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信息化背景下小組任務驅動模式的實施步驟,以中職藥理學課程中關于哮喘藥的教學設計為例,以“總結哮喘發(fā)病原因提出治療策略”作為匯報任務,從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課中實施環(huán)節(jié)、課后拓展環(huán)節(jié)對小組任務驅動模式的應用進行探索,以期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果。
【關鍵詞】中職藥理學課程 小組合作 信息化 任務驅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1B-0108-02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正在逐步向信息化教學模式轉化。信息化運用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比如“互聯網+”,任何形式通過互聯網途徑實現都可以用來實現信息化教學,當然也可以通過非互聯網的形式,但是互聯網更無限,信息量更大。這就要求教師在信息化運用方面提升技能,比如制作微課和動態(tài)課件、操作視頻以此給學生視聽刺激,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本文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小組任務驅動模式在中職藥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一、信息化背景下小組任務驅動模式的實施步驟
小組任務驅動模式的實施,首先是要分組。分組沒有強迫性,僅確定小組的數量和大概人數,具體人員是學生自由組合,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其次,建立互聯網平臺。中職學生基本上是住校生,宿舍是禁止安裝電腦的,因此學生與互聯網連接的介質是智能手機,相比 APP、網頁、微信,筆者最終選擇了微信,并且在學校的支持下建立一個微信公眾號平臺(平臺功能見表 1)。相對而言,微信公眾號的優(yōu)勢是容易推廣。最后,將教師積累的信息化資源(比如課件、筆記、微課、測試等)通過微信公眾號公布,讓學生進行掌上學習。但是,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其實對教師的個人和團隊能力要求很高,比如需要個人對知識轉化為圖像信息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維,另外需要學校的支持、組建信息技術團隊,等等。
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先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每個學習任務,并且注意學習任務一定是學生容易做到的,可以是一些課內的活動小測試題,并且題量要足夠調動學生的參與度,也可以是課外的相關的實驗信息統(tǒng)計等,而且注意任務是“有償”的,并且要對外公布。例如,在第一節(jié)課時,筆者就介紹課程的“積分管理辦法”,其實就是將這些任務完成獲得的“積分”統(tǒng)計與學生的平時成績作為學生總評的一部分,讓學生形成一個分數是自己辛苦掙來的觀念。
二、小組任務驅動模式在中職藥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本文以中職藥理學課程中一個關于哮喘藥的教學設計為例,對小組任務驅動模式在中職課程教學中的運用進行闡述。
(一)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
教師在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發(fā)布課前預習任務,公布課前任務、課中小游戲、情景模擬任務各項任務可以獲得的積分。積分可作為學生期評成績的一部分,還可以獲得一些額外的獎勵(比如小禮物、愿望卡),以此鼓勵學生踴躍參與任務。學生登錄微信關注公眾號回復任務關鍵詞即可收到相關任務完成課前自學及檢測(課前自學及檢測可根據學習目標設置微課、自測題、課前任務單等)。通過此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二)課中實施環(huán)節(jié)
學生進行了課前自學后對教學內容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因此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將講授知識轉變?yōu)閱l(fā)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拓展思維以及完成課中任務為主。本課例以視頻為導入,例如教師可以搜集近期熱播劇情中有哮喘發(fā)作的片段作為導入,從而引出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學生通過視頻引導首先可以明確本次課的學習的是何類藥,再去思考該類藥物能發(fā)揮此藥理作用的機制為何,觸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讓學生從“我學”轉為“我思”再上升至“我做”。為了能更好地檢測課前自學情況,教師可安排學生分組匯報。本課例以“總結哮喘發(fā)病原因提出治療策略”作為匯報任務,小組自制 PPT 展示匯報,該形式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作總體分析,也能讓各組學生在觀摩對比中認識自身優(yōu)勢與不足,達到互相提高的作用。課中還可設置含職業(yè)情景的互動小游戲,結合藥劑工作崗位中的擺放藥品情景,本課例設置了“擺藥”小游戲。例如,教師設計一個游戲界面,界面中有貼著藥品類別標簽的藥架以及貼著藥名標簽的藥瓶,要求學生通過拖動藥瓶把藥品進行歸類放好。該游戲可以檢測學生對藥物分類的熟悉程度。進行了一兩個檢測環(huán)節(jié)后,便可進入探索環(huán)節(jié),探索其實可以在仿真實驗室進行,有利于節(jié)約課堂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本課例利用“生藥理仿真實驗室”中的“平喘藥藥理機制”實驗,學生在模擬操作過程中去探索教學中的難點問題藥理機制,通過獨立完成仿真實驗,以及過程中的小組討論,進一步理解平喘藥作用機理。