得教學管理和監(jiān)督過程變得民主。通過這種管理模式,學生可以提出意見,使一些在教學當中不合理的模式可以得到改善。具體的做法如下:學??梢栽O置一個匿名的信箱,學生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意見投到信箱里,班主任應該對郵件中每一份建議認真閱讀,并且對于合理的意見即時采納。
目前,在初中生班級管理過程中依然有很多需要改正的地方,比如:管理方式、管理的手段、培養(yǎng)目標等等。而班級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務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班主任應該以“以人為本”作為管理的指導思想,發(fā)揮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在班級的活動中讓每一位學生由最初的“旁觀者”變?yōu)椤皡⑴c者”,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能激發(fā)出來。
參考文獻:
[1] 姜自健,孫潔.“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班主任管理中的運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3).
[2] 張含,孟偉偉.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44).
[3] 劉雪梅.淺談“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班主任管理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