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彩鳳
摘 要: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數學并非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高高在上,反而它最大的魅力就是來源于生活,并且最后服務于生活。2011年的新課改也明確指出,數學教育活動要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社會,立足于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育卻是不盡如人意,仍舊被一些同學視作洪水猛獸,從心理上抗拒、厭惡數學。對這種現象作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使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見與建議,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探索
數學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數學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與之相反的是,數學教學卻跟不上社會發(fā)展的進程,多數教師仍舊采用老舊的教學方式,無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脫離學生生活,使得數學也僅僅是“數學”,是一門學校開設的學科,是一門需要強制學生學習的學科。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探索的意義
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我國中小學生素質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而生活化教學正是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大重要舉措。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一些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弊端也變得越來越明顯。大多數教師由于對新課改的認識不足,在日常教學中不能正確處理數學化和生活化兩者之間的關系,缺乏對于數學生活化的相關理解,這就使教師對數學生活化不夠重視,不能及時從生活中去發(fā)現問題,不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自然也就無法使學生真正愛上數學。這樣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學生深陷于題海當中,學習數學只是為了應付教師和家長,無法讓他們從心理上認同數學,無法真正掌握數學應用應有的能力和素養(yǎng)。因此,對生活化數學教育的推行,可以給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開展數學生活化教育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方法,更好地讓學生愛上數學,善用數學。同時也可以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體現數學學習的豐富性,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這種教學方式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而且可以保持孩子的天性,讓他們對外界時刻充滿好奇心,讓學習過程成為一種游戲,成為一個生動活潑、充滿童趣的過程。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存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推行過程當中,必然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從目前筆者的調查情況來看,尚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
1.忽略生活化教學的目標
2.不能正確地處理小學數學教育理論與生活之間的關系
3.對學生狀況不了解,所設教學情境不貼近學生生活
4.對生活化教學生搬硬套,與現實脫節(jié)
5.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盲目自信,固守傳統(tǒng)教學方式
三、如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1.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關注周邊生活
在小學教育時期,由于學生年齡還小,獨立思考能力較差,因此在課堂學習中,仍舊要以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主導者。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推行生活化教育,首先就需要教師確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地去觀察周圍事物,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那種只重視知識的灌輸而忽略學生精神世界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努力營造與學生內心世界相符、充滿活力與趣味性的新型課堂。同時教師也應主動留心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善于發(fā)掘身邊的數學現象,并將這些現象有機地融入教材當中,最終化為知識點傳授給學生。畢竟教學的根本目的還是要讓學生熟練掌握知識技能。
2.加強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能力
在樹立起生活化教學的理念后,就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去積極貫徹這個理念。在課堂教學當中多設立學生熟悉的場景,增強學生的認知感。比如,在對低年級學生教授加減法這種基礎概念時,就可以引入給學生們分糖果這種生活場景,來讓學生們更好地去理解這一基礎概念。通過一個個具體的生活情境,可以將枯燥的數學問題轉換成為生活當中有趣的場景,并幫助學生在實際運用當中認識數學,減少數學中那些枯燥的數字帶給他們的壓迫感,讓他們不再從心里抗拒數學,轉而去接納數學,并進一步愛上數學,感悟數學之美。
本文從現在國內小學數學教育的實際出發(fā),總結了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所在,并對現在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做了簡要分析。通過分析可以得出,新課改后的生活化教學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有益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內涵。但由于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認識不深,缺乏對這種新式教學手段的理論培訓,使得生活化教學尚未完全融入日常教學當中。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廣大一線教師應該對這個問題多加思考,盡早完善應用生活化教學。
參考文獻:
[1]王淑蓮.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發(fā)展對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5(9):63.
[2]朱秀珍.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讀書文摘,2017(16):113-114.
[3]王寶慶.如何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融入到課堂[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12):8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