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祝容
摘 要:審美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滲透審美教育可以讓小學生對我國的語言文字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更加強烈的認同感與自豪感,使他們的人格、品質(zhì)等得到凈化與熏陶。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勢在必行。對教師應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審美教育;滲透
語文學科中的審美教育就是要求教師從語文知識中深入挖掘文字、文學、語言中的美學因素,使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與技能的時候產(chǎn)生欣賞美的能力。在小學語文課程中,聽、說、讀、寫是最基本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也應該在此過程中全面滲透審美教育。下面,筆者從語文聽說、語文閱讀、語文寫作三個角度來分析審美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機滲透。
一、以聽說感受美
聽、說學習是指小學生利用漢語展開的口語交際活動,也是小學生表現(xiàn)自己的語文能力的最基本形式。在聽、說活動中,小學生可以感悟到祖國文字的語音、語調(diào)、語義的魅力所在,以聲傳情,使小學生產(chǎn)生審美感受。
在教學中,筆者十分注重引導小學生進行聽說練習。比如在語文S版的第六冊的《語文百花園一》中,小學生要學習刀、禾、雨、門、牛等漢字。在本次教學中,筆者先結合這幾個漢字的歷代書寫演變,聲情并茂地介紹了中國的象形字,讓小學生以形象思維認識漢字,使其從漢字的字形來欣賞漢字的美。之后,筆者便鼓勵小學生依照這幾個漢字來編一個小故事,或者是一個完整的句子來進行口語交際。小學生已經(jīng)了解了這幾個漢字的起源,知道這些漢字所代表的含義,于是他們展開了豐富的聯(lián)想,如農(nóng)民伯伯拿著鐮刀準備到田地里栽種禾苗,雖然在出門之前下起了雨,但是伯伯依然堅持牽著老牛到田地勞作等。
除此之外,筆者還會利用音像資料來播放朗讀音頻資料,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以及情感真切的朗讀中感受文本的情感。在《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一課中,筆者便為小學生找到了一則朗讀音頻。在教學伊始,筆者便播放了這個音頻資料,還以小雨落地的聲音為背景配樂,小學生都認真聆聽。許多小學生表示,他們好像能夠在字里行間感受到春雨的美好所在,而這也就為他們品味課文做好了準備。
二、以閱讀品味美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必不可少的、至關重要的學習活動,可謂是決定語文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的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品味優(yōu)秀的名篇佳作的語言美,使他們在美好的意境中感悟文本內(nèi)涵,在揣摩中品味作者的真情實感,進而提升他們鑒別文學作品的能力。
在《阿凡提的故事》一課中,筆者在教學中組織小學生進行了分角色表演比賽。小學生需自由分組,按照教材所提供的劇本內(nèi)容來進行角色扮演,在小組中探討每一個人物的性格,如阿凡提的聰明、機智,店主與喀孜的狡猾、奸詐,商人的無奈等,然后以符合情境與人物性格的語氣來有感情地進行表演。在本輪表演比賽中,筆者會與所有的小學生一起評選出語氣最能夠體現(xiàn)人物特點的小組,以此來鼓舞學生。在本輪學習活動中,小學生都表現(xiàn)得十分積極,主動在練習中改善自己的發(fā)音、語氣等,而這些學習行為都可以促使他們對故事人物的性格把握得更加精準。
三、以寫作加深美
寫作一直都是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難題,“千篇一律”“空洞無物”是小學生難以突破的寫作難關。然而,寫作卻是強化小學生的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因為小學生只有在寫作中才能夠鍛煉自己的遣詞造句的能力,學習如何以規(guī)范的文字與嚴謹?shù)恼Z篇來表述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樣的,寫作還可以拓寬小學生的思維,因為他們要想完成一篇作文,就必須要進行素材的收集、語篇的架構、情感的揣摩等多項思維活動,這也必將會加深小學生的審美體驗。
在語文教學中,筆者常常會鼓勵學生摘抄與記錄自己在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優(yōu)美的語句,或者是將自己的閱讀感受以書面形式來記錄,使其養(yǎng)成勤動筆的好習慣。在《倔強的小紅軍》一課中,筆者鼓勵小學生以原文為基礎進行縮寫。在縮寫任務中,小學生需要提煉故事人物、事件、時間、經(jīng)歷等多種要素,這個學習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小學生的縮寫能力,還能夠使其對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就比如我們班有一個學生寫道:“長征時期,紅軍跨越草地,陳賡本想幫助一個掉隊的小紅軍,卻被小紅軍拒絕。然而,最終,當陳賡同志順利跨越草地來尋找小紅軍時,卻發(fā)現(xiàn)小紅軍已經(jīng)犧牲?!彪m然只有短短兩句話,卻概括出了文章的重要信息,清楚地闡述了文章的來龍去脈。另外,筆者也常常鼓勵小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記錄下來,比如一位老人臉上生出縱橫的皺紋、父母的鬢角爬上銀絲、教師溫柔地對著學生微笑等,然后以此為引,鼓勵學生利用作文來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
總而言之,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主動承擔起審美教育的重任,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讓品位美、創(chuàng)造美縈繞在每一個小學生的心間。為此,教師要利用聽、說、讀、寫活動來潛移默化地滲透審美教育,使小學生的身心接受美的熏陶。
參考文獻:
[1]趙艷秋.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強化審美教育的滲透[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3):67.
[2]張順國.審美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分析[J].內(nèi)蒙古教育,2015(15):63.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