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富
摘 要:我國實行新課改政策后,在教學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這種背景下,高中化學在教育課程上進行了全面的改革,經過課改后的培訓以及現(xiàn)場的學習,在此,就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從課堂上教師的教學策略的改革、學生的學習方法的轉變以及課改后化學教材的使用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的闡述,希望通過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探究式的教學策略進行研究能對高中化學的教育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化學教學;教學策略;學習方式;差異性
新課改后高中化學的課程結構,教材的知識點,課堂的教學理念,學生的管理方式以及評價方式都一定程度上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階段的高中化學更加注重學生學習化學后,對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學生自身化學素質的培養(yǎng)。要響應新課改號召,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改革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學生也要適當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和評價體系。讓學生能夠在新課改背景下通過探究式教學策略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
高中化學的探究式教學策略是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形成課堂主體意識,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提高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使學生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那么具體應該怎樣做,在此我提出幾點相關建議。
一、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教師如果單純地按照教材的內容傳授化學知識難免會使課堂氛圍變得壓抑,但是如果教師能夠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相關的問題情境,把學生帶入問題中去,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還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鋼鐵的電化腐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講述在世界大戰(zhàn)時期一些軍艦在戰(zhàn)爭中沉入海底,在進入新時期后,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研究人員為了研究歷史會找到戰(zhàn)爭時期的軍艦殘害都已銹跡斑斑等相關的故事。學生會產生疑問,為什么瓷器不管是沉入海底還是埋沒在沙漠都不會有變化,鋼鐵為什么會生銹?鋼鐵生銹需要什么外界的因素?帶著這些問題,學生很快進入化學知識的探索中,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興趣。
二、加強學生自身動手能力
在化學課堂上,會涉及很多的化學實驗。對于操作復雜的化學實驗教師要為學生進行演示,但是對于操作簡單且沒有危險性的化學實驗,教師要給學生動手的機會,讓學生獨立或者分組對實驗進行操作,這樣學生既能親身體驗化學實驗的過程,感受化學知識的奧妙,又能通過分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及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精神。
例如,在學習鈉和水反應的生成物時,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掌握的化學知識對這個實驗的生成物進行講解,然后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得出鈉和水發(fā)生反應的生成物到底是氫氧化鈉和氫氣,還是氫氧化鈉和氧氣。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為了分辨最后的氣體到底是氫氣還是氧氣,創(chuàng)設一個小的化學實驗,操作中同學間相互協(xié)作,遇到問題共同解決,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化學學習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
在課堂上,教師除了教授學生教材上的知識外,還要使這些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讓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是化學,打破學生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思想,覺得化學知識就只是單純地為了應付考試。如果化學知識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生對于化學的掌握也會隨之變得簡單,理解起來更容易。
例如,我們在學習二氧化硫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讓學生親眼看到酸雨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危害,以及這些現(xiàn)象對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
多媒體的形式很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影視、圖片也更直觀地刺激著學生的大腦神經。學生會主動問道,二氧化硫的生成原因,酸雨的行程過程等問題。而且教師還可以在布置課外作業(yè)的時候,讓學生對雨水進行搜集,以便在課堂上進行pH值的檢測,同時要對學生講明,搜集雨水所用的塑料袋或者塑料瓶不能隨手丟棄,因為這會造成化學污染,分解白色污染中的廢棄物需要上百年的時間。同時要呼吁學生保護環(huán)境,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做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的事情,對于保護環(huán)境采取的措施可以給出自己的建議。這樣一來,化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了一起,讓學生有深入探索化學的動力。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有時間、有機會去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在合作學習的時候能夠有創(chuàng)新意識,有能力去獨立解決問題。學習中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意識,緊密地聯(lián)系生活實際,能讓學生對化學有很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考試上,從而使學生能夠全方位地發(fā)展,提升自身的素質,提高化學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盧煥謀.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4):96.
[2]王榮法.化學探究學習的探索[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
?誗編輯 李建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