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蘭
【摘要】 “小班化”數(shù)學教學特別重視的師生互動,教師能針對性的給予學生教育幫助,利用點滴的教育影響,使其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提升。對于小學生來說,數(shù)學課堂知識的學習是講究效率的,如果效率不高,那么學生的學習熱情便會受到影響。同時,學生們的探索思維是需要啟發(fā)引導的,只有讓他們對知識產生充分的好奇心,才會讓他們對知識有學習、記憶及探索的想法。基于此,本文從課堂教學效率出發(fā),分析小班化數(shù)學教學應當注重、推進哪些教學改革。
【關鍵詞】 小班化 數(shù)學教學 課堂效率 研究調查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1-141-01
小學生對數(shù)學的理解和學習能力是需要后天培養(yǎng)的,因為就小學這個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邏輯思維還沒有成形,很多思維習慣、思維方式是通過計算、邏輯思維、經驗積累得來的。融合了“知識點”的數(shù)學課堂,既要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更要養(yǎng)成數(shù)學的思考思維,只有如此,課堂教學的效率才得以保證。
一、從學生角度,豐富課堂教學知識點及知識范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學生接觸到足夠的知識點后,學生就自然而然地進入到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所以豐富課堂的知識點及知識范圍非常重要。以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章《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中,老師通過問答的方式,將教學的內容大大豐富了。教學實踐中引入了“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所涉獵的內容是比較豐富的,還能給學生學習帶來新鮮感,所以在課堂上特別實用。課堂上,老師分別制作了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菱形、梯形、不規(guī)則三邊形、不規(guī)則四邊形、不規(guī)則多邊形等多種圖形的樣板,之后以樹狀圖的形式,但是所有包含關系都錯亂填寫著,讓學生來觀察,并且發(fā)現(xiàn)錯誤。以班級小組為單位,第一名同學上前根據(jù)自己所學習、認識到的圖形包含關系去糾正老師的錯誤,并且把相應的圖形樣板挪移到自己認為應當放置的位置。隨后老師提問學生這樣做的原因,詢問學生是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的;之后第二個同學上臺,繼續(xù)糾正思維導圖,直至思維導圖糾正完整,沒有任何錯誤位置。此外,老師還提議讓學生打亂正確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們根據(jù)自己的記憶快速恢復思維導圖,看哪些學生用時最短等??梢钥闯?,思維導圖通過教學實踐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有效的激活了起來,學生們通過發(fā)現(xiàn)思維導圖的問題,可以更加深刻的記憶、了解、背誦思維導圖所覆蓋的每一個知識點,如此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講、練結合,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數(shù)學能力
心理學家曾提出,“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是很難擁有持久注意力的,所以在小學課堂上,提高教學效率的好辦法是幫助學生建立思維習慣和計算習慣?!贬槍@一特點,某小學進行了課堂教學改革,在五年級三班的復習課上,老師便引入了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習題分類、計時計算的方式,幫助學生培養(yǎng)習題計算的熟練度和思維習慣。老師把知識點分為幾何、簡易方程、統(tǒng)計、小數(shù)乘除法等幾個模塊,依次按組叫學生來回答,學生站起來,要先選擇自己要回答問題的模塊,之后老師在題庫中隨機抽選問題,學生回答。通過學生們依次回答,老師能了解到學生對某一個模塊知識點的熟悉度和了解度,同時通過他們回答問題的速度與準確率判斷學生是否扎實掌握了這部分知識。在課堂上,每個學生都快速選擇、回答了3-5個問題,這節(jié)知識點復習課因為有講、練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才能夠對知識點結構有更加清晰學習和了解,同時學生也對相關知識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通過復習課實踐教學可以看出,講、練結合的方式,一方面能讓學生的思維按照老師正確的提示培養(yǎng)習慣,另一方面,通過不斷反復的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水平也會有穩(wěn)步提升。
三、創(chuàng)建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
以往,課堂教學都是比較嚴肅、認真的,因為大多數(shù)老師認為只要維護好課堂紀律,課堂教學才能夠真正地發(fā)揮其實效影響。其實不然,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更為重要。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的學習壓力會逐漸增大,如果學生有抵觸情緒或是學習意愿不夠強烈,那么學一整堂課,都不如學生精神飽滿、積極主動的學十分鐘。為此,數(shù)學課堂要結合新媒體、創(chuàng)新教育平臺,為學生營建良好的課堂氛圍,如:運用多媒體課堂,為學生播放與教學知識相關的動畫故事、文化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造線上教育平臺、微課堂等學習機會,如此不單學生學習的機會大大提高了,學生對于學習方式的接受和理解也開始變得寬泛了。
結論
總而言之,小班化數(shù)學課堂教學改革發(fā)展的目標是讓學生擁有主動學習的意愿和想法,通過意愿和想法來帶動行為,因為只有學生們的學習行為改變、升級了,教學才能夠真正發(fā)揮其影響力,讓學生們的數(shù)學能力、數(shù)學成績有大幅度提高。
(本文系2018年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農村小學小班化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課題批號BY[2018]G031號)
[ 參 考 文 獻 ]
[1]字品軍.怎樣提高小班化課堂教學效率[N].云南經濟日報,2017-12-18(D02).
[2]高峻.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對提高小班化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六卷)[C].2017:4.
[3]張飛雄.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小班化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亞太教育,2015(23):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