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將分析主位和述位在語篇中的構建以及在行文構思時實現(xiàn)語篇銜接清晰連貫的可能性之間的規(guī)律和聯(lián)系,進而探討將其應用到大學英語寫作中的可能性。
【關鍵詞】主述位 英語寫作 語篇連貫
一、主述位理論概述
英語的主述位結構理論是功能語言學派的重要理論之一。主位(theme)是信息的出發(fā)點,述位(rheme)是對信息出發(fā)點的說明和描述。到20世紀中期,韓禮德Halliday將此理論發(fā)展到了語篇層面。即,主位明確談話的主題,是內容的出發(fā)點;述位圍繞著主位展開,是對主位的描述、展開和說明。如,“He likes reading.”在此句中,“He”就是主位,“l(fā)ikes reading”就是述位。從交際功能來看,交際的起點往往位于句子的開頭,且包含一定的信息,在前文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且在后文中不斷出現(xiàn),這就是主位。而推動主位不斷發(fā)展和延續(xù)的部分就是述位。正是由于主位和述位之間之間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在不斷變化,新的信息不斷拓展和向前推進,話語和語義的展開才得以實現(xiàn),語篇的通順和連貫才得以完成。
二、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主述位理論的應用
1. 大學生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大學英語考試中心要求大學生在英語考試中作文寫作能力必須達到無重大語言錯誤、表達意思準確。這除了要求學生有基本的語法能力之外,還需具備一定的寫作技巧。當下在校大學生的英語寫作弊病,集中在:
(1)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在長期的中學英語學習中,形成的既有的定向思維、背誦習慣及寫作表達習慣。教條的背誦短語、句式和段落結構,使得文章大多像“八股文”般千篇一律。這也是考生在考試時英語表達文不對題,語言生硬,最后無法得到高分的原因。
(2)從篇章和語言學規(guī)律上來看,多數(shù)大學生寫作的問題是缺乏語句及段落之間的銜接和連貫。寫出的作文結構紊亂、語言表達參差不齊,既沒有語義上的布局謀篇,也沒有結構的美感。此外,中外思維和邏輯差異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英美人喜歡直抒胸臆,開門見山的直線型表達,注重邏輯思維和分析性思維。
2.主述位理論的應用。篇章中各主位和述位之間的有機的聯(lián)系在得以承接和向前推進之后,會使文章更加連貫、有序而又觀點明確。詞匯和句子上的銜接是表層含義上的,而主述位的銜接和推進則是文章內在和整個篇章格局上的構建。如以下的作文:
My school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our city. Eight tall buildings take up two thirds of the total school area. There is a huge notice board filled with paintings, handwriting, posters, outstanding articles, official papers, and a big cartoon“welcome!” near the front school gate. The only one building beside the notice board is the first teaching building. The building almost touches the roses and pine trees planted along the wall of the school.
經(jīng)分析后不難發(fā)現(xiàn),這段文字里存在的主述位推進混亂的問題。找出信息的出發(fā)點,作為整段的主位,出現(xiàn)在句首,這應該才是作者須強調的重點。請看主述位調整后的段落:
My school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our city. Two thirds of the total school area is taken up by eight tall buildings. Near the front school gate, stands a huge notice board filled with paintings, handwriting, posters, outstanding articles, official papers, and a big cartoon — welcome! Beside the notice board is a building, the only one beside the notice board, almost touches the roses and pine trees planted along the wall of the school.
改動之后的段落明顯在連貫性上更強,后句是前句的延續(xù)和補充,在結構上首位連結,環(huán)環(huán)緊扣,每個句子和每個句子中的主位和述位都成了文章中的基本意義單位。
綜上所述,一個語篇要達到理想的交流功能,必須有一套良好的主位和述位的推進模式。教師應在教學中將主述位的寫作分步驟應用于寫作教學中,如從單句、單段開始再到段落篇幅謀篇的寫作。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對幾種常見的主述位推進模式進行訓練,有益于學生在寫作中從宏觀的視角把握住語篇的內在規(guī)律和聯(lián)系,更好的根據(jù)自己的題材設計獨特的宏觀框架,實現(xiàn)語義的通順連貫,從而構建出條理清晰、思維嚴謹?shù)奈恼隆?/p>
參考文獻:
[1]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2]劉盛桓.主位和述位[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2(1).
[3]朱永生.主位推進模式與語篇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 (3).
[4]黃國文.語篇分析摘要[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簡介:余慧敏(1984-),女,漢族,湖北武漢人,湖北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外部英語教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與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