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巒
【摘 要】本文針對當前我國高中田徑教學存在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教學模式單一滯后、教學內(nèi)容比較枯燥等問題,提出學校應通過加強重視田徑教學、激發(fā)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興趣、確保教學內(nèi)容的具體化簡單化、不斷創(chuàng)新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健全評價考核的整體機制等措施,優(yōu)化高中田徑教學,提高田徑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體育 田徑教學 質量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7B-0164-02
田徑運動在高中體育教學體系中占據(jù)著基礎性的地位,擔負著強健學生體魄、提升學生身心素質的雙重責任。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育轉型的關鍵時期,他們的身體機能、心理素質都尚未成熟,存在很大范圍的發(fā)展空間,正需要借助體育教學來培養(yǎng)和塑造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高中學生的這些特征對于高中田徑教學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然而,當前我國高中階段田徑教學的現(xiàn)實情況不甚理想,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教學模式單一滯后、教學內(nèi)容比較枯燥等,都成為影響田徑教學整體質量提升的因素。本文從高中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行分析,提出優(yōu)化整體教學質量的策略,以期為高中田徑教學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高中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較低。在初中階段,體育成績是作為中考分數(shù)的加分項目納入必修課程體系中的,尤其是田徑項目的成績所占的比重相當高,學生為了得到更高的分數(shù),都十分重視田徑項目,并傾心專注于田徑運動的訓練,這大大提升了體育教學在整體教育中的地位。但是,高中體育成績并未被納入高考的總分數(shù)中,也不是高考的考試科目,高中生主要將自己的學習精力投入文化課學習中,往往無暇顧及田徑運動的訓練,慢慢就失去了參與田徑運動的積極性。甚至有些學校想取消體育課程,有些學校雖設置了體育課程但形同虛設,而一些學校根本不開設體育課程,這導致體育教師的教學成果得不到認可,體育教學的地位不高。此外,田徑運動的競技性較強,不如球類、體操等項目豐富多彩,加之教學內(nèi)容比較單調、枯燥,設備、器材存在缺失,更無法激發(fā)起學生田徑訓練的興趣。
(二)教學模式單一、滯后。當前我國大多數(shù)高中學校在開展田徑教學中,體育教師往往采用傳統(tǒng)、固化的教學模式,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方式,教師不能與學生實現(xiàn)零距離的交流與互動,整個體育課堂缺乏生機活力、死氣沉沉,長此以往,將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對田徑產(chǎn)生抵觸心理和逃避心理。此外,許多高中學校還存在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內(nèi)容枯燥單等問題,教師口頭講授體育理論知識、言行教授運動技巧,與實踐相脫離,這導致高中田徑教學的整體質量較低。
(三)評價、考核的各項體制不盡完善。當前我國田徑教學的評價和考核仍是奉行傳統(tǒng)固化的機制,只看重高中生田徑運動考試的分數(shù),曲解了田徑教學“提升學生身體機能素質”的本質?;诟咧猩眢w體質的差異性,在對學生進行評估和考核時,一些體質差的學生即使努力勤奮練習,也無法達到及格的分數(shù),而一些體質好的學生并不努力進行訓練,卻能比較輕易達到既定指標。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過去的評價考核機制,那些體質差、努力練習的學生,極易對評估、考核產(chǎn)生膽怯和畏懼心理;而那些體質強、不勤奮訓練的學生也容易缺乏超越自我的斗志,不愿積極參與到田徑訓練中來。這一不合理的評價考核機制,無法與現(xiàn)行的高中田徑教學相匹配,扭曲了田徑教學的本質,也抑制了高中田徑教學的有序發(fā)展。
二、優(yōu)化高中田徑教學的具體化措施
(一)學校應對田徑教學引起足夠重視。高中生只有擁有一個健康良好的體魄,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緩解備戰(zhàn)高考、刻苦學習帶來的巨大壓力。田徑教學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培養(yǎng)學生形成頑強的斗志力和持久的忍耐力,以一個全新、積極的陽光心態(tài)去勤奮學習和戰(zhàn)勝萬難。各高中學校應加強對田徑教學的重視程度,認識到田徑教學對于高中教學的重要作用,其作為體育運動項目中的重中之重,對于學生形成強健的體魄和完美的人格具有尤其關鍵的作用。高中生正處于身體、心理發(fā)育逐漸成熟的關鍵時期,各高中學校應將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作為教育的核心,田徑運動的基礎設施、器材對于提升田徑教學質量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主要是田徑訓練對于場地、設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學校應投入更多的資金來購買田徑運動需要的設施和器材,為他們營造出充滿生機、活力的課堂氛圍,以激發(fā)起學生參與田徑訓練的熱情。此外,還應加強田徑教學的輿論宣傳和心理疏導,讓學生意識到只有田徑訓練才能緩解備戰(zhàn)高考的學習壓力,確保有更完善的體能和精力去努力學習備考,為高中生參與田徑運動創(chuàng)造一切先決條件。
