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書法是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各地各學校都設有書法選修課。但在這種欣欣向榮的樂觀局面下,書法教學仍是我們語文老師的心頭之患,一學期下來學生中仍不乏有書寫混亂,字跡潦草之徒;書法課也成了走過場的形式課。因此,我們有必要探索書法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斷提升書法教學的水平和檔次。
關鍵詞:書法教育;創(chuàng)新教材;創(chuàng)新教法;創(chuàng)新方式
以漢字為基礎的書法教學是提高學生漢字書寫能力,培養(yǎng)審美情趣,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學生寫好字既是提高文化修養(yǎng)的基礎,又是加強學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質的有效手段。
2013年1月,教育部對書法教育提出指導意見,要求普通高中開設書法選修課。歷年來,社會各方強調小學初中生要寫好漢字,殊不知步入高中尤其是薄弱學校在學生心智、體格越發(fā)成熟的時期,仍有不少“涂鴉之作”,書法教學在高中應該鞏固,而不應削弱?,F如今,學校已越發(fā)重視書法教育的育人作用,將書法納入選修課程體系,但在這種欣欣向榮的樂觀局面下,書法教學仍存在不少問題,一學期下來學生中仍不乏有書寫混亂,字跡潦草之徒,有些學生就連美觀書寫都達不到。如何在學業(yè)緊張的高中適時、適度、適量地開展書法教學?如何在平時的教學中提高書法教學的效果呢?
我在教學方面有以下嘗試和體悟:
一、 創(chuàng)新教材:引入文本,將書法教育與語文教學相融合
遍觀書法教材市場,中小學書法教材種類繁多,但符合高中生特點的書法教材卻少之又少。書法與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仔細研讀高中語文教材,發(fā)現其中優(yōu)秀文化經典與書法皆可融合,于是我研發(fā)了獨具語文特色的書法教材:將語文課本中優(yōu)秀篇章編成書法教材。
比如學必修一時將課本上優(yōu)美的漢字板塊和第一單元詩歌編成書法教材,當學生捧著課本領略漢字的形體和演變時,我一面講解一面投影相關學生的字帖,學生既學到了漢字的有關知識和文化,也看到了各時期大家的書法,更就此進行了臨摹,可謂一舉多得。又如學必修二時有一篇經典之作《蘭亭集序》,在文學上其有著超高成就,在書法上更是巔峰之作。把《蘭亭集序》納入書法教材,能夠以“書品”促“人品”的生成,又可使“書香”與育人、養(yǎng)德珠聯璧合,既促進和延展了語文課的內容,又讓學生能很好領會書法內容的意旨,提高了學生的書法水平和書法涵養(yǎng)。
二、 創(chuàng)新教法:轉變模式,協(xié)作探究
改變以枯燥講授為主的教育模式,我適時通過視頻、多媒體展示名家名作,書法獲獎作品,播放名家的成功經歷、名作的誕生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并適時把一些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掃描到電腦上,以投影、視頻、圖片等多形式地展示給學生,加上優(yōu)美的音樂和動情的解說,創(chuàng)造一個悅目、悅耳、悅心的情境。書法藝術也是心靈的藝術。用線條的形式表現自我的心境。書法藝術的線條實際上是書法藝術家心靈顫動的軌跡,是“心”在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發(fā)生作用的結果。學生了解了書法作品的背景、特點,也理解了書法作家的情感和意蘊,進一步了解書法的意旨,找到書寫的樂趣,成為“創(chuàng)造真善美的活人”。
改變以枯燥練習為主的教學模式,不一味臨帖、摹貼,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明解縉的《春雨雜述·論學書法》中說:“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須臨古大要須臨古人墨跡,布置間架,但破管,畫破被,方有工夫。”不一味臨帖,但不能不臨帖,而應臨帖出效果。在臨帖之后不以老師的單人評價為主,而是在講授之余留出時間給學生相互查閱作品,體察書法當中的優(yōu)缺點,并適時開展學生展示課、活動課,讓學生離開座位,走上講臺進行切磋和交流。
三、 創(chuàng)新方式:多元化和諧育人,形成新特色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本窒抻谡n堂的教育只能公式化和模式化,多種方式、多管齊下,讓書法教育“走出去”才能拓寬學生的眼界,增長學生的見識。
1. 書法走進生活
除了校園生活,也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書法應用。比如我設計讓學生觀察“包裝中的書法藝術”,就取得了學生積極熱情的反饋。有些同學發(fā)現兒童用品的包裝字體天真稚拙,生動活潑,明快歡躍,有鮮明的節(jié)奏韻律感,給人以生機盎然的感受;有些同學發(fā)現書法文具類包裝書法粗獷豪邁,非常有氣勢,而女性一點的文具則顯得典雅柔美。還有同學發(fā)現名貴玉器包裝顯得雍容大方、古樸高雅、有古色古香之感。
2. 建立書法興趣小組
為扭轉學生踐行書法方式的單一性,我建立書法興趣小組,合作寫字。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學習寫字。組成合作小組時,要考慮到學生書寫水平差異、性別不同、性格有別。以便互補。書寫過程中同伴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寫完后互相交流欣賞,互相點評。并定期開展多種多樣的興趣活動,如“書法來找茬”、“書法先生”、“書寫技法大比拼”“名畫等我來題字”等活動,不定期地外出參觀書法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活動為契機,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書法水平。
3. 建立課外、校外、書法特色教育陣地
充分利用學校櫥窗,定期展出各年級學生優(yōu)秀作業(yè)和作品。注重教室、走廊、過道、樓梯、圍墻等的美化和布置。開放圖書館,每天中午都可以進行活動。定期進行學書心得體會交流。
總之,書法教學并非難于上青天,教學中的方法策略是無窮的,需要老師們不斷地發(fā)現挖掘總結,只要我們教師善于捕捉教育契機,讓學生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看似無目的的情境中,克服書寫的畏難心理,快樂地書寫。書法教學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前景一定會越來越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明)解縉.春雨雜述·論學書法[M].商務印書館,1936.
[3]侯天虹.淺談中國書法藝術的重要性[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3.
作者簡介:
丁佳麗,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十四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