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對小學語文“作文”部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些要求里對總體要達到什么目標,同時在總目標的要求下又把小學各個學段的目標作了細分,旨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文從字順的用“作文”的形式流暢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作文,可以說是整個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重難點,怎么讓學生寫出一篇好的作文,然后舉一反三地寫出每個命題下的作文,是學生們苦惱的問題,也是老師們在不斷思索的問題。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寫作引導(dǎo)
很多人說小學老師好當,小學語文老師更好當。言下之意不外乎說小學語文的知識點少,簡單;就是識字寫字,不斷地讓學生重復(fù)練習,對老師的文化素養(yǎng)要求不高等等。在這里,暫且不說知識多少對于教學是否有直接影響,如果說教學識字寫字需要的是耐心,那么,作文的教學需要的一定是積累和方法。在過往的作文版塊的教學中,比較常見就是給學生看大量的范文,有的學生甚至在考前臨時抱佛腳地背范文,教師卻鮮少去給學生們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以及好在哪里等;“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弊魑囊彩怯蟹椒ǖ?,這是新課標給我們的“指示”,同時也是對小學語文作文部分的重視。從不同學段的不同要求可以看出新課標倡導(dǎo)的不是速成作文,而是把作文滲透到了每個學段,讓學生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臺階地去寫越來越好、越來越有內(nèi)涵的作文。下面我對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進行了幾點總結(jié):
一、 一篇好作文的標準
作文基本可以說是整個小學語文階段唯一的一件創(chuàng)造性的事,它是建立在理解基礎(chǔ)上的帶有獨特個性的一種創(chuàng)造。經(jīng)過第一學段的看圖寫話和第二學段的簡短書信等的練習,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些基礎(chǔ)和對作文雛形的了解,到了第三學段就是一個升華,從一篇作文中可以全面檢視學生在語文方面的學習成果。
我認為,在作文的教學上,從結(jié)論來推導(dǎo)過程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這就好比做學習計劃一樣,先確立在期末的時候自己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再來細分月目標、周目標,這樣才能落實到每天應(yīng)該怎么做才能達到這些目標。首先,我們需要給學生分析一篇好的作文都是怎樣構(gòu)成的,比如:作文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敘述要有始有終;中心思想明確;文章中要有自己的觀點,或引用名人名言為自己的觀點佐證;內(nèi)容要有內(nèi)涵,就是想通過文章說明某個道理或體現(xiàn)什么主題等。學生只有在知道自己要朝什么目標努力,才會有方向。個人認為,學習要的是殊途同歸,而不是人人都走同一條路,告訴學生目的地,通過老師的引導(dǎo),讓他們從不同的路最終通向“羅馬”。
二、 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對字詞句的積累
既然作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那一定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就有豐富的積累。語文課堂是語文知識的第一來源,專家組對教材里課文的選擇是非??季康模黄此贫绦∫子浀奈恼卤澈蠖純A注了他們諸多的心血,對一字一句的仔細斟酌,不但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還要在后一階段的課文上能對前一階段的學習有復(fù)習鞏固的作用,這說明了課本是濃縮來的精華所在。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督促學生牢記文中的詞匯,尤其是形容詞,以及優(yōu)美的句子或段落;另外,在小組間搞一些類似美文欣賞的活動,豐富學生們作文材料的儲備,為寫好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三、 分析題目,明確寫作框架
在小學階段接觸到的一般都是命題作文,記實作文。由于篇幅不大,所以給的完成時間也不多,那么就更需要方法。例如:拿到一個題目《我的課余生活》,首先是對題目進行分析,這篇作文要寫的是什么?主人公是誰?這很清楚,是寫課余生活,并且是以第一人稱“我”的視野去寫。課余生活是學校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學生們息息相關(guān),除了上課以后,就是課余生活,雖然時間不多,但每天穿插在課堂中多次,“我”是如何利用課余生活的呢?雖然是命題作文,但由于“我”是不同的,所以在不同性格的“我”面前,往往會有多種不同的課余生活出現(xiàn)。它是豐富多彩的,具有個性特點的,不同的“我”喜歡不同的活動,不同的“我”有不同的朋友,不同的“我”有不同的看重的點。通過對事件的闡述,突出中心思想,“我”是想通過這些活動展現(xiàn)什么呢?是勞逸結(jié)合?抑或是增進友情,還是培養(yǎng)興趣愛好?明確了自己要表達的是什么,列好提綱,再按結(jié)構(gòu)把自己要表達的東西如實地寫進去,費時無需太多,但效果卻不會很差。
四、 家校配合,把對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參透到日常生活中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幸福了,這不單單指物質(zhì)生活的充裕,更有民主的家庭氛圍,開明的父母,這些都讓學生們的學習擁有了更加得天獨厚的條件。隨著家長意識的不斷提高,學習早已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了,同時,學習也不僅僅停留在課堂那一畝三分地上,一個老師,多個學生,總有接受能力的不一樣,那么在培養(yǎng)閱讀習慣方面,就要老師和家長攜起手來,畢竟課堂時間有限,也有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如每天閱讀半小時這樣的“無法逐一檢查”的作業(yè)只能依賴家長來監(jiān)督完成了。閱讀習慣是一個會伴隨人一生的好習慣,而一個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不需要太長的時間,一般幾個月就會形成慣性,以后在作文方面會輕松很多,同時對未來的發(fā)展也是大有助益的。在閱讀的時候會提升對文字美的感受力,對情感的領(lǐng)悟力,對積累詞句方面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在閱讀之外加上一定量的背誦,我的建議是一周一篇詩或詞的背誦,詩詞是口口相傳下來經(jīng)過時間洗滌的經(jīng)典,往往一句話道盡人生百態(tài),是作文闡明觀點時再好不過的佐證。
總之,在作文的教學中,我們應(yīng)該化難為簡,把一塊大的餅切成多個小塊,慢慢咀嚼,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多多積累,善于發(fā)現(xiàn)總結(jié),老師再進行適當?shù)囊龑?dǎo),寫出好文章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參考文獻:
[1]錢秀進.建構(gòu)小學低中年級作文教學序列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3.
[2]劉玲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3.
[3]楊柳.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趙瓊,安徽省潁上縣江店孜鎮(zhèn)愛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