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圓圓??
摘要:當前社會對小學階段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傳統(tǒng)小學英語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達不到最佳狀態(tài),學習效率和學習質(zhì)量會受到嚴重的限制,這對于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會起到極大的阻礙作用。為了有效避免此類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不斷學習先進的英語教學策略,并將之消化吸收且因地制宜的運用于自身的實際教學之中。在眾多小學英語教學方法中,本人最為推崇的是TPR教學法。合理運用此教學模式,學生的身心都能夠得到放松,課堂氛圍也良好,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自然能夠達到最佳。本人就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TPR教學法來闡述自身的觀點,期望能夠為廣大同仁提升自身班級學生的綜合英語素養(yǎng)做出一份貢獻。
關鍵詞:小學英語;TPR教學法;學習效率;學習質(zhì)量
一、 引言
所謂TPR教學法,通俗而言就是運用多種感官來帶領學生進行學習,促使學生以最為放松的狀態(tài)完成相應知識點的學習。為了最大程度發(fā)揮TPR教學法的功效,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學思路:首先,教師在教導操作性較強的知識點的時候,可以采用TPR游戲教學法,此類模式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氛圍,并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其次教師在進行想象空間較為廣闊的知識點甲型歐俄的過程中則可以采用TPR繪畫教學法,通過此方法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深度,自身的表達能力也能夠獲得進一步的提升;最后教師在進行情節(jié)豐富的知識時,則可以采用TPR表演教學法,通過帶領學生進行表演,每一位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都能夠在已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二、 在教學過程中重視TPR游戲教學法的運用
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對游戲活動十分熱愛。教師在進行英語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一特征進行TPR游戲教學法的運用。通過TPR游戲教學法的開展,學生能夠有效通過游戲的參與和完成加深對所學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并能夠進一步提升英語學習的欲望,學習英語的狀態(tài)也會逐步達到最佳。為了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在具體運用TPR游戲教學法的時候,要能夠選擇互動以及趣味都具備的知識點,切忌為了運用TPR游戲教學法而運用TPR游戲教學法,那樣只能夠給自身的教學帶來反效果。
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詞組“stand up”和“sit down”的時候,由于學生處于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并不能夠很好地跟上我的教學節(jié)奏,在理解上存在差異。為了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以最短的時間掌握這兩個詞組,我?guī)ьI學生進行了TPR游戲,我要求每一位學生依次按照我的指令做出stand up或者sit down的動作,并且在做錯的時候給大家唱一首歌。我的指令速度越來越快,學生也越來越興奮。在游戲完成以后,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完全掌握相應的知識點,且學習英語的自信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三、 在教學過程中重視TPR繪畫教學法的運用
小學階段英語教材的知識點具備極強的想象空間,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TPR繪畫教學方法,并通過此類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將自身的所想內(nèi)容進行繪畫呈現(xiàn)。學生通過這一步驟的執(zhí)行,就能夠完成學習知識—消化知識—展現(xiàn)知識的完整操作,并能夠在完成這一整個閉環(huán)以后對所學習的內(nèi)容產(chǎn)生更為深入的了解。除此以外,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也能夠在此過程中獲得培養(yǎng),學生用自身喜愛的方式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zhì)量的提升能夠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例如,我在帶領自身班級學生進行自我介紹相關內(nèi)容的教學過程中,為了鼓勵每一位學生都大膽在全體學生面前介紹自己,我采用了如下的TPR繪畫教學方法:在課堂開始前,我鼓勵學生進行名片設計,并要讓名片體現(xiàn)出自己的特色,在學生進行名片制作的過程中,我則逐步提示學生名片上應該具備哪些元素。學生在我的指引下逐步順利完成名片的制作工作。由此,在課堂進行自我介紹活動的時候,每一位學生都迫切地希望其他學生能夠觀看到自身的名片制作成果,積極用英語介紹自己的欲望就能夠顯著提升。由此,通過TPR繪畫教學法,每一位學生的英語學習欲望和動力都能夠獲得極大程度的提升。
四、 教師要能夠重視TPR表演教學法的運用
在進行教材情節(jié)豐富,角色飽滿類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教師為了有效提升學生對相應教材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TPR表演教學法。通過此類教學方法,每一位學生都會為了完成自身角色的任務而深入探索教材內(nèi)容,并在自我表演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自身對所學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由此,學生對相關教材知識點的理解就能夠更上一層樓。在具體開展TPR表演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在學生存在理解偏差獲得表演缺陷的時候,及時給學生提供幫助。除此以外,教師也需要在學生完成表演以后給學生真誠的肯定,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注。由此,學生的英語學習就會漸入佳境,并逐步進入到良性循環(huán)之中。
五、 結語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促使自身班級的學生能夠獲得綜合英語素養(yǎng)的最大程度提升,教師要能夠深入了解TPR教學法的內(nèi)涵,并將之因地制宜地運用于自身的實際教學之中。只有如此,自身班級的學生才能夠以最佳的狀態(tài)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并能夠在小學階段充分夯實自身的英語基礎,從而能夠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扎實并走得遠。此路漫長,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羅曉美,羅玉鳳.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對TPR教學法的理性認識[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5):139-140.
[2] 向繼霖,方如玲.全身反應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海外英語學報,2015,(3):24-25.
作者簡介:邵圓圓,江蘇省高郵市外國語學校小學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