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芹
摘 要: 思想政治課理論教學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要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必須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方式方法、考評體系等方面創(chuàng)新,從而達到學生喜歡、學生受益的目的。
關鍵詞: 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內容 考評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從戰(zhàn)略高度回答了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確立了行動綱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要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必須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方式方法、考評體系等方面創(chuàng)新。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要創(chuàng)新
習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也不例外,這也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要堅持幾條原則:第一,高校課堂特別是思想政治課堂,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這是一條基本原則;第二,不能脫離課程標準,也不能完全迎合學生的喜好。在此原則前提下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做到與時俱進。
(一)因事而化。
要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和變化,積極回應學生的思想關切,適時幫助學生解疑釋惑,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學生思想認識的困惑往往體現(xiàn)在學生對特定事物或事件的感知、認識、理解上。當學生遇到挫折時,教師要給予積極的引導和幫助;當發(fā)生重大社會事件時,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老師都不應該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而是要引導學生冷靜客觀地分析評判。
(二)因時而進。
要緊跟時代的發(fā)展,牢牢抓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主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因時制宜、應時而動、順時而進。具體來說,就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內容任務要關注時代發(fā)展和社會熱點、緊跟時代主題,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時效性。比如在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時,要與當年的全國“兩會”相結合,既要講出“兩會”的新變化,又要適時介紹“兩會”的熱點;在介紹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時,既要讓學生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來龍去脈,又要介紹習近平主席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及讓學生積極參與當年的一系列的重大紀念活動,等等。
(三)因勢而新。
以新媒體為代表的網(wǎng)絡信息化浪潮給高校思想政治課帶來挑戰(zhàn),網(wǎng)絡成為學生接受信息的主渠道,但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學生缺乏必要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很難做到去偽存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積極關注網(wǎng)絡信息,對于影響比較大的網(wǎng)絡事件在課堂上及時給予客觀的引導。另外,教師也要充分運用新媒體如慕課、微課、翻轉課堂、微博、微信等開展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占領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探索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微方式”開展工作,與時俱進地把政治理論課接地氣,適應時代的變化,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方法要創(chuàng)新
教學模式和方式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因素,教學模式和方式方法得當,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學模式上,創(chuàng)新專題化教學。
專題化教學,就是打破傳統(tǒng)的按照教材的章節(jié)體系依次授課的方式,根據(jù)課程標準,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提煉、概括和充實,形成既有聯(lián)系又相對獨立的專題,并圍繞專題確定教學方案,從而進行教學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這是當前很多高校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
要創(chuàng)新專題化教學,首先,教學主題要鮮明,專題式教學要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以問題設專題,帶著疑問去講,引發(fā)學生討論。專題化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營造開放、自主的知識傳授氛圍,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其次,要充實專題教學內容,專題內容可以在現(xiàn)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擴充,使專題的內容更加豐富,有助于彌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內容相對滯后的不足,比如設置有關黨的十九大的專題。最后,倡導由承擔同一門課程的多位教師集體進行課程專題設計,每位教師承擔五至八個專題,承擔相同專題的教師集體備課。由于每位教師只負責幾個專題,教師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對教學內容的組織和教學藝術的探究。另外,學生對不同老師的比較評價,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對老師的監(jiān)督和激勵,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教學方式方法要創(chuàng)新。
1.實行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現(xiàn)代教育手段的有效結合。講授法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主要方法,它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大批量地接受信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但填鴨式教學在高職院校中并不受歡迎,所以講授要善于把握重點,講的在精不在多,重點是答疑,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去探究問題,比如在講到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時候,讓學生搜集資料,分小組講,他們可以通過PPT、微視頻等多種方式,既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糾正。同時積極利用微信等新媒體組織好和學生的線上互動交流,做到學生有疑問及時得到解答,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時時刻刻在他們身邊。
2.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要注重課堂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的結合,探索多樣化課堂教學方法和實踐教學方法的結合,實現(xiàn)課上課下、課內課外相銜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社會實踐既包括校內實踐又包括校外實踐。比如,利用重大節(jié)日的紀念活動,組織校內實踐,如五四青年節(jié)、建黨節(jié)、建軍節(jié)、國慶節(jié)、憲法日、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長征勝利紀念日、國家公祭日,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誕辰日等;校外實踐主要是利用周末和假期,學生自發(fā)或學院組織的活動,如暑期“三下鄉(xiāng)”,參觀革命紀念館等。社會實踐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和思路,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并用所學理論分析社會中的一些問題和現(xiàn)象。同時,應當注重課堂案例教學、討論、演講、觀看視頻、辯論、紅歌演唱等所有學生能夠參加的課堂實踐活動。另外,積極組織時政大賽、黨的理論知識競賽等,以賽促學。當然,教師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踐行者,要積極利用寒暑假或周末,和學生一起參加社會實踐,積極給予指導。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評體系要創(chuàng)新
(一)學生考評要注重過程。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的有別于一般的基礎課或專業(yè)課,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育人。也就是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將這些知識內化為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外化為學生自覺的行為習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核要改變以前那種一卷定成績的方式,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的考評要更加關注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包括到課率、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日常行為表現(xiàn)等。其中課堂表現(xiàn)包括學生課堂發(fā)言、辯論、演講、紅歌演唱等;作業(yè)有書面作業(yè)、PPT制作、手抄報等。另外,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外社會實踐,包括參觀、社會調查、參加社會志愿服務等,只要上交調查報告、心得體會、照片或門票等就有相應的加分。日常行為表現(xiàn)包括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積極參加大賽等。同時,主張日??荚u公開化透明化,定期向學生通報日??荚u情況,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于平日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考慮給予理論免考。最后的理論考試可以是筆試也可以是口試,由學生自主選擇。
(二)教師考評要注重實際效果。
教師考評作為學校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激勵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幫助教師成長。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殊性,在考評教師時,不僅要關注教師講了什么,更要關注教師教學的實際效果,這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對教師的認同度,學生對教師的認同度越高,說明教學效果越好。
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多方面的,既需要教師的探索和努力,又需要學院各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更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
參考文獻:
[1]何書彩.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J].學理論,2014(15).
[2]張海麗.論專題式教學法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中的運用[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1(10).
[3]劉麗麗.講授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