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占鈺
摘 要: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是通過一定的方式高效運用聽、說、讀、寫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愛好。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師逐漸轉變自己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充分運用綜合性學習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在此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初中語文教師進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習方法
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是通過一定的方式高效運用聽、說、讀、寫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愛好。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師逐漸轉變自己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充分運用綜合性學習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在此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初中語文教師進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一、 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還不是特別的強,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增強趣味性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此提高學習的效率。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更多的依賴于教師的言傳身教,課堂之上主要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處于被動接收的地位,記憶相關語文知識也主要是學生死記硬背,課堂效率并不是很高。綜合性學習方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一定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多媒體設備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習習慣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入多媒體教學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著很大的幫助。例如,在開展《成長的煩惱》《讓世界充滿愛》《乘著音樂的翅膀》《戲劇大舞臺》等綜合性學習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相關視頻,讓學生在具體可感的情景當中體驗煩惱,明白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音樂不僅能帶給我們快樂,更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從而引發(fā)共鳴,這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有幫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大有裨益。
二、 知識聯(lián)系實際生活
初中語文課本所包含的內容非常的廣泛,其中包括人物篇、自然篇、社會篇等題材。在實施綜合性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與生活的結合,借助于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熱情和學習的激情,在此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教師在講解《馬的世界》《說不盡的橋》《蓮文化的魅力》這些文章的時候,要注意引發(fā)學生們的觀察,在課前就要讓學生們把符合課本內容的知識點搜集起來,例如諺語、成語、小故事、詩歌等,讓學生感受到馬的精神、橋的多樣、蓮的品格,這些都是學生日常中很容易接觸到、感知到的,開展活動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走進生活,靠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去充分挖掘生活中有關“馬”“橋”“蓮”的相關知識。例如,我們周圍有些什么橋,是不是石拱橋,有多久的歷史;蓮花除了觀賞價值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價值。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在講解相關內容的同時要注重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知識學習的過程也是各種感悟積累的過程,教師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將相關知識同學生能理解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可以在實際生活中獲得更多有用的知識。
三、 營造活躍教學氛圍
綜合性教學活動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把課本中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所以,教師在這過程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綜合性學習內容十分廣泛,這對于教師的能力來說也是個考驗,教師要時刻保持學習狀態(tài),緊跟教學潮流,來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夠在課堂上游刃有余。另外,教師要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可以在語文課堂上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初中語文的課堂氛圍應該是積極的、活躍的,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師要主導課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指導,以防偏離教學目標。例如開展《如何搜集資料》這一專題時,教師要給學生明確的方法指導,要讓學生學會確立活動主題,例如以“中秋節(jié)”“電腦”“克隆”或“生物入侵”為主題,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可以通過圖書館,實地考查,采訪或上網的方式來搜集相關資料,并會根據自己的學習側重點加以取舍和整理;開展《少年正是讀書時》《好讀書,讀好書》《走進小說天地》等主題活動時,教師可倡導學生開展讀書沙龍、故事薈萃,制作讀書卡片等活動;開展《微笑著面對生活》《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等主題活動時可以采取編演情景劇的方式進行。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演講、辯論賽、朗誦、導游解說、攝影、繪畫、編寫廣告詞、觀看影視、編排課本劇、心理訪談等多種活動形式。具體采用什么形式,要根據活動內容來定,但不論采用什么樣的形式,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積累知識,運用知識,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解決生活中要面對的實際問題。
四、 堅持學生合作學習
初中語文采用綜合性學習方法的目的之一在于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語言表達、分享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如果學生之間的學習方法主要是自己摸索,在學習過程中會浪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因而初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提高需要靠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共同交流學習方法,共同進步。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設定活動內容時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學習《黃河,母親河》這一專題的時候,可以這樣分工:一部分學生負責搜集有關黃河的地理知識;一部分學生負責搜集有關黃河的詩詞;一部分學生負責搜集有關黃河的諺語故事;一部分學生搜集有關黃河的歌曲;一部分學生搜集有關黃河的圖片資料、影視劇等。等各小組的學生準備就緒后,進行展示活動,這樣便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對有關黃河知識的搜集整理;再如學習《戲劇大舞臺》這一專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對秦腔、京劇、黃梅戲、昆劇等劇種的相關知識進行搜集整理,這樣做,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又可最大限度保證知識的全面性。在語文綜合性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合作學習非常關鍵,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大有裨益。
總之,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方法的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在運用過程中也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要懂得發(fā)揮在課堂之上的主導作用,所講解的內容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在此基礎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
參考文獻:
[1]齊萌萌.淺談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活動形式[J]. 教書育人,2015,(17).
[2]田鵬飛.也談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4,(20).
[3]王星星. 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中體現(xiàn)教師主體地位之我見[J].吉林教育,2015,(28).
[4]馬亞妮.淺析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離不開生活[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