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虹宇
【摘要】本研究基于詞塊的習得和運用理論,介紹了詞塊的重要性以及詞塊對寫作的影響。結合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期末英語寫作,提出課堂上如何教授學生詞塊的方法,從而提高英語寫作的分數。
【關鍵詞】詞塊 英語寫作 準確性 流暢性
一、引言
近年來,對于詞塊的研究有下降趨勢,但是它的對于教學的重要性仍不容忽視。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沒有太多的時間學習英語又要考四級,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快速掌握并寫出高分文章。研究表明,詞塊對于寫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在之前學者的實證研究中發(fā)現了詞塊運用和寫作分數的關系。Cortes(2004)認為詞塊的運用是衡量英語水平高低的標準之一。在黃強(2002)、刁琳琳(2004)、丁言仁(2005)的研究中也一致認為詞塊和寫作水平有著緊密的聯系。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我們對詞塊與寫作的認識。根據詞塊的重要性以及詞塊對寫作的影響,基于此,本文根據平時的課堂實踐,旨在闡述詞塊在英語寫作課上的幾點實用性。
在學生英語寫作中發(fā)現,很多學生寫作扣分普遍具有以下原因:1.詞匯匱乏。2.詞性不當。3.調理不清晰。4.母語干擾。因此,在英語課堂上給學生們多灌輸有用的高頻詞塊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研究表明掌握大量高頻詞塊的學生更能表達清楚,寫作流暢,內容豐富,語法錯誤更少。本文結合詞塊這一概念與寫作的特點相結合,羅列出詞塊的幾種類型以及在課堂上的操練來提高寫作質量。
二、理論基礎
Becker(1975) 提出人類語言最小單位是詞塊,即一種說話的約定俗成的表達。Pawlay & Syder (1983),Wray (2002)根據從認知的角度闡述詞塊是習慣性的表達儲存于人們腦中,隨時方便提取。Nattinger& Decarrio強調詞塊具有形式和交際功能。Moon(2002)認為詞塊具有語用意義,掌握了詞塊,就沒有必要花大量時間去掌握語法。根據以上學者的觀點,可以看出,詞塊是可以當做輸入儲存在大腦以便于輸出,節(jié)省思考時間。它也有交際功能以及有固定的表達方式,也能起銜接句子的作用。在《詞匯短語與語法教學》中,Nattinger & Decarrio將詞塊分成:1)聚合詞,即傳統意義上的固定詞組,是指固定詞組不能改寫并且其中的單詞一個都不能少的固定搭配。例如:by accident,inform sb to do sth, look forward to doing, enjoying doing, rid sb of sth,,stand out. 2)限制性結構短語。是指常用短語中任意一個詞被某個單詞替換,意思會改變,例如: a series of,a piece of, a bag of, 這三組詞都是以a…of為基本結構的限制性短語。make a face , make a wish, make a living, make a difference是以make a …為限制性結構的短語。3)句子構造成分, 即是為句子提供前后銜接的詞塊:not only…but also, firstly, secondly, lastly, more than … The …er , the …er , not as…as….等。4)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 像格言,諺語,名句等等:how time flies,glad to see you,as busy as a bee,practice makes perfect等。Nattinger & Decarrio對詞的分類有其明顯的特征,方便在英語寫作總中詞塊的提取。既考慮了固定搭配,還有語法特征以及語篇特征,也很符合寫作的基本要素。所以以下的關于詞塊在課堂教學的應用也是基于這四個分類輸入給學生的。
三、詞塊在英語寫作課堂上的建議
寫作流利性通常是指學習者能夠自如而不費力地使用英語進行寫作的能力,包括語言的流暢性和意義的連貫性。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詞塊教學法也被認為是提高英語寫作的一種重要的方法。這一點被Ellis(2002)證實過,他認為詞塊的輸入可以提高英語的流暢度和準確性,同樣也適用于英語寫作中。羅明禮(2011)研究發(fā)現詞塊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語篇語感,減少母語帶來的負遷移,提高寫作。根據這些理論,給出了詞塊教學的如下建議:
1.聚合詞和限制性的詞塊提高表達的準確性。Nattinger & Decarrico的研究表明詞塊可以很好地讓寫作表達流暢,從而避免了母語帶來的負遷移現象。Lewis也發(fā)現并提出了詞塊對提高語言表達的地道性和生動性。學生在寫作中喜歡自己造詞同時又受到他們母語的負遷移影響,將想表達的意思直接翻譯成英文,導致丟分。例如,在作文中,學生把心理健康寫成了“psychologically healthy”,如果他們有意識地去記住mental health 這個詞塊,就會避免了他們犯這樣的錯誤。同樣的,還有同學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在寫作中出現了“I very like him.” “I enjoy have dinner with my parents.”之類的錯誤。“l(fā)ike …very much” “enjoy doing sth”是課堂上應該強調的固定搭配。還有一些詞塊的表達是非常固定的,比如“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中的“play”和“in”就是不能被隨意改寫的,“theres a number of …”中的“of”就不能省略,“for example”不能寫成“for an example”,這些詞塊的用法相對固定,所以課堂上老師可以讓學生直接記憶這些固定詞塊并反復強化記憶,從而在寫作中,學生們只需要把自己記到的詞塊提取出來直接用就可以了。同時,在平時的課堂訓練中,老師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作文互相改錯讓學生記住一些固定搭配。像一些限制性詞塊,比如make a face , make a wish, make a living, make a difference,老師可以給同學們歸納,并區(qū)別這些詞的不同意思。從而不會造成亂用詞的現象。
