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倩
摘 要: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教師通過運用思維可視化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利于加強英語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應用思維可視化方法時,要重視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從而科學地制訂更加完善的教學方案,以不斷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可視化
一、 引言
思維可視化重視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利于加強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在實踐應用過程,教師要結合具體閱讀教學內容,科學地進行教學設計,從而加強英語教學的系統(tǒng)性,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實用的英語知識,下面具體分析。
二、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可視化的優(yōu)勢
一是可輔助學生高效掌握學科知識信息,全面優(yōu)化教學活動的實施效果。學科教師可應用思維可視化的手段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不但以更為簡潔、明確的方式呈現學科知識信息,還可促使學生準確把握核心內容,實現學習效果的提升。如針對詞匯、交流語句和具體發(fā)音練習時,應用思維可視化手段能夠明顯節(jié)省時間成本,而具體的教學實踐效果也說明,應用思維可視化手段開展英語學科的閱讀教學,可綜合運用圖文形式輔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點,全面優(yōu)化課堂活動的實施效果。
二是能夠綜合培養(yǎng)學生形成理解、感悟和思考等多方面的思維能力。實施學科教學活動時,教師需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和思維能力,這也是學科教學的重點目標。運用思維可視化的教學策略,能夠切實改善學生的思維方式,準確掌握知識信息,從而綜合把握學科知識,提升知識的運用技能。學生通過思維可視化鍛煉,可系統(tǒng)總結并梳理知識信息,在新舊知識點之間建立有機聯(lián)系,引導學生自主總結意義相近的詞匯,最終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和整合等方面的技能。
三是促使學生提升學習的系統(tǒng)性水平,實現知識信息的重構。教師以思維可視化教學策略為指導,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學習情境。如在完成章節(jié)教學任務后,教師便可發(fā)揮思維可視化策略的優(yōu)勢,鼓勵學生對既定范圍的學科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從而輔助學生對零散的知識信息進行歸納記憶,不斷提升自身的系統(tǒng)學習水平。
三、 思維可視化教學存在的誤區(qū)
所謂的思維可視化即通過圖形等形象化手段,將原本隱性的知識信息顯現出來,便于后續(xù)的思考和表達。該種形式以圖文結合為主,更有利于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自主投入學科知識的探究中。而當前在具體落實思維可視化策略時,教師仍然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誤區(qū)。
一是在“可視化”方面關注過多,同時對“思維”發(fā)展重視不足。多數學科教師對思維可視化策略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僅在可視化方面給予一定的關注,而同時忽略思維的發(fā)展。其認為在學科教學活動中綜合運用圖片、視頻等信息呈現方式便實現了可視化教學。但單純強調信息的可視化展示,而忽略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便難以達成思維可視化教學策略的實施目標。
二是更為關注工具的運用,輕視引導策略的發(fā)揮。以往在實施思維可視化教學時,教師多用思維導圖、示意圖等手段完成教學活動,但對于學生思維的鍛煉和培養(yǎng)屬于長期的教學任務,教師需及時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引導和輔助,而不應將策略的落實僅依靠既定的工具來完成,而需多運用引導性的手段實現既定的教育目標。
三是更為重視知識講授,輕視探究的效果。當前的學科教材囊括了更多的視覺信息內容,直觀性更為明顯。但部分學科教師并未對該方面的特征進行深度挖掘。以往教師多以講授方式傳遞知識。教學活動也多運用反復練習和對話形式。同時教師所限定的練習句型和信息內容也大多為教材內容。此時學生所能獲得的探究機會更少,也難以形成有效的思維和情感層面的鍛煉。
四、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可視化的措施
(一)閱讀中單詞的思維可視化
應用思維可視化教學策略需以學生所形成的詞匯量儲備為基礎,主要解決學生詞匯儲備不足、記憶效果不理想而實施的。一是需側重引導學生對語段中的核心詞匯進行有效的拓展把握,以意群為線索實現思維的可視化。二是排除重點及難點詞匯的問題,聯(lián)系意義相近的詞匯或者已掌握的詞匯對新詞加深記憶,實現思維的可視化。教師需以上述目標為基礎引導學生將思維以圖形形式展現,從而輔助不斷提升對語句和篇章的理解效果。
結合核心詞匯進行拓展掌握,需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為適合的情境。以具體的問題作為引導來促使學生深入思考,全面活躍課堂氛圍,促使學生形成更為積極的探索欲望,從而讓學生在學科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此外還需引導學生將具體的知識信息聯(lián)合實踐進行理解和應用,以此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在具體設置教學活動時,需先判斷和總結出單元的核心詞匯,此后結合教輔書的建議來鎖定迎合學生認知特征的圖示信息,以同一意群作為線索輔助學生聯(lián)系記憶單詞,實現新舊知識的整合記憶,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科認知水平。
如在學習zebra時,教師通過教輔書的提示可知,學生以往已經掌握部分動物的詞匯,如cat,duck等。因此教師便可以意群拓展的形式輔助學生實現思維的可視化。學生會基于以往的信息儲備來對新知識進行掌握,運用對話形式開展教學,也可大幅提升課堂的活躍度,有利于學生逐漸樹立學科學習的自信,即使基礎水平一般的學生也可在此教學模式下牢固掌握學科知識。
在針對陌生詞匯的講解教學中運用思維可視化教學策略,則可輔助學生對以往的知識進行鞏固記憶,并拓展掌握新的詞匯。學生可聯(lián)系記憶更多的相似單詞,從而擴大詞匯的儲備量。教師需總結具有組織作用的資料信息,并著重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引導其將能力應用于重點詞匯的理解和記憶中。如在閱讀文本中出現policeman這一單詞,教師會發(fā)現學生以往接觸并掌握businessman。此時便可利用該詞匯來引導學生類比記憶policeman。這種利用以往的詞匯儲備來記憶新詞的方式,可有效提升學生的歸納和理解水平,同時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對形近單詞進行聯(lián)系記憶,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