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國才
摘 要:寫作能力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反映。教師利用寫作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意識和語言運用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本文主要對小學作文教學的精準知識問題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教學情境;作文立意
語文作文教學是教師在語文實際教學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為核心的教學訓練。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精準知識要求教師借助精準聯(lián)系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對小學作文教學的精準知識進行強化,可以為小學作文教學模式的轉變提供幫助。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強寫作教學的趣味性
在主客觀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長期存在著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一些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考試閱卷人的喜好,隨意堆砌辭藻,或者為學生提供作文模板,讓其進行套用,這種教學方式既會讓學生的作品表現(xiàn)出空洞無味的問題,也會讓作文教學發(fā)揮出禁錮學生思想的負面作用。
為了對作文教學進行優(yōu)化,教師首先需要對寫作教學的趣味性進行強化,并要在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注重細節(jié)描寫。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增強寫作教學的趣味性,是教師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的有效方式。例如某位教師在作文教學情境的建構過程中,首先在黑板上面為學生提供了一些較為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如55÷5、3×6和10+10,并讓學生分析自己所想到的內容。這一內容可以發(fā)揮出調動學生興趣的作用。在這一階段,教師既需要指導學生觀察一些易被學生忽略的細節(jié)要素,例如:一些學生在面對教師寫出的數(shù)學問題的時候會用手摸一摸頭發(fā),揣摩教師心思。在這一階段完成以后,教師隨機要求學生上臺作答,但是在學生寫出正確答案以后,教師卻在算式結果后面打下了紅叉,這個時候被教師可以讓叫到黑板前的學生表述自己此時的心理活動,并讓學生對剛剛的所見所聞進行記錄,最后教師為學生揭示了其中一題的正確答案,如第一題的結果為“士”(拆開為“十一”二字);并讓學生根據這一思路對其余兩題的答案進行分析,第二題的答案為木(十八),第三題的答案,一些學生認為是“王”字,這個字中間部分可以被看作是“十”字,其余部分可以被看成是“二”字,但是教師卻給出了“廿”(二十)這一答案。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讓學生在完成擬題以后利用課余時間完成與本節(jié)內容有關的作文。學生可以從活動內容,活動感受等多方面入手完成作文,因而這一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
二、注重作文題目的開放性
開放性作文指導措施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真情實感。以《一件令我感動的事》這一作文題目為例,由于小學生的情感并沒有完全成熟,社會閱歷相對較少,因而有的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將作文題目改為《一件令我__的事》。(橫線上的內容要求學生自由填寫)。這種半命題作文寫作任務讓學生的寫作熱情得到了充分調動。在對學生的作文題目進行統(tǒng)計以后,發(fā)現(xiàn)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堅持使用原題目寫作,其他人寫的是感動以外的事情,在這些五花八門的作文內容之中,很多學生都寫出了真情實感。從這一教學案例所反映的信息來看,教師在作文課堂上為學生提供新穎而又符合學生實際的命題,可以讓學生的行文思路得到有效拓展,進而寫出一些生動、具體的優(yōu)秀文章。
三、調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在作文教學中注重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作文題目,進而讓學生借助多角度立意的方式調動發(fā)散思維。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說說心里話》這一內容為例,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關注這樣的問題:一是“你要向誰傾訴心里話”(作文的選材);二是你要怎么說。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教材中的提示內容,從多個角度完成作文選材。這一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所使用的作文素材可以表現(xiàn)出個性化和鮮活性的特征。在寫作過程中,有同學以教師占用課堂時間和下課時間的內容為例,完成了《老師,我想對你說》這一文章,該同學還在文章結尾表達出了希望老師考慮學生心理感受的想法。還有的同學以鄰家阿姨在自己母親病重期間所提供的幫助為例,在作文中表達了對鄰居一家的謝意。
指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完成作文立意,也是教師調動學生發(fā)散思維的有效方式。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指導學生完成作文立意:第一、根據學生已經擁有的材料確定文章的立意。對于小學生而言,作文素材是形成作為中心的基礎要素。在指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思考的同時,教師也需要指導學生根據具體的材料進行分析,以人教版教材中以“我的小伙伴”為話題的寫作內容為例,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需要指導學生利用具體的事例刻畫自己小伙伴的形象。除了他們的學習成績以外,他們的精神品質、愛好和特長等因素均可以成為學生刻畫的內容。以學生作文《我的野蠻好友》為例,該生借助擔任班長的好友制止兩名男生打斗和阻止亂拿別人東西的女生的行為表現(xiàn)出了她正直、善良的一面。
第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作文題目確定不同的中心,以與民風民俗有關的習作內容為例,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提示指導學生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學生習作《端午節(jié)吃月餅》描述了這樣的事情:中秋節(jié)當天,在外地工作的父親回家,當晚母親帶領一家人出去吃了頓火鍋,小作者不甘心,第二天讓母親給自己買了月餅……這篇文章借助節(jié)日習俗展現(xiàn)出了家庭生活的情趣??梢哉f,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完成作文立意,可以讓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得到充分發(fā)揮。
小學作文教學的精準知識,要求教師在立足于作文教學常態(tài)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讓學生的行文思路得到有效拓展,是新時期作文教學所要遵循的重要目標。
參考文獻:
[1]董艷芝.關于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5.
[2]包娟.讓作文教學回歸生活——淺談小學作文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滲透[J].教學研究,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