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英
摘 要:高職公共英語的評價大都是采用一張試卷來定成績,即終結性評價的方式,這類評價方式存在反饋滯后、評價與教學二元對立、評價目的單一等問題, 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和客觀的評價。而基于藍墨云班課的過程性評價是在課程實施中對學生學習的各類信息加以即時、動態(tài)的解釋,借以優(yōu)化學習過程、調整教學策略從而實現教學過程價值增值的活動, 達到客觀的教學評價。
關鍵詞:藍墨云班;大學英語;過程性評價
一、藍墨云班課
藍墨云班課是一款基于移動設備的APP 教學助手,在移動網絡環(huán)境下,利用iPhone、iPad、Android 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平臺能夠很好地將日常教學活動與互聯網聯系在一起,使移動學習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融合更加方便。利用“云班課”服務平臺,教師可以隨時向學生的移動設備也就是智能手機推送課程通知、微視頻、音頻、圖片、課件、教案、文檔等學習資源,學生利用移動智能設備終端安裝的移動教學互動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并在課堂現場或課外進行投票、問卷、頭腦風暴、討論、答疑、展示等互動教學活動,且可以即刻反饋、即刻點評。另外,整個班級的學習記錄與評價,包括學習時間線、學習進度、參加活動次數、資源學習的進度,都會被記錄并形成整體評價。教師可以從云端進行數據統(tǒng)計、匯總和導出。教師利用藍墨云班課的平臺,可以輕松管理班級,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成效,并有效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過程性評價
高職高專的公共英語的教學方針是“實用為主,夠用為度”,在這樣的方針指導下,高職公共英語評價大多采取一次性、終結式紙筆測驗方式。這類評價方式存在反饋滯后、評價與教學二元對立、評價目的單一等問題, 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隨著考試的結束,這些死記硬背的知識也就淡化了,難以積淀形成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而過程性評價是在課程實施中對學生學習的各類信息加以即時、動態(tài)的解釋,借以優(yōu)化學習過程、調整教學策略從而實現教學過程價值增值的活動, 它是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從定義中可以看出:(1)過程性評價是一個對學習過程的價值進行建構的過程;(2) 過程性評價在學習過程中完成;(3) 過程性評價強調學習者適當的主體參與;(4) 過程性評價是一個促進學習者發(fā)展的過程。定義本身表明了過程性評價不可能通過一次評價完成,它應該是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生的學習者參與的、漸近的價值建構過程。不以偏蓋全,不一錘定音,不注學習者的發(fā)展,將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的價值從發(fā)展過程中凝結并累加,以發(fā)展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者學習的價值,實際上將學習者的學習評價還原到其學習活動過程之中;終結性評價則比較粗放,容易將人的學習結果視同成品,無力顧及成品加工過程的細節(jié)。
三、過程性評價實施
選取南京科技職業(yè)學院2016級應用化工專業(yè)為研究對象,通過開學時的問卷調查確定在1621/1622班實施過程性評價方案。首先進行藍墨云班課教學平臺的建立,并通知學生申請加入該班課的邀請碼,要求按照真實姓名和學號注冊。一開始就向學生公布基于藍墨云班課的過程性評價方案,讓學生更加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也讓過程性評價成為教師的指揮棒。
(一)課前教師將一些教學資源如教案、授課計劃、課程PPT、微課,以及與課程相關的圖文資料或視頻和網絡鏈接上傳藍墨云班課的資料庫,通過班課的“通知”功能,要求學生完成課前討論和課前預習。由于不同的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不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需求也不同,教師可根據課前討論的反饋,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策略,開展教學。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為教師下一步有效的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教師為學生將要進行的學習獲得第一手的資料,學生可以獲得預習的經驗值
(二)出勤率也是學生過程性評價中的考核項,班課的簽到功能代替了傳統(tǒng)的花名冊點名,節(jié)約了上課時間,也避免了學生投機取巧,一鍵簽到或手勢簽到,簡單、方便,可迅速引起學生關注,使其進入上課狀態(tài)。
(三)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學生的課堂表現應該是過程性評價的主要依據和重要內容,進行課堂情況的記錄是過程性評價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使用“舉手、搶答”的課堂表現功能,通過提問對學生課前的預習情況進行測試,從而了解學生對課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然后有針對性的講解。對于討論區(qū)的問題,開展“頭腦風暴”,學生在班課平臺上自由發(fā)言,教師可以及時作出反饋和評價,學生也可以相互點贊或評價,既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另外,教師發(fā)布小組任務時,學生可通過“選人、小組評價”功能完成組隊,“搖一搖”功能的隨機性增加了任務的神秘感,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完成小組任務后,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可直接在移動終端平臺上進行,為師生提供了一個開放、便捷的交流平臺,簡化了評價的往來時間,評價結果一目了然。
(四)在課后,教師可通過平臺“測試”功能,事先通過PC 端在平臺上設置測試試題,設定試題的難易程度和分值。在這里可以設定每道題的難易程度以及相應的分值,設置學生所見到的題目和選項順序的隨機性,設計做題的時間以及可以重復測試的次數,讓學生在反復的測試中鞏固知識。學生完成測試后,可以查看答案,得到及時的反饋。測試結束后,教師可以看到學生的答題情況、分數、班級平均分以及分數分布等情況。
四、具體實施步驟.
