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英
摘 要:語言是師生間思想交流的主要工具,而且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外殼,以“說”入手才能夠將學生的數學思維表達出來,達到既學習數學基本知識,又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的效果。作為低段小學生來說,他們是活潑好動的,都是愛說、樂說、好說的,只要善于抓住這一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與訓練,才能夠讓學生說得好、說得妙,感受“開口”學數學的樂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語言;訓練
要提高低段孩子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我認為需從下面“四部曲”入手,循序漸進,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趣味情境,實現(xiàn)“敢說”
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識字量較少,理解水平也有局限性,但他們都喜歡活潑可愛的事物,因此,教學設計中要以各種直觀情境或采用故事片段導入,打開學生思路,激起孩子們說的欲望。在教學《快樂的午餐》一課中,我通過如下情境圖導入:
由于圖中缺少文字的敘述,學生只觀察到表面的事物,這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先觀察圖,找出相關的數量,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圖中有6只小松鼠”“圖中有5把勺子”“圖中有6個盤子”“圖中有7個杯子”。在學生描述的時候,教師應經常使用一些中肯的話激勵學生,消除他們的緊張情緒,為下一步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做準備。
二、全員參與,激勵“愿說”
當學生不再懼怕站起來表達的時候,可以將說話訓練擴大為全班性的訓練,讓每個孩子都置身情境之內,使氣氛活躍起來。這時,說的形式可以先個別說再同桌互說,或開展“說一說”比賽,看看哪位孩子說得最完整。同時,在說者說完后,其他孩子都可以根據所需進行補充。以上圖為例:盤子夠嗎?有急性子的學生會說“松鼠和盤子一樣多”,這時有孩子會認為說得并不完整,并沒有說清楚它們分別的數量,也沒有回答相關問題。而應該完整表述“圖中有6只松鼠,有6個盤子,松鼠的只數和盤子的個數是一樣多的,所以盤子數量是夠的”。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了回答與補充質疑的機會,既可以在此過程中充分表現(xiàn)自己,也將學生參與說的積極性極大地調動起來。最后,我進行小結歸納,讓孩子們通過對比推選出表達最完整的語句,再請學生來敘述,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完整地把題目的數學信息描述出來。因為低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我們只要給予他們一個良好的數學語言描述榜樣,他們自然能夠根據這樣的方式完整地用數學語言將數學信息描述出來。當學生會“看”圖找出數量條件與問題,并能“說”出圖意,解決問題也就水到渠成了,思維也可以得到極大的發(fā)展,變“要我講”為“我要講”。
三、展現(xiàn)自我,鍛煉“會說”
隨著學生的數學語言訓練達到了一定程度,教師可以增加難度,讓學生說思路。以上圖為例:還需要再拿幾把勺子呢?
首先,引導學生說清題意:圖中告訴我們一個數學信息是松鼠有6只,另一個數學信息是勺子有5把,想知道還需要再拿幾把勺子,即問題是求松鼠的只數比勺子的個數多多少?
其次,引導學生說思路:要求松鼠的只數比勺子的個數多多少,必須知道松鼠的只數和勺子的個數,松鼠的只數和勺子的個數都是已知的,只要求兩個數量之間相差多少即可。這樣思路明確了,解題策略就出現(xiàn)了。
最后,說列式:松鼠只數和勺子個數相差是:6-5=1(個)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痹趹妙}的教學中,可堅持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說清題意,分析數量關系,口述解題方法,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清楚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系統(tǒng)性和條理性,為今后高年級應用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家校結合,創(chuàng)造“多說”
低段學生的語言表達正處于起步階段,是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時期。在這個特殊時期需要學校及家庭等各方面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眾所周知,課堂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家庭的介入就顯得尤為必要。父母提供孩子說的機會會更充足,環(huán)境會更寬松,對培養(yǎng)孩子“大膽說”“多說”更有幫助。因此,我們要大力尋求家長支持,讓家長明白在與孩子交流課堂所學中,學生既溫故所學,也是一次語言表達鍛煉的機會。同時在家長的幫助下,可以將學習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鼓勵孩子尋找身邊的數學,將數學思維外化,會用正確的數學語言描述現(xiàn)實生活中的簡單現(xiàn)象,發(fā)展數感。家校結合,讓學生“多說”“勤說”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段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循序漸進、因勢利導、持之以恒,要讓孩子們有話想說,有話可說,說得明白,說得流暢,說了還想說!
參考文獻:
張文超.小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發(fā)展的教學模型研究[D].西南大學,201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