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改革對教學水平的提升和教學方法的改進提出課更高的要求,也為學生學習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大的幫助。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需要從活動化教學模式入手,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利用教學工具設計教學活動,并做到將游戲與競賽相結合。從而為小學生提供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小學生發(fā)現英語學習的樂趣,高效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之中,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化模式
一、 引言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為了落實教學目標,會加大訓練力度,大力監(jiān)督學生記憶課上所學知識,甚至通過抄寫的形式死記硬背。這種教學形式能夠一定程度上幫助小學生記憶和學會運用所學英語知識與技能,但也極大程度上打消了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降低了英語學習的樂趣。為此,教師需要選擇更受學生歡迎的教學形式,在符合小學生成長發(fā)育特點的情況下,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嘗試利用活動化模式來開展英語教學,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 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活動化教學模式,教師首先就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活動情境,保證小學生能夠更為迅速地、投入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并利用語言等創(chuàng)設相應的活動情境。教師需要保證所創(chuàng)設的活動情境與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有著密切的關聯,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也有一定的聯系,特別要保證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和技能的難度,也能夠讓學生獲得英語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學習“My Home”時,學生需要能聽、說、認讀“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等單詞,可以聽懂并發(fā)出“Watch TV、 Read a book、 Have a snack、 Take a shower、 Have a sleep”等指令,能夠運用“This is my home.”“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bedroom, a...”“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這些句子來描繪自己的家。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語言向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并且從溫馨和諧的角度鼓勵學生一起分享自己的家庭布局。同時鼓勵學生利用課上所學的詞匯和句式來介紹自己的家,配合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掌握這些知識點。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必需的學習情境,可以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之中,順利地學習和掌握相應的內容,逐步地獲得英語水平的提升。
三、 巧妙利用教學工具
教師其次需要借助教學工具,保證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能夠應用活動化的模式。教師可以結合設計好的教學活動來選擇教學工具,保證在教學工具的輔助之下順利地推進各項活動,落實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設備巧妙地穿插到課堂教學活動的始終,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帶來聲音和畫面上的審美感受,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刺激小學生的神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也可以利用各種實物道具來裝扮教室,利用這些實物來推進教學進程,給學生層層驚喜,不斷地調動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巧妙地利用教學工具,能夠減少針對課堂教學活動具體展開流程的語言描述,巧妙地利用工具吸引學生,拉近學生與英語學科之間的距離,讓課堂教學活動更為高效地開展。
例如在學習與動物相關的單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這些動物的圖片,讓學生根據教師展示圖片的速度,迅速地說出這些動物的英文名稱。并逐漸加大難度,讓學生結合教師所展示的圖片說出一個句子,再根據教師的英文指令作出相應的動作。教師還可以課前準備好動物玩偶、頭套或者手偶,讓學生戴上這些道具邊說邊做。學生可以感受到教師利用教學工具所傳遞出來的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并且在參與活動過程中反復學習并逐漸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
四、 游戲與競賽相結合
最后,教師要注意保證活動化教學模式的生命力,在應用過程中注意設計出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谛W生成長發(fā)育的特點,教師可以選擇將游戲與競賽相結合,讓學生松弛有道地學習英語知識和技能。教師可以在每節(jié)課學生出現懈怠的情況下利用小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在每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之后舉辦小競賽,有針對性地從單詞、詞組、口語交際等角度來考查學生近期英語學習的情況。小學生在教師提供的多樣性的教學活動中能夠開心地學習英語,在教師安排的游戲和競賽中發(fā)現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從而保證小學生能夠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之下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并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例如在學習每單元的單詞時,教師可以利用開火車的小游戲讓學生大聲誦讀單詞,迅速掌握單詞的含義和讀音。在學完一個單元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我是英語小達人”的競賽,讓學生在賽前準備好與本單元相關的一個小故事,在比賽上講給大家;在比賽時為學生提供一個生活場景讓學生與自己的搭檔即興對話。教師將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利用游戲和競賽串聯到一起,讓課堂教學效果更突出。從而保證學生在活動化模式之下,能夠于快樂中學到知識,獲得提升。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活動化教學模式,需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活動情境,巧妙地利用教學工具吸引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并將游戲和競賽相結合。從而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具體的活動形式,讓小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認識到英語學科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之下,以活動的形式,快樂地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 陳希.靈活多變,實現小學英語課堂活動化教學初探[J/OL].學周刊,2017,(29):110-111.
[2] 胡長明.提高小學英語活動化教學效率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09):85-86.
作者簡介:
劉麗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船場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