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學科在初中學習階段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它相較于其他學科在生活中的運用更加廣泛,而且對于理化生的學習更是奠定了一個基礎。如此重要的一門學科學習起來也是相對比較困難,它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對學習數學學科的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性思維具有較高的標準。因此,如何在本位下綜合提高學生的初中數學學習的成效,這是教師現階段應該追求的主要目標。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學科本位;提升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的很多知識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很多新知識都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而這個新知識形成的過程,就要讓老師逐漸引導學生去不斷地運用原有知識,解決新問題。因此,要充分體現數學學科本位教學,充分體現數學本位的價值,充分挖掘其內在作用和力量,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在數學學科中的進一步學習。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大膽去探究,去學習,讓學生在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各類問題中,充分感受到數學的重要性,確保數學學科本位在學生后續(xù)學習的歷程中起到持續(xù)發(fā)展的效果。
一、 建立學生數學性思維
學生學習數學學科是一個復雜而又漫長的過程,不斷地遇到新的問題又不斷地去解決問題,很多數學問題之間都是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性思維,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他們懂得及時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類比,并可以熟練運用舊方法解決新問題。教師在傳授初中數學知識的同時,要鼓勵學生去自主性學習,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尊重每一位學生,努力培養(yǎng)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只有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去思考問題,建立初中階段的數學性思維,才能綜合提升數學本位下的數學教學效果。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當教師在講解“等邊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時,可以讓學生先自行指出它有什么特點。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真學習過“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相關知識點,所以他們可通過自己對“等腰三角形”的“兩腰相等”和“兩底角相等”的理解方式來類比推理出“等邊三角形”的“三條邊相等”以及“三個角相等”的性質來,這種方式就是激發(fā)學生合理運用已經學習過的解決舊知識的方法來解決遇到的新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比黑板上已經畫好的一個“等邊三角形”的同時再畫出另外一個完全相同的“等邊三角形”。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去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這是之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所以學生只能從新的思維方向入手,但同時學生已經掌握了畫同等邊和同等角的技巧,這種技巧可以輔助學生去把遇到的難題分解,逐一去解決和擊破,將最終所得到的結果再加以整合和完善,就得出了問題的最終答案。
在解決上述一系列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一直在不斷地進行思考和探索,這對建立學生數學性思維是非常有幫助的,它可以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并且讓學生能更好地感知數學學科自身獨有的魅力,當然同時也是對初中數學教學學科本位下的綜合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二、 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實際應用能力
如何才能更好地向學生們體現學習數學學科的價值是教師在初中階段數學課程的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教學目標,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對于學生究竟掌握了多少數學知識,我們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一系列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的考察來判斷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狀態(tài)。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初中數學各個版塊都有各自的重點和難點,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當然,這對綜合提升本位下的數學教學學科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
我們再來舉個實際應用的例子,函數是初中階段數學學科學習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于學生的學習內容來講,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在講述函數圖像時,是為了幫助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函數的一些基本性質,而不是去給學生的理解增加不必要的難度,在教師講述“y=ax2+bx+c”這個復雜函數及其相關知識時,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尋找這個函數中似曾相識的其他函數,可以分小組去討論各自的想法,再在每個小組中選出一名代表進行發(fā)言,在學生找出與之相關的例如“y=ax2”、“y=ax2+c”、“y=bx+c”、“y=bx”、“y=c”、“y=ax2+bx”等一系列基本函數之后,教師可以從這些簡單函數入手,帶領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習的一些相關內容,再根據這些簡單函數的性質,鼓勵學生思考復雜函數可能出現的基本性質,根據學生合理的猜測和推斷,教師再開始講解這個復雜函數的具體特性,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深刻理解,更是提高了學生自身對于解決數學問題的獨立思考能力。
關于講解函數相關的教學內容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就是函數圖像,還是上面的這個函數“y=ax2+bx+c”,教師可以畫一個原始的函數圖像作對比,再讓學生分別去變換a、b、c三個常數來繪制另外三個變換后的圖,接著再去思考同時變換兩個常數的圖像又會出現什么變化,這就是教師在無形之中去提高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實際應用能力,這對于改善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實現初中數學教學學科本位下的綜合提升都是有非常大的幫助。
三、 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用數學方法去解決
很多學生可能對數學學科的難度有太過于想當然的畏懼,以至于喪失了原本對初中數學學科的喜愛之情,所以教師應該致力于重新燃起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激情來,讓初中數學學科自身的魅力得以充分地展現出來,這不僅僅是對教師教學方式的考驗,同時也是為了給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開辟新的道路。很多學生認為高深莫測的數學知識只能存在于課本上那些做不完的習題中,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很多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所難以解決的問題或多或少都可以通過知識去解決一部分甚至是全部,所以教師要讓數學更加貼近生活,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大大地促進了初中數學教學學科本位下的綜合提升。endprint
在這里我們舉一個接近生活的教學實例,常常在商場門口都會遇到的情況。題目如下:一個圓形轉盤按照1∶2∶3∶6的比例分成四個扇形區(qū)域,上面分別標有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安慰獎,轉盤指針的位置固定不動,轉動轉盤后任其自由停止。某顧客轉動轉盤一次,當轉盤停止轉動時,記為P(x),問這位顧客轉到一等獎的概率和安慰獎的概率分別是多少?盡管在生活中這是一個靠運氣來獲得利益的方式,但是在數學中,卻是一種基本的經典概率題型。通過生活中的概率事件來進一步了解概率這個基礎知識點,會讓初中生放松對數學繁雜公式的厭惡,從中找到契合點,慢慢地去學習更進一步的概率事件。其實,初中數學并不會很難接觸,現在課本新知識的導入都會有很強的生活化色彩,我們舉這個教學例子不在于去探討多么高深的解題技巧,而是在于這個例子非常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相似的經歷使學生能夠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改善學生對數學的錯誤認知,這對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數學是非常有幫助的。當然,這種教學方法對于綜合提升本位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學科也是非常有利的。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數學本位教學的綜合提升,教師需要注重建立初中階段學生的數學性思維,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實際應用熟練掌握能力,將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能夠科學合理地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去解決,這樣才能有效地改善教師的教學質量,充分合理地體現了初中數學教學本位的自身價值,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數學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獨特魅力。
我們一直所說的各種學習數學的方法和教學技巧都是在輔助數學學科的本位價值,教師所要做到的在初中數學課程中的重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各種學習數學的方法,然后綜合使用到數學以及其他學科甚至實踐生活中去,讓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他們所學習的數學學科的相關知識不僅僅是理論知識更是成為他們日后的一種生活技能,當他們認可了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后期的教學任務也就成功了大半,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綜合提升初中數學學科的本位價值。
參考文獻:
[1] 錢小軍.初中數學教學學科本位下的綜合提升[J].理科考試研究,2013.
[2] 李建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本位的探究[J].讀寫算,2015.
[3] 韓利軍.關注價值引領凸顯數學本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意義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
[4] 孫金梅.初中數學開放式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2014.
[5] 雷信文.關注初中數學課堂討論的本位意義[J].語數外學習,2012.
[6] 王海彬.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變式教學探究在初中數學生本課堂中滲透“精細化管理”[J].理科考試研究,2014.
[7] 王景海.綜合為本,提升為質——新課標下提升初中數學教學實效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0.
作者簡介:張春麗,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望亭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