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邵華??
摘要:初中體育教學是義務教育階段進行素質(zhì)教育不可缺少的學科。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基本的體育知識與技能,還應該適當?shù)倪M行拓展訓練。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鞏固體育教學,還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圍繞如何開展拓展訓練,旨在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體育;拓展;訓練;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發(fā)展,教育工作者們越發(fā)開始重視初中生的學習和健康狀況。尤其是在初中體育教學這個領域,為了更好地保證社會人才體質(zhì)的培養(yǎng)與提升,以及充分提升學生們的身體素質(zhì),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應當適當加入一些有趣豐富的戶外素質(zhì)拓展訓練。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以及拓展學生們的視野,而且使得學生們能夠享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一、 以學生為本位教學,注重每位學生的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基本上體育課都是以教師為主導,由教師來帶領學生進行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而且所選取的體育活動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學生們早已熟悉的體育活動,使得學生們提不起興趣,上課的積極性也大打折扣。同樣,面對沒有興趣的學生們,教師授課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今非昔比了。新的課程改革強調(diào)要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以學生為發(fā)展的中心,將學生放到重要的位置來看待。在當前初中階段的體育課上教師需要重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并采取相應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采取合理安排體育教學內(nèi)容,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因為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個人的健康狀況和體質(zhì)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只有接受了學生們在不同方面的體能差異后,才能真正制定出符合學生們喜好和健康狀況的體育活動內(nèi)容,從而保證授課的每一名學生都能充分享受到體育活動所帶來的益處和快樂。
二、 體育教學的信息化,改善學生的訓練方式
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不斷發(fā)展,當今的課堂也早已離不開信息技術知識的幫助。當然體育教學同樣離不開信息化,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已經(jīng)成為改善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途徑。很多學生在近體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由于把握不住其中的要領,導致一些動作錯誤,從而增加了受傷的危險性。相比起直接在課堂上讓老師進行示范動作,這種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投影的方式往往更加清晰直觀,甚至有的軟件還可以模擬人的運動過程,從而通過快慢鍵來控制動作的速度,讓學生清楚地觀察每個動作的要領和難點。在學生們對動作有了一個正確的了解之后,教師不妨再帶學生們?nèi)ゲ賵錾线M行實戰(zhàn)訓練,這樣的學習效果會更好。就以跨欄訓練為例,教師可以先利用教室里的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展示一些我國著名運動員劉翔跨欄的視頻,初中男生對劉翔充滿了好奇,他們崇拜他,進而模仿他,自然能夠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一點一點地學習到正確的跨欄姿勢了。利用多媒體教學,將劉翔的跨欄運動進行詳細解析,學起來也就更加有效果了。
三、 拓展要做到因材施教,滿足訓練差異要求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身體的急速成長期。因為個人的差異性,所以體能和技能情況存在很大差異,他們對于體育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個性的差異。那么,作為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師,就不能采取一把抓的教學模式,讓所有學生都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這樣會使得一大部分學生的身體健康受到影響,同時也會扼殺學生們進行體育活動的興趣。就以初中階段常見的體育活動立定跳遠為例:立定跳遠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和要求。如果對于立定跳遠不是很擅長的學生而言,在立定跳遠中,很難跳到1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硬性要求他們跳到1米6的話,往往會讓學生們感到很為難,對于立定跳遠這種活動失去了興趣。相反,對于那些彈跳力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nèi)ヌ酶h,為他們制定更加符合自身實際能力的教學訓練計劃,以保證他們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體育訓練水平。有的學生,正是在教師的不斷鼓勵之下,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體育領域中的長處,并一步一步地走向了體育事業(yè)。也許作為教師,真的可以發(fā)掘出一顆顆體育新星也說不定。
四、 在拓展中學會協(xié)作,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當代的初中生自然也比過去的初中生要成熟多了。過早地接觸各式各樣的電子產(chǎn)品和網(wǎng)絡設備,使得這些學生們的心智和思維能力都極大地提升了。并且,特別是現(xiàn)在學生大多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全家人都把孩子當作掌上明珠,盡量滿足孩子要求,溺愛至極。這樣容易使孩子變得自私、狹隘,以自我為中心。久而久之,孩子會缺乏集體主義精神。這種情況在體育活動中尤其顯著。為了更好地幫助這些孩子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教師需要為此制定出相應的學習計劃。最常見的模式就是安排學生分組進行接力比賽,通過團隊合作的形式,幫助學生們在鍛煉身體的過程當中,培養(yǎng)同學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也就說,不論是你個人跑得再快,能力再強,也比不上五個人一起跑得快,跑得穩(wěn)。學生們通過接力跑,根據(jù)小組成員的個人能力,安排制定出合理的領跑順序,從而才能發(fā)揮強大的力量,取得佳績。通過這樣的團隊活動,使學生們真切地、深刻地感受到集體主義的無限力量,從而使他們改掉自私、狹隘的壞毛病,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把集體放在首位。
綜合上述,作為體育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們的各方面因素,從而制定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在繼承了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基礎之上,不斷創(chuàng)新和實踐,真正使學生們的身體素質(zhì)和思想素質(zhì)得到訓練和提升,使得學生們真正熱愛上體育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1]付真勇.談談體育課中拓展訓練教學的重要性[J].教育學,2016(11).
[2]王一明.論中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運用[J].體育時空,2015(08).
[3]張永和.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博覽,2016(7).
作者簡介:
顧邵華,江蘇省新沂市城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