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
摘 要:隨著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等新型技術得到社會的廣泛應用,中學信息技術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針對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學生學習能力低、操作能力低、應用能力低的現(xiàn)象,文章從開展個性化信息技術教學、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等方面,對改變信息技術教學中“三低”現(xiàn)象的對策進行研究。
關鍵詞:中學信息技術;“三低現(xiàn)象”;能力培養(yǎng);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1;G633.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4-0043-01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加強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已經成為教育界的共識。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教師要注重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讓學生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和探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文章分析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三低”現(xiàn)象
(1)學生學習能力低。許多學校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注重大篇幅的理論知識講解,這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注意力分散,造成學習能力低下。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生學習能力低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能力低,課堂上記筆記的能力低,思考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低,發(fā)現(xiàn)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低。
(2)學生操作能力低。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生操作能力低主要表現(xiàn)在實踐操作能力低、缺乏知識探索能力、缺乏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具有直觀性、形象性等特性,教師要注重進行有效的實踐操作訓練,合理地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發(fā)現(xiàn)。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缺乏信息技術教學能力,不注重放手讓學生自主操作,不注重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或者在實踐訓練過程中過于放手讓學生自主操作,缺乏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與及時糾正。缺乏有效的實踐訓練,使得學生對電腦比較陌生,不熟悉信息技術工具的操作方法,造成操作能力低下。
(3)學生應用能力低。學習了信息技術知識之后,學生還要注重實踐應用,做到學以致用,深化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但是,部分教師由于種種原因,不重視對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止步于硬件設備的操作,缺乏應用訓練,應用能力低下。
二、改變信息技術教學中“三低”現(xiàn)象的對策
(1)開展個性化信息技術教學。要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能力,教師就要注重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入手,開展個性化信息技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教師應當摒棄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結合應用教學軟件,創(chuàng)建個性化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素質教育改革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發(fā)展的背景下,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教學內容要符合新時期中學生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要通過對數(shù)據(jù)的搜集、跟蹤、整合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覆蓋,積極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并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個性化信息技術教學取決于教師的個性化教學理念,既要符合新課標理念,又要結合新時代特征,還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做到提升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2)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訓練。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shù)胤攀肿寣W生自主探索與自主操作,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教師可以先對知識點進行講解與演示,讓學生對該知識有一個初步了解,能夠基本建立知識體系,隨后教師趁熱打鐵,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訓練,及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在“制作小板報”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小板報的形式與制作手段等提出多樣化的要求,即不限制學生的自由發(fā)揮,重點在于鼓勵學生動手。教師只限定主題或主題范圍,而信息資源與材料包括文字、圖片、素材、版式等由學生自主選擇,這樣有利于營造和諧、自由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進行實訓過程中,教師應當在旁邊認真觀察每一個學生的操作狀態(tài)與操作能力,對不同學生的操作情況做到基本心中有數(shù),同時適當予以鼓勵或提供必要的幫助,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實踐操作能力。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局限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師要組織學生走到更為廣闊的課堂之外,結合外部世界的需求,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能夠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信息技術學科的應用性是非常廣的,相比其他學科,學生學到的多數(shù)知識都能運用到平時的生活中。比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互聯(lián)網上搜索歌曲名和國內外新聞,了解相關的內容,體驗“沖浪”的樂趣;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所學的信息技術,在互聯(lián)網上自主搜索其他學科的學習資源。
三、結束語
總之,信息技術是一門中小學生必修的課程,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注重開展個性化信息技術教學、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讓學生學會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和探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葉金霞.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與實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熊梅.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16(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