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層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于中職體育教學中符合中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要求。針對中職生不同的運動基礎,采用分層教學的教學方式,有助于突破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發(fā)展,同時也有助于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和行為并培養(yǎng)中職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中職體育;分層教學;學生
研究顯示,經(jīng)常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提高體育鍛煉者的反應、記憶等能力,還可以使體育鍛煉者疲勞感下降、性格開朗等。然而中職學生忙于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忽視了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職業(yè)需求。由于近年來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中職學生都已有危機感。體育教育不容忽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甚至不能調(diào)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主動性。分層教學理念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主動性。筆者在所在學校通過將分層教學運用到體育授課中,取得一定的經(jīng)驗和思考。
一、 傳統(tǒng)教學與分層教學在中職體育中的不同效果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解、講演與學生演練為主要方式向?qū)W生傳授知識和技能,以達到教學目標的方法。在課堂上,教師是主體,教學過程基本上就是“滿堂灌”,以同一教學內(nèi)容,評價學生以同一標準,忽視了學生間的身體和愛好的差異性,使部分體力和能力稍差的學生跟不上教學步伐,或者使體力和能力超群的學生覺得接收得不夠,從而不能更好地開發(fā)其潛能,這就造成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學習興趣淡薄。傳統(tǒng)教學方法簡便易行,有利于掌握教學進度。但是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不利于調(diào)動其學習和鍛煉的積極性。
分層教學模式是根據(jù)教學大綱將教學對象分成若干層次,并對不同層次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和目標,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最終達到教學大綱目標的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分層教學模式運用于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根據(jù)自身愛好和體制自主選擇體育項目課程,很大程度上調(diào)動了學生的體育學習和鍛煉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同時實施分層教學對我們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利于促進體育教師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
二、 體育分層教學應用于中職學校的必要性
(一) 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個性發(fā)展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基本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教學,體育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體育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與規(guī)律,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運動技術的學習與掌握需要以學生為主的分層教學模式,有助于促進每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中職生來自于不同的地域與家庭,身高體重、運動基礎、心理承受力、意志品質(zhì)有明顯差異。如果體育教學總是采取“滿堂灌”模式,不但會使具有體育特長的學生的運動潛能得不到充分發(fā)展,也會使體質(zhì)差的學生的運動成績也達不到具有體育特長的學生的標準,自信心受打擊甚至對體育運動失去興趣并疏離體育運動與鍛煉。興趣是人們從事各種社會活動的心理傾向,它具有促進活動動力與效果的作用。因此,在體育教育中采取分層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這也是時代要求。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是不同的,男生可能比較喜歡運動量大、對身體素質(zhì)要求高的運動項目,然而女生可能喜歡運動量小、柔和的運動項目,即便是同性學生可能興趣愛好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喜歡籃球,有的喜歡足球,有的喜歡排球等。所以分層教學模式才能滿足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與個性發(fā)展。
(二) 教育應該重視所有學生的全面化發(fā)展,分層教學應用于體育教育儼然不可或缺
分層教學應用于體育教育中,不但可以培養(yǎng)出體育優(yōu)等生還能兼顧體育差等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形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在體育課堂教學實踐中,一個中職班的學生運動基礎有優(yōu)良差,體征體質(zhì)有高矮胖瘦,對運動項目的興趣程度也有差異,針對這些明顯差異性,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將中職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并且根據(jù)層次教學不同的內(nèi)容,可以讓每個層次的中職生都有明顯的進步,同時享有體育鍛煉給人帶來的愉悅的心情。
(三) 體育教育采用分層教學提高了體育教師的教學效率
體育教學實踐證明,體育教學中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針對中職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學生們就會欣然接受體育老師的教學要求并能按照要求很好地完成體育學習,同時更能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觀念。體育教育中采用分層教學不僅營造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構建了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 分層教學應用于體育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一) 合理制定分層教學目標設置
制定教學目標是體育教學必要條件,因此,體育老師在制定體育教學總目標的前提下,根據(jù)班級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等條件,設置不同的分層目標,使學生們都有自己學習的目標,從而改變體育學習中“消化不良或吃不飽”的現(xiàn)象。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解決,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二) 合理安排分層課程
在體育教學中,合理安排分層課程,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取得一定的進步。具體而言,首先前期對所有學生安排基礎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幫助所有學生形成最基本的運動技能,然后后期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和掌握各種不同的體育提高類的技能,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自努力學習,達到體育分層教學的效果。
(三) 靈活運用選課分層
中職體育老師先期對學生的不同運動興趣和愛好進行調(diào)查研究并制定出分層選課規(guī)則和內(nèi)容,例如球類活動組、身體素質(zhì)發(fā)展組、競賽組等。這也是符合當前我國中職體育選項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中職學生對某一運動已經(jīng)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傾向性,因此,在中等職業(yè)學校開展體育課選項分層教學可以提高體育分層教學的實效。
(四) 采取分層考核的形式
做好學期末的考核工作,是分層教學收效的重要依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體育需求和教學目標要求,體育考核也要有不同的標準。在體育考核方面應把考核的著眼點立足于不同層次學生的進步和提高上,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相應的體育學習目標,從而實現(xiàn)體育分層教學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錢巧鮮.體育分層教學及其策略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5,(5).
[2]張海燕.中職學校體育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青少年體育,2017,(49).
作者簡介:
苗建偉,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市勞動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