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城 蒲成林
摘 要:德育教育是中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確保學生樹立科學、端正的價值觀念。本文作者立足于此,以“課文教學”、“作文教學”及“課外活動”三個方面作為切入點,圍繞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進行了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中小學語文;德育教育;課文教學;作文教學;課外活動
新一輪的語文課改強調(diào)“語文課程是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兼具的學科,豐富的人文教學素材對學生思想道德情感的更好發(fā)展至關重要?!蓖瑫r,倡導一線語文教育工作者不僅要致力于教會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更要巧妙利用課程教學中的德育資源,確保學生樹立科學、端正的價值觀念。這就表明了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機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滲透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一、 在課文教學中有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現(xiàn)行的人教版語文教材所選取的課文或文字簡單樸素卻蘊含有豐富的情感意蘊,或文筆優(yōu)美清新具有明確的主題思想,或直抒胸臆抒發(fā)了作者的濃厚強烈情感,又或含蓄內(nèi)斂間接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但毫無例外,他們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佳作,可作為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感教育的有利突破口。
如,在《故宮博物院》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帶領學生學習說明文的基本表現(xiàn)手法,體會說明文的藝術創(chuàng)作特點之外,可以帶領學生細細品味文章中描寫故宮博物院壯觀、恢弘氣勢的段落及詞語,還可以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教輔設備為學生呈現(xiàn)反映故宮博物院的幻燈片、紀錄片等,這樣一來,學生就在強烈視覺感官沖擊下,不僅會更加深刻的了解故宮的規(guī)模、歷史與價值,更能從中升騰一種雀躍的民族自豪感與自尊感,而這很顯然有利于其愛國主義情感的升華。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挖掘課文中的豐富德育素材,有利于對學生巧妙進行德育滲透。
二、 在作文教學中有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作文是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升華成具有自我濃厚情感的一個思維發(fā)展過程。由于作文能較為全面地反映學生個人的內(nèi)心情感或者對某一事物的真實感受,因此,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作文教學中有意識、有針對性的融入具體的德育教育。這同樣不失為巧妙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掠凉B透的一個策略。
如,針對校園中有些學生隨手丟棄垃圾的行為,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對隨手亂扔垃圾的行為說‘不”的寫作話題。隨手丟棄垃圾是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到的一種不良行為,因此,學生對于這一寫作話題也普遍較為熟悉,有著更多的寫作與抒發(fā)熱情。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在寫作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方面進行闡述與探討,像有的學生會重點分析為什么不能隨意丟棄垃圾,因為這一行為會致使賴以生存的家園環(huán)境變得日漸惡劣;有的學生會重點表達如何幫助人們自覺抵制亂扔垃圾的低素質(zhì)行為,包括多召開宣傳講座、舉行豐富多彩的環(huán)?;顒拥鹊取煌膶W生有著不同的寫作切入點,這樣一來,他們便能在寫作的過程中深化自身對于“隨意丟棄垃圾”這一行為的主觀認識,而這很顯然有利于他們在日后的社會生活中樹立端正的環(huán)保價值觀念。如此這般,在作文教學中有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目的便也落實到了實處。
三、 在課外活動中有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誠然,課堂是中小學語文教師系統(tǒng)地向?qū)W生講授知識、傳輸崇高精神品質(zhì)的主要陣地,但這并不意味著其是對學生進行知識講授、德育滲透的唯一渠道。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jié)合實際情況,靈活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情感、品味道德、升華精神,最終達到語文知識能力與思想品德均衡、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良好目的。
如,在學習了《藍色的樹葉》、《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七顆鉆石》等課文之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將其創(chuàng)編成內(nèi)容豐富、故事情節(jié)鮮明的小話劇,并鼓勵學生對其進行表演。這樣一來,學生在進行話劇表演的過程中既能及時復習之前課堂上所學到的語文知識,同時,又能從中汲取一些有益的道德情感資源,像通過親身參與《藍色的樹葉》這一話劇的表演,學生便能懂得現(xiàn)實生活中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要在他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通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這一話劇的表演,學生便能深刻體會到為人處世要誠實守信,而不能弄虛作假;通過《七顆鉆石》話劇的表演,學生便能體會到人要有愛心、同情心,這是非常寶貴的高尚品質(zhì)……這樣一來,生動形象的話劇表演活動便很好地將德育教育的目標落實到了實處。
語文課程中蘊含有豐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并不僅僅局限于上述所提到的三個方面。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從自身的教學實際出發(fā),針對不同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靈活采取不同的德育滲透策略,這樣才能真正將德育教育落實到實處,在潤物細無聲處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zhì)情操等的更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榮杰.對中小學德育教育的再認識.赤峰學院學報,2010-10-25.
[2]喬芳菲.新形勢下中小學語文教學中關于德育教育的認識與實踐.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12-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