2.句子構造詞,理清寫作條理。寫作中的語篇組織詞塊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句子構造成分在寫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決定了文章的整體框架。寫作流利性通常是指學習者能夠自如而不費力地使用英語進行寫作的能力,包括語言的流暢性和意義的連貫性。在大學英語四級的范文中我們不難總結出,作文的開頭、每個段落句子之間的銜接過渡和結尾都有常用的句型,讓學生記住一些常規(guī)的表達,尤其是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短時間內能夠提高寫作的分數是很有必要的。英語寫作文章一般按照總-分-總的模式,老師可以給學生補充經常用于文章第一段總的常用句式來引出話題,并讓學生運用這些詞塊在寫作中。例如開頭提出觀點: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In my opinion, / In my view,/ As to me, / I think…結尾下結論: In conclusion, / All in all, / To sum up, / In general, / In short, / Last but not the least…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詞塊串背誦范文,代替了慣常的范文背誦,主要由教師給出關鍵詞塊,學生進行范文復述。當然,在平時的輸入,尤其是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篇章意識,讓學生去感知閱讀作者常用的篇章詞塊,并形成語感。
3.詞塊增加寫作表達的多樣性。一篇好的文章表達是多樣化的,很多學生熟悉并只習慣全文都用一種句式,或者一直用簡單句。有些學生全文只會用and,but等簡單詞匯來連接。文章沒有亮點可言。原因是他們在英語寫作中,常常因為找不到或者根本不會合適的詞匯表達自己的思想而放棄了許多有一定內容和深度的想法,轉而去寫他們認為可以用英語表達的簡單思想,而且每次表達基本上都是常用的句式。Lewis認為,詞塊在特定語境中靈活運用,更能使文章準確生動,錦上添花。教師在教學中要有詞塊意識,可以從諺語,名言中提煉表達的句式。同時要訓練學員語言的變通能力,如:長句改短句、選用拿手句,變簡單句為復雜句等。讓學生課外多積累格言名句,并運用于寫作。
四、結語
大學生普遍詞匯量不足,而且寫作的語篇組織能力不強,語言表達缺乏流暢性、連貫性和地道性。如何解決大學生寫作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引起了學者和教師的重視。而詞塊理論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優(yōu)勢,它能夠促進語法規(guī)則的發(fā)展,有助于提高語言表達的地道性和準確性,對英語的聽、說、讀、寫均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學生要註意多閱讀、多背誦、多聽寫、多默寫詞塊,指導學生積累詞塊。
參考文獻:
[1]Alison Wray.(2002).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Becker,J.(1975).The phrasal lexicon.In B.Nash-Webber,&R.Schank(Eds.),Theoretical issue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1,Cambridge,Mass.:Bolt Beranek,and Newman.
[3]Cortes.V.(2004).Lexical bundles in published and student disciplinary writing Examples from history and biology.[J].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4]Nattinger,J.R.&DeCarrico,J.S.(1992).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Wilkins,David A.(1972).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刁琳琳.英語本科生詞塊能力調查[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4):35-38.
[7]丁言仁,戚焱.詞塊運用與英語口語和寫作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3):49-53.
[8]黃強.高年級英語學生詞匯搭配習得的實證性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4):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