(一)云班課教學收尾
在進行成績匯總前,老師必須要做的事情是把云班課教學收尾,包括如下幾項:
1.通知學生過程性評價的成績截止時間,防止學生在截止時間后的經驗值增長而導致的糾紛;
2.告知學生過程性評價的各項學習得分所占的比重,比如視頻學習、作業(yè)、測試等,明確評價標準.
3.在截止時間,關閉所有班課活動(注意,沒有關閉的活動會沒有數據,比如答疑討論活動);
4.在截止時間,將所有班課數據導出備案,具體步驟如下:(1)到云班課Web(www.mosoteach.cn)班課的“導出/報告”模塊,點擊“班課匯總/明細數據”的“前往導出...”按鈕(2)進入“選擇參與統(tǒng)計的內容”頁面,先選擇你需要統(tǒng)計成績的起止日期,再選擇你需要統(tǒng)計的資源、活動、簽到、成員,如下圖所示,最后點擊“導出匯總數據”和“導出明細數據”分別導出Excel格式的數據表單(3)導出的匯總數據表可用于過程性評價成績的計算,導出的明細數據則可以用于數據備案和教學研究。
(二)過程性評價成績計算
后面的過程性評價成績計算,都要使用以上導出的班課匯總數據Excel表。在這個Excel表中,除了將每項經驗值數據匯總到一起的“成績匯總”表外,還附帶了每一匯總項的數據詳細匯總表,如簽到、視頻資源學習等,以及其他統(tǒng)計數據。注意,如果你使用的是 WPS 打開,會發(fā)現數據項都是0,請使用快捷鍵 F9 (或者使用菜單“公式”> “重算工作簿”),數據就會出來了。
1.表中學生的每一項成績的百分制得分,是以參與統(tǒng)計的每項內容的理論最高分總和為 100 分來計算的百分制得分,比如本學期共簽到10次,簽到最高分為20經驗值對應的就是簽到得分100分;
2.課堂表現一欄的得分,以獲得課堂表現經驗值分最多的學生為100分,然后以此計算其他同學的得分,扣分的則按照課堂表現經驗值扣分最多的同學為-100分,然后以此計算其他同學的得分;
3.被老師點贊加分,包括頭腦風暴、討論答疑、作業(yè)評論中被老師點贊加分的,以本次所選的同學中最高得分為 100 分,然后去計算其他同學的得分;
4.表單中所有的項目以及項目對應的加權比例都是可以更改的,老師需要根據自己班級的評價標準進行調整,比如有的老師認為視頻資源學習的權重要高于非視頻資源學習,那就可以調高視頻資源學習的權重,非視頻資源學習的權重甚至可以設為0,再比如有的老師認為投票問卷、答疑討論都不應計算入過程性學習評價,那就可以調整權重為0,隨著權重的更改,學生的評價成績也會發(fā)生變化;
5.如果有期中考試成績和其他云班課以外的額外成績需要計入過程性評價成績的,則可以在“期中考試”和“其他”一欄中錄入。
(三)期末總成績匯總
學會使用以上數據匯總表,對于期末總成績的匯總,就顯得更加簡單了。其實,你只需要在以上“成績匯總”表中和“期中考試”一樣,增加一列“期末考試”項,然后設定權重比例,再把每位同學的期末紙面考試成績錄入就可以了。基本上云班課把大部分你需要做的統(tǒng)計計算工作都給做了,你要做的就是簡單地調整一下權重,輸入一下學生卷面成績就可以了。
四、結語
應用合適的移動教學平臺將移動學習與傳統(tǒng)的教學相結合既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又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果。盡管這樣的教學模式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筆者相信,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以及相關教學理論研究的深入,在高等教育中教師將移動智能設備引進課堂,利用合適的移動教學平臺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是大勢所趨。當下,教師需要深刻把握“互聯網+”背景下移動學習的內涵,掌握相應的互聯網技術,積極引導學生合理地將移動智能設備應用到日常的學習活動中,從而不斷優(yōu)化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胡通海.移動學習的定義、特征和結構[J].軟件導刊,2010(7):178-180.
[2]譚春蘭.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實踐[J]. 物流工程與管理, 2016, 38(6):219-220.
[3]楊一翁, 張欣瑞, 尚會英. 微信與藍墨云班課的應用——“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型市場營銷教學模式研究[J]. 中國集體經濟, 2017(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