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有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發(fā)展認知和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起點,這一時期學生受到的教育和樹立的人生觀能夠影響他們的一生。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一直處于機械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這導致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沒有得到發(fā)展,整體素質沒有獲得提升。因此,為了提高小學生整體的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教育工作者要重視小學語文中的審美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審美教育
對很多教師和家長而言,他們認為對小學生實施審美教育會導致他們早熟,產生虛榮愛美之心,甚至荒廢事業(yè)。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教師逐漸意識到審美教育的真正意義和價值,知道審美教育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讓他們健康向上的成長。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點開展審美教育,利用審美教育為學生傳輸積極的情感,讓學生在快樂中享受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1]。
一、審美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價值和意義
1.審美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審美教育能夠有效發(fā)揮其最健康、最全面的作用,能夠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優(yōu)美的文字和生動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意識,通過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作品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幫助他們學習語文教材中的積極內容,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
2.審美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審美觀。
語文是學生學習語言的一種輔助工具,其能夠幫助學生學習語言文字中的優(yōu)美和文化,讓學生挖掘美和感悟美。除此之外,由于小學語文中有很多精彩的圖片和文字,教師可以通過對其中的美進行講解和延伸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念和文學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教師可以通過圖像帶領學生領悟小興安嶺的風光,讓學生結合自身經歷對其進行想象,從而使得學生感受到自然美和文化美,幫助學生形成初步審美思維。
二、在小學語文中開展審美教育的具體舉措
1.利用閱讀幫助學生培養(yǎng)審美感知力。
閱讀能力是小學生提高語文綜合實力的必備技能。因此,為了實施審美教育,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進行“美讀”訓練,讓學生通過優(yōu)美的文字和精煉的語言感受文章表達的真實情感,讓學生將文章中抽象的內容在內心具體化,感受人物的精神美和情境的真實美。除此之外,通過對優(yōu)秀作品的多讀、多練、多看,小學生的審美感知力會得到提升,他們會吸收作者的積極精神和優(yōu)秀的寫作技巧。
2.加強對多媒體軟件利用,通過豐富的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多媒體軟件能夠有效創(chuàng)設積極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為學生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真實、具體的審美形象。教師利用多媒體軟件實施審美教育能夠讓學生更直接地受到美的沖擊,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反應能力[2]。同時,利用多媒體中的圖像、聲音、色彩等內容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學習興趣。生動的形象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加深學生的印象,還能讓學生從這些形象的體悟中感受文章中的美,讓學生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更多的美。
3.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師自身審美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必須依托教師自身的審美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不斷加強對自身審美能力的鍛煉,要從各個方面去提高自身的審美鑒賞水平。首先,教師要增強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和科學素質,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自己對文學和美學的學習興趣,通過多種美的事物培養(yǎng)自身的審美情操。其次,教師要樹立學生為學習主體這一觀念,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審美教育,讓學生積極自主地感悟美、汲取美。
4.讓學生的審美個性獲得發(fā)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由于美麗的形式和標準是不固定的,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否定學生的個性美,要尊重學生的審美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而且,教師還要不斷地鼓勵學生去發(fā)現和挖掘獨特的美,要幫助他們對不同賦予美的生命力。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甲天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喜愛的山進行分享。有些學生喜歡廬山,因為他們認為廬山的自然風景很美。而也有學生喜歡黃山,因為他們認為黃山的氣勢非常宏偉。這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個性美給予肯定,鼓勵他們通過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美挖掘內心的審美潛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三、總結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不斷加快,審美教育已經慢慢滲透入小學語文教學中[3]。因此,為了提高審美教育的有效性,教師要不斷引導他們去探索和觀察身邊的事物,幫助學生發(fā)現身邊的美。同時,教師還要重視學生審美觀念的培養(yǎng),要積極引導學生建立正確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高雅的審美鑒賞能力。除此之外,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凌志宏.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經驗談[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年1期.
[2]祝芳芳.建立小學班級語文氛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構架[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6年11期.
[3]陳靜靜.淺談審美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年20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