故該環(huán)節(jié)是課堂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有利于解決學生疑問,突破教學難點。學生疑問解決了就能順理成章地實踐了,接下來本課例以藥師工作情景“指導患者用藥”作為情景模擬。例如,以小組為單位,學生一人扮演藥師、一人扮演患者、一人進行拍攝(角色可視時間情況進行輪換),模擬藥師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并且拍攝整個過程,挑選視頻后傳給教師。教師可以將視頻發(fā)布在微信公眾號發(fā)起網絡投票,選出最佳作品,作為表彰還可以將最佳作品發(fā)布于學校官網供師生觀看學習,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該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將藥劑專業(yè)中藥理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職業(yè)技能,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工作情景,對學生今后的工作崗位對接有所幫助,更能適應今后的工作環(huán)境。
(三)課后拓展環(huán)節(jié)
該環(huán)節(jié)視學生學習情況而定,可設置課堂總結資料、課后職業(yè)情景模擬、課后檢測,等等。目的主要是強調學以致用,溫故知新。
通過案例可以看出,信息化背景下小組任務驅動模式的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形式更豐富,教學方法更多樣、靈活,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及參與度,擺脫沉悶的課堂,讓課堂更有生氣。當然課堂形式的多樣對教師的課前備課要求更高,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現有認知及興趣愛好方面進行教學設計,改變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endprint
三、實施效果
(一)任務驅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信息技術教學的層次性和實用性要求,適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教師來說,培養(yǎng)的目標是高技能高素質的工匠,要求學生能夠有實際解決問題的思維及工作能力。任務驅動通過提出任務,學生完成任務,讓學生的工作能力得到鍛煉。任務完成后學生獲得的成就感,進而推動學生向下一個任務挑戰(zhàn)。重重闖關后學生積累得到教師及同學的肯定,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從“我不會,不想學”轉變?yōu)椤拔夷軐W,我會做”。這樣教師就從“逼著學生學習”轉變?yōu)椤耙龑W生學習”,這樣的課堂更加輕松愉快,師生互動更加和諧。
(二)小組合作充分整合各人優(yōu)勢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方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主體意識具有很大幫助。學生組成小組有利于互相信息交換,取長補短,培養(yǎng)合作精神、團隊意識。比如,有些學生表現欲強但是思維不夠縝密,而有些學生安靜內斂卻思維縝密,在小組中若能分工合作便能充分整合各人優(yōu)勢。另外,小組合作模式對于學生今后更早適應職場也是有利。小組相當于一個小單位,學會合作,也就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是成功做事的關鍵。因此,在課堂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職場觀、社會觀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及個人素質的提升是有益的。
(三)信息化背景下助力課堂改革
加快職業(yè)教育信息化建設,是近年來的熱點,在“互聯網+”時代,教師若還是一支粉筆、一本教案上課,是不足以吸引學生的。特別是職業(yè)教育,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很高,但是在扎穩(wěn)基礎之前立即實戰(zhàn)是不明智的,所以應利用虛擬實驗扎穩(wěn)根基再談實戰(zhàn)。另外,現今互聯網信息儲備量極大,課本上的內容只是冰山一角,學生通過搜索軟件也能獲取知識,如若教師依然照本宣科,學生自然感到乏味。因此,要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中,那么課堂必須有足夠的吸引力,比如微課視頻中詼諧的比喻、深入淺出的概念等。
總之,在當今的教育改革中尋求適合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要面臨的課題。本文所論信息化背景下小組合作驅動教學有其可行性,當然也存在不足。職教一線教師應積極研究、探討符合當代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時時鞭策自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參考文獻】
[1]王錫平.論合作學習小組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6
[2]劉春申.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3]王 麗.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張曉君(1985— ),女 ,廣西梧州人,梧州市衛(wèi)生學校講師。
(責編 江月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