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書江
摘要:初中的數(shù)學的學習過程中,對學生思維的敏捷度和創(chuàng)新度已經(jīng)具備一定要求。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學習過程也尤為重要,那么要想在初中數(shù)學中獲取更高的成果,提高課堂上的效率迫在眉睫。
關鍵詞:師生互動;學生主體;情景教學;鞏固開發(fā)
一、提前備課,組織好課堂計劃
作為一個教師,首先要對課本及課程內容做到爛熟于心。因為只有將知識變成自己所有的,才能進一步考慮教學方法等要表達知識的手段,因此,教師首先要熟悉課本,規(guī)劃學期和課堂進度。
在備課時,教師首先要熟悉課程內容,了解到課堂上會用到的數(shù)學原理和知識等,明確教學目標。其次,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和教學目標來組織課程,決定課堂上要使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如情境導入等。然后,教師還需要做好對課堂效果的評估和對策,以便于能夠隨時觀察學生對于教學活動的反應和接受程度,并以此調整教學計劃。例如,在為一元一次函數(shù)課程的學習備課時,教師首先要熟知課本,清楚課本上是如何將一元一次函數(shù)的知識結構安排和排版的,并順應課本的結構來安排課程。然后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來導入一元一次方程的設立,例如提出問題:小敏和小紅各買了兩本筆記本和三支筆,筆記本的單價是5元每本,兩人一共花了18元,問筆的單價是多少?讓學生進行思考回答,并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反應進行延伸計劃。
二、大膽利用教具豐富課堂,提高數(shù)學課堂學習的趣味性
由于目前我國教育制度尚不完善,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形式和方法仍然受到很大限制,課堂形式枯燥無味,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大膽地利用教學工具和運用教學手段,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教師能夠利用的教學工具也不再限制于三角板圓規(guī)等等,而是發(fā)生了科技行的革新和擴展。因此,初中教師也要與時俱進,學會利用新的教學工具和新的教學手段等。例如,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嘗試拋棄乏味的板書,而是可以自己設計或者在網(wǎng)絡上找到比較有趣的課件,在課件上穿插比較有趣的小動畫或者是有趣的數(shù)學典故等。例如,在學習幾何圖形的性質時,可以利用三角框、圓形框和長方形等來做“碰撞與變化”的游戲。此時,學生會在碰撞中會自己發(fā)現(xiàn),三角形是不會變形的比較穩(wěn)定,而長方形會變扁等等。這樣既可以豐富課堂也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三、注重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
在我國之前的教學模式中,一直都是單純的傳授教學模式。課堂完全由教師掌握和設計,學生只是接受知識的角色,因此學習效率也一直不高。而在現(xiàn)代的教育制度變革中,教師應該注意到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起到的是大致方向上的主導作用。因此,教師也要學會大膽將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作用。
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應該扮演好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發(fā)散思維進行學習創(chuàng)造,以此加深學習印象和學習體驗。例如,在學到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和位移規(guī)律的時候,在課堂上可以給出幾條相似函數(shù)的圖像,然后讓學生自己求出對應的解析式,并找到幾個函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總結。同時也可以采取小組討論或者組間辯論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產(chǎn)生-懷疑-驗證-明確-認知”的過程中自己找到學習的樂趣,也可以增強學習效果,提高學習效率。
四、培養(yǎng)學生專注上課的習慣,進行適當?shù)膶W⒑托视柧?/p>
要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是一個及其重要的部分,因此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也要對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行一定的訓練。效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所取得的成果,因此教師要學會引導和控制學生接受和掌握知識的速度。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培養(yǎng)起高效率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安排一些限時訓練或數(shù)學創(chuàng)新游戲等,以此來訓練學生的快速思考和反應能力,也可以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例如,教師每天安排幾個需要發(fā)散思維的題目,并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做完;或者在課堂上提出類似腦筋急轉彎的數(shù)學小問題并限時搶答,以此來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
五、進行課堂技能訓練,鞏固知識
在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中,最忌“眼高手低”,即“看懂了”覺得自己都會所以不肯下手練習,但是在再次做題時卻又不熟悉答題思路,從而造成對知識的掌握度還是不夠,影響對數(shù)學原理的靈活運用,進而影響數(shù)學學習。
很多人認為鞏固練習是課后進行的,其實不然。在掌握知識的第一步,就是要熟知知識。因此,在課堂上還是要對所學知識進行相關的鞏固,以便學生學習印象更深刻,也可以鞏固學生聽到的知識。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時,只靠講和記憶并不能使學生對勾股定理的公式產(chǎn)生多么熟練的運用體驗。此時教師就需要安排學生多進行三角形邊角計算和練習,才能更好地鞏固公式,加深印象。
六、總結
總之,數(shù)學課堂是初中數(shù)學學習的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應當運用適當?shù)慕虒W手段和方式,來盡可能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加深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為長時間的數(shù)學系統(tǒng)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建學.《初中數(shù)學課程設計研究》 學術期刊 《大觀周刊》 2013年12期
[2] 宋紅菊.《新課標理念下數(shù)學教學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學術期刊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12年23期
[3] 龍青蓮.《怎樣提高初中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效率》 學術期刊 《新校園(中旬刊)》 2014年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