(二)激發(fā)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促進學生努力學習的最大動力,只有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從“要我學”積極轉變?yōu)椤拔乙獙W”,達到令人滿意的成績。因此,體育教師應改變過去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采取切實可行的多樣化教學模式,為田徑教學增加更多的新奇和趣味,以激發(fā)起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興趣。高中生正處于身心逐漸成熟定型的關鍵階段,他們具有較強的好奇心、進取心,對于新奇、新鮮的新事物會萌發(fā)積極的探求欲望,體育教師應依據(jù)高中生的心理特征,用心組織和安排具有趣味性的田徑訓練內(nèi)容,平時與學生加強交流與互動,掌握他們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制定出符合各層次學生差異水平的教學方案,構建起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吸引更多學生愛上田徑運動課。
(三)確保教學內(nèi)容的具體化、簡單化。新課標下的高中田徑教學,體育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有了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自主權。田徑運動課的教學內(nèi)容必須倡導具體化、簡單化,學生只有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才會增加參與運動的興趣。為保障每位學生都在自己體能允許的范圍內(nèi)達到最高標準,可由學生自主選擇,依據(jù)學生不同的情況安排教學內(nèi)容,以提升田徑教學的效果。體育教師須依據(jù)學校的基本條件來制定教學內(nèi)容,凸顯本土化原則,主要考慮到學校的物資力量、校園文化、體育設施等。教學內(nèi)容力求簡單化,確保學生輕松快速地掌握運動技巧,開發(fā)自己的運動技能。簡單化并不是運動環(huán)節(jié)的簡略,而是以技術要領為核心,改造創(chuàng)新為學生樂于接受、符合自己體質、便于操作的簡單知識。例如,在學習投擲鉛球的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味要求學生自己不斷進行投擲練習、不斷重復同樣的動作,學生就會覺得越來越乏味,對于動作要領不能確切掌握。對此,教師應將簡單的技術要領口傳身教傳授給學生,讓他們體會手推墻、兩腳蹬地、反復轉跨的動作,在投擲練習中,可以安排兩人一組對拋,從而達到鍛煉臂力的良好效果。
(四)不斷創(chuàng)新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為提升高中田徑教學整體質量,應不斷改革、探索、創(chuàng)新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選擇適合高中生身體發(fā)育特征、有助于他們?nèi)姘l(fā)展的教學方法,并結合實踐活動開展生動具體的田徑教學。
第一,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合。在田徑教學中,體育教師應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創(chuàng)新出更佳的教學模式。例如,投擲訓練的目的就是鍛煉學生的臂力,強化上肢肌肉的力量。傳統(tǒng)的訓練方式第一選擇便是投擲鉛球,可實際上,有一些身體素質差、身材羸弱的女生卻不適合這個項目。為此,體育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使用臂力的課間活動引用到田徑訓練中,如扔沙包、投飛鏢等,這樣不僅增加了課堂的生機活力,還幫助學生掌握投擲的基本動作要領。
第二,采取寓教于樂的游戲化教學。田徑運動的競技性強、內(nèi)容枯燥單調,這極易使學生產(chǎn)生倦怠心理,繼而逐漸失去田徑運動的興趣。為此,體育教師可采取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將游戲融入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繼而實現(xiàn)教學任務和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可將各類的田徑項目進行設計、銜接,通過情節(jié)將不同的項目串聯(lián)成一個游戲,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還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積極性。例如,在練習快跑的過程中,可設計“老鷹抓小雞”“丟手絹”等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快跑能力。
(五)健全評價考核的整體機制。傳統(tǒng)的田徑教學評價考核機制以考試分數(shù)為唯一的衡量標準,這導致不能反映田徑教學最初的意義。每位學生的體質、天賦各不相同,他們在田徑運動的表現(xiàn)上必然會有很大差異,一些體質差的學生即使勤奮苦練,仍沒有通過最后的考核,這嚴重打擊了學生參與田徑訓練的熱情和積極性。合理、科學的評價考核機制不僅能對學生的日常訓練情況和鍛煉態(tài)度等進行如實反饋,還能大大激發(fā)學生自主運動的積極性。高中學校應聽取各位體育教師的意見建議,不斷健全評價考核整體機制,從學生的現(xiàn)實狀況出發(fā),掌握學生個體的巨大差異,制定層次化、具體化的考核指標,不再單純追求學生田徑考核的最后結果,而應與學生日常田徑訓練頻率、練習態(tài)度、訓練成績的進步等為綜合評價指標,確保評價考核結果的客觀、公平與公正。
總體來說,田徑運動是高中體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體育教師必須將田徑教學放置一個更高的地位,讓學生對田徑運動能欣然接受和認可,不斷激發(fā)學生參與田徑訓練的興趣,創(chuàng)新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以切實優(yōu)化田徑教學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家亮.普通高中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體育教育,2016(5)
[2]高 勇.淺析高中田徑教學的有效策略[J].語言藝術與體育研究,2014(10)
[3]李思維.簡析高中體育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體育教育,2014(5)
[4]劉憲棟.新課程下的高中田徑教學[J].田徑,2015(6)
【作者簡介】林 巒(1977— ),男,福建福州人,大學本科,福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體育教學與研究。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