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梅
【關鍵詞】 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情境;榜樣
【中圖分類號】 G61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20—0075—01
一、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和成就感
對于性格內向、膽小、自卑,不愿跟人交流的幼兒,教師要無“原則”地鼓勵,要善于在他們的講話中挑亮點。尤其對于第一次在集體面前開口說話的幼兒,哪怕說了一個字,說了半句話,教師也要真誠地給予鼓勵,切忌橫加指責,盲目批評,粗暴對待。對于口齒不清不能正確發(fā)音但表達愿望又非常強烈的幼兒,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寬容,適時給予糾正與引導。與他們交談要做到語速快慢適中、語言生動、表情自然,更不能嘲笑,以免挫傷幼兒的自尊心和說話的積極性。同時,對表達錯誤或不到位的地方應給予及時指導或請其他幼兒幫助,這樣看似無意的行為實則為教師刻意安排,幼兒可以在這種環(huán)境中共同提高。
當幼兒不斷得到老師激勵性的評價,看到同伴贊許的目光,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時,就有了說話的勇氣和自信,也就敢說了。
二、教師要在語言表達方面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
幼兒入園后,教師是幼兒接觸最多的人,教師的語言經常是幼兒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應當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熏陶環(huán)境,不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還要有意識地加強語言修養(yǎng),使自己的語言規(guī)范化、科學化,提高自己的講話技巧,讓幼兒愛聽、喜歡聽、聽得懂。例如,給大班的幼兒介紹“蠶”時,就需要教師不僅要掌握蠶的外部形狀、特征、生長過程及經濟價值等方面的知識,還應注重搜集一些文學作品中的美妙語言來豐富自己的語言。給幼兒概括時可以這樣說:“一條春蠶一生中最大的事情就是吐絲,吐完絲、做完繭,他就安安靜靜地進入了長眠。而把柔軟、潔白、光亮的絲留給人間?!庇眠@樣形象的語言來講述可讓幼兒喜歡聽,學得會,使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成為幼兒學習的榜樣。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活動
幼兒園可開展各種有目的、有計劃的豐富多彩的語言活動。如定期舉行兒歌朗誦會、講故事比賽、語言教學游戲等,都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促進作用。尤其像講故事活動,不僅幼兒興趣高,而且還能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故事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當教師充滿感情、富有表情地講述每個故事時,幼兒聽得會很認真。當請他們講述時,他們又會繪聲繪色地表演。
四、提供豐富的語言刺激,創(chuàng)造機會和情境,讓幼兒多說
一方面要將語言學習滲透到各課程領域。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為幼兒創(chuàng)造各種語言情境和交流環(huán)境,比如在各種游戲中,教師要鼓勵幼兒善用角色對話,能大膽調節(jié)游戲沖突;在閑暇時間可引導幼兒多接觸兒童文學作品,逐步學會閱讀和欣賞兒童文學精品。
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家庭教育優(yōu)勢,家園同步共同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幼兒園要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向家長宣傳和傳授科學育兒理念、方法,特別要重視“最佳期”(2.5歲至6歲是幼兒語言能力,尤其是口語表達能力發(fā)展的最佳期)的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要努力營造民主、平等、信任的家庭氛圍,積極為孩子提供溝通與交流的機會,盡可能地為孩子設置話題情境,使他們的語言能力能在各種環(huán)境中得到持續(xù)訓練。如:在家庭事務中,允許孩子參與,鼓勵他們善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尤其在民主決策、孩子行為習慣培養(yǎng)等問題中,多征求孩子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既讓孩子感受到來自成人的尊重和信任,而且還能強化孩子對規(guī)則的執(zhí)行力。
五、重視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讓幼兒會說
要讓幼兒會說,就必須對幼兒進行觀察和思維能力的訓練,應適時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用心感受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并能把“看”、“聽”、“想”、“說”有機結合起來,然后有序清楚地表達,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針對幼兒說話不連貫、思維缺乏邏輯、經常一問才一答的情況,教師可以用簡單的提問幫幼兒先領出話題頭緒,然后采用關聯(lián)詞造句的辦法,使他們把零散的觀察點通過簡單的整合連成面,然后清楚地說給他人。如“因為……所以……”、“首先……其次……最后……”“誰,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做的怎么樣?結果怎么了?”等簡單的邏輯順序來表達。
針對幼兒說話找不到合適詞匯的情況,應采用諸如“圖片、文字閱讀”、“游戲識字”、“角色表演”、“一天一個好故事”等方法來豐富他們的詞匯和短句。通過這樣日積月累的培養(yǎng)訓練,幼兒就能思維敏捷且言之有序地表達了。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