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梅
【摘要】興趣是創(chuàng)造行為的開始,是推動學生探索的助推器,所以課堂效率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隨著新課程理念在各級學校中的深入推進,教師為了能夠改善課堂的構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逐漸開始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因此新時期環(huán)境下的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充分掌握各項技能,發(fā)現每個學生的不同興趣點,進行因材施教,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產生積極的教育和引導作用。
【關鍵詞】語文學習;興趣;構建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推行素質教育的具體過程當中,課堂教學效率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和核心。隨著科技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然成為教學的重要前進方向之一。如何營造一個寬松的教學氛圍,創(chuàng)造一個自然、和諧、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成了我們每一個老師需要思考和攻克的難題。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和推進的大背景下,課堂教學已經不再是單向交流,而是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這樣一來,不但有利于消除上課過于拘謹的場面,還有利于縮短師生之間的身份鴻溝。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進行興趣教育作出研究和提出相應措施,以提升課堂趣味,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一、培養(yǎng)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快樂學習
因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教師的魅力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教師可以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增強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學魅力,這樣可以間接的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有調查顯示,一個學生對這個學科感不感興趣也取決于他們對老師的喜愛程度,所以老師要和學生保持和睦相處的關系,以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應該結合自己身邊的實際例子,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識通過舉例子的方法講解給學生聽,如果想讓學生了解歷史事件,可以讓學生看一些有關歷史的電視劇、小說等,比如講到《阿房宮賦》,可以從時下最流行的穿越題材入手引到穿越劇《尋秦記》,這樣一來,學生們自然就來了興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關心身邊的事件,增長他們的見識。
因為對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想要通過學術魅力來增加學生對課堂的興趣,首先教師自己既要先感受下魅力的作用,讓學生理解語言并對學習感興趣。在現代的課堂中有很多先進的教學設備,所以當教師在講解一些課題的時候,如果僅僅靠自己講,可能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這時教師能很好地借助教學設備的話,就可以改變傳統課堂給學生帶來的枯燥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提高學習學習效率
雖然傳統的教學方式很多,但如果長時間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會使課堂教學形式太單一,枯燥乏味,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要創(chuàng)新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學習效率。
老師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相互討論,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內容,并說出喜歡理由,鼓勵學生一起交流討論。有一次談到“妃”時,我花了幾分鐘講解了一下古代皇宮的妃排名,學生情緒立即高漲,甚至有些人回家自己查閱資料,在同學和父母面前“炫耀炫耀”。這種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像這樣的一個小問題,就可以給學生帶來多種多樣的見解。如閱讀享受《絕地之聲》,我使用有關秦腔的影片、花音老腔音樂剪輯短片等,讓學生感受到黃河上的人們創(chuàng)造出這種獨特的“絕地之聲”。因此,使用多媒體教學,也能讓學生產生興趣。
學生在進行相互討論和交流之前,應該提前預習,先熟悉課文內容,了解里面的具體人物事件,這樣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教授《鴻門宴》時,可以對文本內容進行互動式教學,主動讓學生從自己喜歡的人物的角度出發(fā)研究文章,如劉邦、項羽、范噲、項莊等,讓學生說出選擇這個人的原因,并讓學生說說研究出來的內容,予以積極評價。通過這個話題的設置,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參與,而且還促使學生深入思考文章,深化文章的印象。通過相互的學習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除此之外,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敏捷的思維能力和反應能力,加快課堂的進程,提高課堂效率。類似于這種交互式教學方法,也需要老師讓學生對文章和主人公的內容進行深入了解之前,自己首先要了解每個人物的個性,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們通過在自己喜歡的角色中討論這場“宴會”,通過角色代入重新理解文章,可以有效把握文章的深層意義。此外,通過辯論也提高了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口才能力,給學生一個機會認識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最重要的是學生喜歡這種方式,這是學習語言的一個很大的助推器。
三、結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由于學生考慮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學生與老師之間存在認識層面、知識量層面等諸多差距,這些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因為漢語本身根據不同的人可以有多種理解方式,當出現認識上的不同時,老師可以不用太過重視對錯問題,應該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增加學生的想象力,促進民主課堂,活躍課堂氛圍。同時老師也要適當的提醒學生在進行思考和想象時,不要太過極端,所想的東西應該要符合實際狀況,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創(chuàng)建高效的課堂教育。
參考文獻
[1]劉茵芷.語文學習應以興趣為中心——淺析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7(4).
[2]王玲.以興趣為中心——試析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建構[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6(12).
[3]付娟.淺析高中語文的高效課堂的建構策略[J].未來英才,2015(10).
(編輯:郭恒)endprint