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平
【內容摘要】初中階段是教學的轉折點,這一階段是教學內容由少到多、由簡到繁、由淺到深,讓學生逐漸適應后續(xù)學習模式,養(yǎng)成獨立意識、養(yǎng)成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所以這一時期每科教學都需要得到改革,語文作文教學同理,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模式化、流程化的教學理念,難免會讓學生的寫作也受到一定的局限,所以這一階段必須擺脫限制,讓學生的作文學習不僅與教師相關,而且與其他的同學相關,了解他人的理念,豐富自身的認知,才能寫出更好的作文。
【關鍵詞】小組互評互改模式?初中教學?語文作文評改課
初中階段是一個特殊的階段,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逐漸適應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及學習模式,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會客觀的看待自身與他人的學習成果,學會自我評價,學會了解他人的理念。語文的作文教學亦是如此,評改課是評價學生作文學習成果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必須要讓學生了解除去自身意見以外的其他意見,讓學生看到他人的作品,這會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會客觀評價自己與他人。
一、初中語文作文評改課中小組互評互改模式的應用意義
作文評改課是初中語文教學體系當中的重要一環(huán),評改課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客觀意識到自身作文寫作的優(yōu)勢與不足,進而逐漸達成自我完善。但是當前教學模式下,語文評改課當中的評改意見,依然是以教師為主,過于主觀的評價,并不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反而會產生限制,可見只有教師的評價是完全不足的,還要融入學生自身以及其他同學的意見,并且讓學生更多看到他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對學生的寫作認知拓展十分有利。所以教師應當在評改課中融入小組互評互改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客觀看待自身的作品,看待他人的作品,了解彼此的優(yōu)點與不足,以此為基礎,能夠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寫作,這是最為有利的教學策略[1]。
二、初中語文作文評改課中小組互評互改教學要點
語文評改課,為幫助學生了解自身與他人的作文寫作成果而存在,互評互改則是在評改課中對學生思維拓展最為有利的一環(huán)。要保證其作用的體現,必須要遵從以下幾個要點去進行規(guī)劃。其一是交互性要點,互評互改這一理念,原本便是以多個人的不同看法為基礎而產生的,所以如果依然以教師為主,那么則不能夠算作互評互改。所以在互評互改過程中,雖然教師的意見也是必要的,但是教師不應過多的參與,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表達機會,讓學生的表達時間不會被教師過多占用,這樣才能體現出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實質上即便是同一篇作文,教師與學生的看法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在學生寫到自身在當前年齡段的一些煩惱時,教師也許無法很好的理解,但是也許其他的同學卻能夠充分理解這樣的煩惱,而有些教師認為無須修改的部分,也許通過學生的視角來看,卻并不能充分理解,所以需要修改[2]。所以學生需要聽取他人的想法,教師也需要聽取學生的想法,這樣才能最終集合多人的想法得出更全面的評價結論。其二是激勵性的要點,學生都非完人,不可能在剛開始學習時便一次掌握所有的寫作技巧,寫出完美的文章,所以教師在評改課上,也要意識到人非完人這一事實,并且要讓其他同學也意識到這一點,在客觀評價的同時,要避免課堂上出現任何貶低的言語,在學生評價其他同學的作品時,如果出現了貶低或是斥責其他同學的語言,教師必須要及時糾正,讓學生同時從可改進的部分以及優(yōu)點入手去進行評價,不要發(fā)表無關的貶低言論,這樣才能營造出更加客觀且具有激勵性的評價氛圍,讓學生們懂得如何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去進行評價,給出修改意見,這樣才能避免課堂存在無意義的負能量[3]。
結語
初中語文科目教學體系當中,作文評改課是必要的一環(huán),而且是讓學生建立自身認知的有效渠道,但是單單依靠教師的意見及引導自然是完全不足的,教師還需要進一步體現出評價的多元性,開展互評互改教學,讓學生了解教師以外其他同學對于自身創(chuàng)作的意見,并且學著對他人的作品去進行分析,發(fā)表自身的評價,這樣的教學對于學生的認知拓展與完善是最為有利的。
【參考文獻】
[1] 雷波.互動、溝通、個性化展示——關于中學生作文互改、互評的實踐與思考[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S2):178-179.
[2]岑光錄.語文教學互動中——嘗試讓初中學生參與作文自主評改[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11):115+156.
[3]呂秀艷. 初中“生生合作”作文評改教學策略的探究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07.
(作者單位:山西省忻州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