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群榮??
摘 要:應用“微課”進行小學科學教學有兩種模式。一是“暗箱”教學模式,能有效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二是“導思”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外觀看微課并產(chǎn)生問題,課堂內大家解決問題。
關鍵詞:小學;科學;微課;模式
人類社會正在向信息時代過渡,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是教育信息化。隨著教育設施和教學手段的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也必將要革新?!拔⒄n”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那么在小學科學課堂中如何應用微課組織教學呢?
一、 微課“暗箱”教學模式
小學科學課中有很多內容是不能直接感知的,我們稱之為“暗箱”內容。以前“解暗箱”的教學策略一般為: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現(xiàn)暗箱——依據(jù)事實,猜測暗箱——模擬驗證,揭示暗箱——總結運用,升華暗箱。有了微課視頻后,學生不能直接感知的內容,也可以直接觀察,從而形成了新的教學模式。
1. 理論基礎:情景教學和案例教學。
2. 教學目標:針對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掌握重點內容,突破難關。
3. 操作程序:以教科版四年級上冊《食物在人體內的旅行》為例。
在這一課中,人體的消化器官和消化過程是不能直接被觀察到的,形成了教學上的難點,同時這些內容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師利用微課中的相關視頻或者圖片,通過視頻資料完整地將“消化道”這個暗箱在學生面前打開。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各消化器官,感知其形態(tài)結構特點和功能之間的關系。
教學環(huán)節(jié):激趣探究——認識食物“旅行”路線——消化器官構造與功能
操作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微課展示人吃食物路線——微課展示與模擬實驗
另外,小學科學中有些內容雖然不是教學的重點,但因為存在“暗箱”,它仍是教學的難點。下面以教科版五年級上冊《土壤中有什么》中的“土壤與生物的關系”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為例,談談如何利用相關微課資源來突破這一難點:
教學步驟:保護土壤案例——土壤中的生物——生物間及與土壤相互作用
操作方法:微課講故事——微課展示土壤內生物——組織辨析討論
4. 實現(xiàn)條件: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利用微課中的X光透視下慢鏡頭視頻展示各消化器官和消化過程;收集“動物世界”等電視欄目中的視頻資料作為微課內容,向學生展示土壤中的動植物活動,以及顯微鏡下土壤中微生物的狀況。
5. 評價:對學生進行后測,看其是否理解并掌握教學重點、難點內容。
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有些視頻素材是從網(wǎng)上下載來的,這些內容可能并不適用于小學生的科學教學。將這些原始的視頻素材添加文字說明、提問,設置特寫鏡頭或慢鏡頭等,對小學科學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所以說,應用微課組織教學,尤其是遇到類似“暗箱”內容時,對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比原來效果顯著。
二、 微課“導思”教學模式
從“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到“教是為了不教”,再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學會求知”,都強調了人學會學習的重要性。小學科學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讓學生從小像科學家那樣去研究科學問題,是我們每個科學教師的職責。“導思”教學模式,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以科學問題為導向,打開了學生課外學習的空間。
1. 理論基礎:翻轉課堂式教學、基于建構主義的問題教學和協(xié)作學習。
2. 教學目標:充分利用好課外學習時間,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達成“善問、勤思、合作、自主、會用”等學習品質。
3. 操作程序:見以下流程圖
4. 手段和策略:學生家庭中有網(wǎng)絡寬帶,有微型計算機或智能手機。觀看信息明晰、針對性強、短小精悍的微課,其中有四到五個小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進行檢測。通過課外自主學習,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做出判斷。課堂上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學生將學習內容“內化”。
5. 評價:一是微課中有中間彈出或結尾處有小問題,進行自檢評價;二是學習者對微課“免視”的評價,即學生對其微課的內容比較熟悉,可申請不看微視頻,但需要回答其中問題;三是學習過程的分析評價,課中“無問題”狀態(tài)時,通過及時少量檢測后“有問題”,教師組織多元互動,及時反饋,直到解決問題后進行總評。再者,利用“機器眼”幫助教師觀察,采用軟件幫助教師智能分析統(tǒng)計和做出判斷。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微課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科學問題,進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小學科學學習不管是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及探究成果的獲得上,功夫都在課外?!皩肌苯虒W模式能充分利用好課外時間,從而將寶貴的課堂時間用在解決科學問題上。
心理學認知理論表明:人的五個感官就其學習比例而言,視覺要占學習總分的83%,聽覺占11%……用微視、音頻作為現(xiàn)代教學媒體,對開發(fā)人的94%的學習潛能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實踐表明,教師運用微課組織小學科學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翻轉課堂式教學[EB/OL].http:∥baike.baidu.com.
[2]里德·亨特,亨利·埃利斯.認知心理學基礎[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第7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