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軍賢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對計算機教學的實踐性要求逐漸提升。教學活動中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需求,培養(yǎng)應用型和實踐性人才,高職院校必須要樹立起實踐教學的新理念。筆者從教學實際出發(fā),結合工作實踐經歷,就改進高職院校計算機實踐教學工作提出一些個人思路。
關鍵詞:高職院校 計算機實踐教學 思考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領域也不斷拓展,社會各行各業(yè)的生產運營、經營管理、發(fā)展壯大與計算機技術的合理運用息息相關、不可或缺。于是,社會對計算機專業(yè)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高職院校作為職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主陣地,其教學活動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社會所需的專業(yè)人才。因此,高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必須根據社會和時代需求,對接崗位目標,注重教學創(chuàng)新,強化實踐技能操作訓練。[1]
一、抓實理論教學,為實踐課學習提供堅實支撐
計算機專業(yè)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操作性與創(chuàng)造性,但是教學中不能因此而輕視理論學習。這就要求專業(yè)教師在強調專業(yè)實踐性教學中明確基礎課程的學習、基本理論的傳授。甚至在學生學習計算機專業(yè)之初,要突出基本原理的講解。只有學好基礎的理論知識,才能夠為實踐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從基本的理論概念入手,幫助學生夯實基礎。[2]
雖然計算機專業(yè)基礎教學不如實踐操作那樣生動有趣,但是基礎理論教學,涉及到的概念、定義、各種數制、編碼轉換方法等熟悉和掌握非常要緊。不僅要掌握這些,還必須要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的組成部件以及各個部件的功能和工作過程,并要熟悉計算機語言的功能,計算機執(zhí)行的相關命令等,這些理論知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興趣,導致基礎理論掌握不清,影響到今后的實踐操作。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則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形象化,這樣學生更便于接受,掌握起來難度也會降低。[3]
在理論教學中,老師要找到恰當的切入點,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的講解,思路一定要清晰,這樣學生才會記得牢,記得準。老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理論知識整體框架表,這對于知識的掌握有很大的幫助。也可以鼓勵學生制作自己的思維導圖。專業(yè)理論基礎知識掌握好,是邁向實踐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老師和學生都必須要高度重視。[4]
二、筑優(yōu)實踐操作,強化專業(yè)訓練
雖然缺乏鮮活的基礎理論教學,但有助于學生系統(tǒng)專業(yè)理論知識學習,更能讓學生在科學原理的指導下更好地開展實踐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當然,在學好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必須要有足夠的上機訓練實踐,這樣學生才能夠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并及時發(fā)現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加強專業(yè)操作訓練,能夠讓學生接收到更多的動態(tài)性知識,也會學習到課本中學不到的內容,通過實際的操作,學生可以找到自己掌握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復習的時候引起注意。通過實踐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學習并掌握一些有著應用潛力和再生作用的本領,悟性高的同學還能夠將理論和相關的操作結合起來,交替練習,使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同步提升。
計算機理論課程中會有很多的抽象問題,將這些抽象的問題拿到實訓操作中來講解,學生更容易理解,通過上機操作,學生很容易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這樣對計算機的學習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老師可以在實踐課程中要求學生利用WPS制作多媒體簡歷,簡歷模板學生可以自行設計,這樣一個小小的作業(yè),可以考察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的應用能力。老師還可以要求學生通過已學知識制作自己的網頁,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一邊摸索,一邊學習,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對于軟件的掌握能力也有所提升。
三、創(chuàng)建實踐基地,優(yōu)化實踐教學
在進行計算機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單純的依靠專業(yè)模擬操作是不能夠達到實際演練目的,這就需要校方融合多方力量建立實踐教學基地。
學校可以應用計算機仿真模擬技術,建立起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實訓基地。從當前的實踐教學情況來看,并不是購置了設備就能夠達到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而建立實訓基地,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例如船用雷達高技能培養(yǎng)訓練,如果只是購買了雷達設備,并不能夠培養(yǎng)學生雷達標繪能力,因為將雷達放在實驗室當中,其只能夠測定周圍建筑物,只有將其放在船上,在運動的狀態(tài)之下進行操縱,才能夠達到實際的效果,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要達到這一目的,可以拆掉雷達的旋轉天線,并利用計算機技術,將各種模擬信號傳動到雷達上,老師只需要進行編輯訓練,就能夠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所以說,建立計算機實踐教學基地,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為了更好的發(fā)揮實踐基地的作用,老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更合理的利用實踐基地。為此,老師先要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知識的講解,之后在專業(yè)老師的指導之下,學生利用計算機系統(tǒng)進行操作訓練,最后讓學生在實踐基地當中通過真實的設備或者是仿真模擬器進行操作訓練。通過這個完整的教學過程,能夠顯著的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5]
在實踐基地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購置設備,學校更應該主動和社會中的科研機構以及企業(yè)合作,共同開發(fā)、利用計算機實踐教學設備。因為在很多情況下,高職院校直接購置儀器設備不符合要求,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有自己的特點,實踐設備的購置需要有專業(yè)人員提出特殊的要求,因此說,融合社會多方力量共同參與,才能夠制造出更有利于實踐教學的儀器設備。
結語
計算機實踐教學的開展,是新時期教學活動提出的新要求,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更好的應用到實踐當中去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實踐操作,提升自己的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成為社會需要的專業(yè)型人才。在高職院校教學中,老師則需要轉變教學理念,有效的推動計算機實踐教學的開展。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就計算機專業(yè)實踐教學提出一些個人思路,期望為專業(yè)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卜祥濤.高職院校計算機實踐教學的新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2010,12(11):68-70.
[2]濮永仙.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踐教學的思考[J].福建電腦,2011,27(3):17-19.
[3]文紀斌.高職院校計算機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考[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8(4)
[4]方少卿,查艷,汪廣舟.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J].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0(4):64-65.
[5]劉英魁,蘭富軍.高職院校計算機類專業(yè)實踐教學的改革探索[J].教育與職業(yè),2009(2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